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五十九(7/10)

皆 不得知,阴引乔令则于第内酣宴,令则称庆,脱暕帽以为欢。召相工遍视后庭,相 工指妃姊曰:“此产子者当为皇后,贵不可言。”时国无储副,暕自谓次当得立。 又以元德太子有三子,内常不安,阴挟左道,为厌胜事。至是,皆发。帝大怒,斩 令则等数人,妃姊赐死,暕府僚皆斥之边远。时赵王杲犹在孩孺,帝谓侍臣曰: “朕唯有暕一子,不然者,当肆诸市朝,以明国宪也。”

暕自是恩宠日衰,虽为京尹,不复关预时政。帝恆令武贲郎将一人监其府事, 暕有微失,辄奏之。帝亦虑暕生变,所给左右,皆以老弱备员而已。骷砻炕澄>澹 心不自安。又帝在江都宫元会,暕具法服将朝,无故有血从裳中而下;又坐斋中, 见群鼠数十,至前而死,视皆无头。暕甚恶之。俄而化及作乱,兵将犯跸,帝闻之, 顾萧后曰:“得非阿孩也?”其见疏忌如此。化及复令人捕暕,时尚卧未起,贼进, 暕惊曰:“是何人?”莫有报者。暕犹谓帝令捕之,曰:“诏使且缓,兒不负国家!” 贼曳至街,斩之,及其二子亦遇害。暕竟不知杀者为谁。时年三十四。

有遗腹子愍,与萧后同入突厥,处罗可汗号为隋王。中国人没入北蕃者,悉配 之以为部落,以定襄城处之。及突厥灭,乃获之。贞观中,位至尚衣奉御,永徽初, 卒。

赵王杲,小字季子。年七岁,以大业九年封赵王。寻授光禄大夫,历河南尹, 行江都太守。杲聪令,美容仪,帝有所制词赋,杲多能诵之。性至孝,尝见帝风动, 不进膳,杲亦终日不食。又萧后尝灸,杲先请试炷,后不许之。杲泣请曰:“后所 服药,皆蒙尝之。今灸,愿听尝炷。”悲咽不已。后为停灸,由是尤钟爱。后遇化 及反,杲在帝侧,号恸不已。裴虔通使斩之帝前而血湔御服。时年十二。

论曰:周建懿亲,汉开盘石,内以敦睦九族,外以辑宁亿兆,深根固本,崇奖 王室,安则有以同其乐,衰则有以恤其危,所由来久矣。自魏、晋已下,多失厥中, 不遵王度,各徇所私。抑之则势齐于匹夫,抗之则权侔于万乘,矫枉过正,非一时 也。得失详于前史,不复究而论焉。隋文昆弟之恩,素非笃睦,闺房之隙,又不相 容。至于二世承基,兹弊愈甚。是以滕穆暴薨,人皆窃议,蔡王将没,自以为幸。 唯卫王养于献后,故任遇特隆,而诸子迁流莫知死所,悲夫!其锡以茅土,称为盘 石,特无甲兵之卫,居与皁吏为伍。外内无虞,颠危不暇,时逢多难,将何望哉! 河间属乃葭莩,地非宠逼,故高位厚秩,与时终始。杨庆二三其德,志在苟生,变 本宗如反掌,弃慈母若遗迹,及身而绝,固宜然矣。文帝五子,莫有终其天年。房 陵资于骨肉之亲,笃于君臣之义,经纶缔构,契阔夷险,抚军临国,凡二十年。虽 三善未称,而视膳无阙。恩宠既变,谗言间之,顾复之慈,顿隔于人理;父子之道, 遂灭于天性,隋室将亡之效,众庶皆知之矣。《慎子》曰:“一兔走街,百人逐之; 积兔于市,过者不顾。”岂其无欲哉?分定故也。房陵分定久矣,而帝一朝易之, 开逆乱之源,长觊觎之望。又维城肇建,崇其威重,恃宠而骄,厚自封植,进之既 逾制,退之不以道,俊以忧卒,实此之由。俄属天步方艰,谗人已胜,尺布斗粟, 莫肯相容。秀窥岷、蜀之阻,谅起晋阳之甲,成兹乱常之衅,盖亦有以动之也。 《棠棣》之诗徒赋,有庳之封无期,或幽囚于囹圄,或颠殒于鸠毒。本根既绝,枝 叶毕翦,十有余年,宗社沦陷。自古废嫡立庶,覆族倾宗者多矣,考其乱亡之祸, 未若有隋之酷。《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后之有国有家者,可不深 戒哉!元德谨重,有君人之量,降年不永,哀哉!齐王敏慧可称,志不及远,颇怀 骄僭,故帝疏而忌之,内无父子之亲,貌展君臣之敬。身非积善,国有余殃,至令 赵及燕、越,皆不得死,悲夫!

部分译文

河间王杨弘,字辟恶,隋文帝杨坚从祖之弟。祖父爱敬。早卒。父杨元孙,自幼便成为孤儿,随母亲郭氏寄养在舅族家。武元帝与周文帝在关中树起义旗的时候,元孙在邺城,害怕被齐人杀害,于是就借舅族家的姓氏为姓,改姓郭。元孙死后,齐国被周国消灭,弘才进入关中。与周文帝相处得很融洽,文帝哀其不幸,替他置买田地宅院。

弘生性聪明颖悟,有文韬武略。经常跟随文帝征伐,多次升迁至开府仪同三司。文帝任丞相时,常将弘置于左右,视为心腹。文帝到周赵王宅院,将要被害,弘此时立在门外,保护文帝,使文帝幸免于难。很快加官为上开府,赐爵永康县公。及文帝受禅,弘官拜大将军,晋爵郡公。不久,追赠弘父元孙为柱国、尚书令、河间郡公。这一年,立弘为河间王,官拜右卫大将军。不久又晋位柱国,以行军元帅之职出兵灵州道征讨突厥,大破突厥军。官拜宁州总管,晋位上柱国。为政崇尚清静,甚有恩惠德政。改任蒲州刺史,遇事可以不用上奏,自行决断。其时,河东盗贼丛生,弘奏请将盗贼百余人送到边庭,州境于是安定,都称弘为好官。每逢晋王杨广入朝,弘则代为扬州总管,等晋王回归扬州,弘再回蒲州。在蒲州十多年,风俗礼教都很融洽。炀帝继位,弘官拜太子太保。过了一年多就死去了。大业六年(610),追封郇王。子杨庆继承爵位。

房陵王杨勇,小名目见地伐。周朝时,因武元军功封为博平县侯。文帝辅政时,立为太子,官拜大将军、左司卫,封为长宁郡公。出京任洛州总管、东京少冢宰,总理已灭亡的北齐之地。后来诏回京师,晋位上柱国、大司马,兼任内史御正,统领京师所有的禁卫军。文帝接受禅让即皇帝位,杨勇被立为太子,军国政事和尚书所奏死罪以下诸事,皆令杨勇参与决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