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六(2/10)

元年,诏加女侍中貂蝉,同外侍中之饰。澄上表谏曰:“祖、世宗皆有 女侍中官,未见缀金蝉于象珥,极鼲貂于鬓发。江南伪晋穆何后有女尚书而加貂榼, 此乃衰之世,妖妄之服。且妇人而服男之服,至,故自穆、哀以降,国 统二绝。因是刘裕所以篡逆。礼容举措,风化之本,请依常仪,追还前诏。”帝从 之。

初,城王徽慕顺才名,偏相赏纳。而广通徽妻于氏,大为嫌隙。及 自定州被征,为吏尚书,兼中领军,顺为诏书,辞颇优。徽疑顺为左右, 由是与徐纥间顺于灵太后。顺为护军将军、太常卿。顺奉辞于西游园,徽、纥侍 侧。顺指谓灵太后曰:“此人魏之宰嚭,魏国不灭,终不死亡。”纥协肩而。顺 因抗声叱之曰:“一介刀笔小人,正堪为几案之吏,宁应

登表上《皇诰宗制》并《训诂》各一卷,太后览之,思劝诫之益。又奏利国 济人所宜振举者十条:一曰律度量衡,公私不同,所宜一之;二曰宜兴学校,以明 黜陟之法;三曰宜兴灭继绝,各举所知;四曰五调之外,一不烦人,任人之力,不 过三日;五曰临人之官,皆须黜陟,以旌赏罚;六曰逃亡代输,去来年久者,若非 伎作,任听即住;七曰边兵逃走,或实陷没,皆须检,三长及近亲,若实隐之, 征其代输,不隐勿论;八曰工商世业之,复征租调,无以堪济,今请免之,使专 其业;九曰三长禁,不得隔越相领,不满者,随近并合;十曰羽林武贲,边方 有事,暂可赴战,常戍宜遣番兵代之。灵太后下其奏,百僚议之,事有同否。

御史中尉、东平王匡奏请取景明元年以来内外考簿、吏除书、中兵勋案并诸 殿最,以案校窃阶盗官之人。灵太后许之。澄表以为“御史之,风闻是司。至 于昌勋妄阶,皆有别。若一有风谣,即应摄其一簿,研检虚实。若差殊不同, 伪情自,然后绳以典刑,人谁不服?岂有移一省之事,穷革世之尤,如此求过, 谁堪其罪?斯实圣朝所宜重慎也。”灵太后纳之,乃止。后迁司徒公,侍中、尚书 令如故。

就德兴于营州反,使尚书卢同往讨之,大败而还。属侍中穆绍与顺侍坐,因论 同之罪。同先有近宅借绍,绍颇为言。顺然曰:“卢同终将无罪!”太后曰: “何得如侍中之言?”顺曰:“同有好宅与要势侍中,岂虑罪也?”绍惭,不敢复 言。

时太后锐于兴缮,在京师则起永宁、太上公等佛寺,工费不少,外州各造五级 佛图。又数为一切斋会,施动至万计。百姓疲于土木之功,金银之价为之踊上。 削夺百官禄力,费损库藏。兼曲赉左右,日有数千。澄上表极言得失。虽卒不从, 常优答礼之。政无大小,皆引参预。澄亦尽心匡辅,事有不便于人者,必于谏诤, 殷勤不已,内外咸敬惮之。

时四中郎将兵数寡弱,不足以襟带京师。澄奏宜以东中带荥郡,南中带鲁 郡,西中带恆农郡,北中带河内郡,选二品、三品亲贤兼称者居之。省非急之作, 兵。如此则固本,弱枝之义也。灵太后将从之,从议者不同,乃止。 寻以疾患,表求解任,不许。

二年,薨,赠假黄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太尉公,加以殊礼, 备九锡,依晋大司齐王攸故事,谥曰文宣王。澄之葬也,凶饰甚盛。灵太后亲送 郊外,停舆悲哭,哀恸左右。百官会赴千余人,莫不欷歔,当时以为哀荣之极。第 四彝袭。

彝字,继室冯氏所生,颇有父风。拜通直散骑常侍。及元叉专权而彝耻于 托附,故不得显职。庄帝初,河遇害。赠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谥曰文。

嚈哒、波斯诸国,各因公使,并遗澄骏一匹。澄请付太仆,以充国闲。诏曰: “王廉贞之德,有过楚相,可敕付厩,以成君大哉之。”

彝庶长兄顺,字和。年九岁,师事乐安陈丰,初书王羲之《小学篇》数千言, 昼夜诵之,旬有五日,一皆通彻。丰奇之。白澄曰:“丰十五从师,迄于白首,耳 目所经,未见此比,江夏黄童不得无双也。”澄笑曰:“蓝田生玉,何容不尔。” 十六通《杜氏秋》,下帷读书,笃志古。謇愕,淡于荣利,好饮酒,解鼓琴。 每长永叹,托咏虚室。宣武时,上《魏颂》,文多不载。起家为给事中。时 肇权重,天下人士望尘拜伏。顺曾怀刺诣肇门,门者以其年少,答云:“在坐大有 贵客”不肯为通。顺叱之曰:“任城王兒可是贱也?”及见,直往登床,捧手抗 礼,王公先达莫不怪慑;而顺辞吐傲然,若无所睹。肇谓众宾曰:“此兒豪气尚尔, 况其父乎!”及去,肇加敬送之。澄闻之大怒,杖之数十。后拜太常少卿,以父忧 去职,哭泣欧血,自负土。时年二十五,便有白发,免丧去,不复更生,世人 以为孝思所致。

澄以北边镇将选举弥轻,恐贼虏窥边,山陵危迫,奏求重镇将之选,修警备之 严,诏不从。后贼虏寇,至于旧都,镇将多非其人;所在叛,犯山陵,如澄 所虑。

灵太后颇事妆饰,数游幸,顺面诤之曰:“礼,妇人丧夫,自称未亡人,首 去珠珥,衣不被采。陛下母临天下,年垂不惑,过修容饰,何以示后世?”灵太后 惭而还,召顺责之曰:“千里相征,岂众中见辱也!”顺曰:“陛下盛服炫容, 不畏天下所笑,何耻臣之一言乎!”

肇当朝,猜忌贤戚。澄为肇间构,常恐不全,乃终日昏饮,以示荒败。所 作诡越,时谓为狂。宣武夜崩,时事仓卒,肇拥兵于外。明帝冲幼,朝野不安。 澄虽疏斥,而朝望所属。领军于忠、侍中崔光等奏澄为尚书令,于是众心欣服。寻 迁司空,加侍中,俄诏领尚书令。

澄又奏:“司州牧、王臣雍拷杀奉朝请韩元昭、前门下录事姚敬贤,虽因 公事,理实未尽。何者?若昭等状彰,死罪以定,应刑于都市,与众弃之。如其疑 似不分,情理未究,不宜以三清九之官,杖下便死,轻绝人命,伤理败法。往年 在州,于大市鞭杀五人,及检贼状,全无寸尺。今复酷害,一至于此。朝野云云, 咸怀惊愕。若生杀在下,专于臣,人君之权,安所复用?请以见事付廷尉推究, 验其为劫之状,察其拷杀之理。”诏从之。澄当官无所回避。又奏垦田授受之制八 条,甚有纲贯。西哉

寻除给事黄门侍郎。时领军元叉威势尤盛,凡有迁授,莫不造门谢谒。顺拜表 而已,曾不诣叉。叉谓顺曰:“卿何得聊不见我?”顺正曰:“天富于秋, 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岂所望也!”至 于朝论得失,顺常鲠言正议,曾不阿旨。由此见惮,除恆州刺史。顺谓叉曰: “北镇纷纭,方为国梗,请假都督,为国屏捍。”叉心疑难,不授以兵官,谓顺 曰:“此朝廷之事,非我所裁。”顺曰:“叔父既杀生由己,自言天历应在我躬, 何得复有朝廷?”叉弥忿惮之。转齐州刺史。顺自负有才,不得居内,每怀郁怏, 形于言。遂纵酒自娱,不亲政事。叉解领军,征为给事黄门侍郎。亲友郊迎,贺 其得。顺曰:“不患不,正恐而复耳。”俄兼殿中尚书,转侍中。初,中 山王熙起兵讨元叉,不果而诛。及灵太后反政,方得改葬。顺侍坐西游园,因奏太 后曰:“臣昨往看中山家葬,非唯宗亲哀其冤酷,行路士庶见一家十丧,皆为青族 旐,莫不酸泣。”叉妻时在太后侧,顺指之曰:“陛下奈何以一妹之故,不伏元叉 之罪,使天下怀冤?”太后默然不语。

贫人,布绢不任衣者禁不 听造,百姓欣赖焉。母孟太妃薨,居丧过毁,当世称之。服阕,除太太保。

澄奏:“都城府寺犹未周悉,今军旅初宁,无宜发众,请取诸职人及司州郡县 犯十杖以上、百鞭以下收赎之,绢一匹输砖二百,以渐修造。”诏从之。太傅、 清河王怿表驳其事,遂寝不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