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中所说的夫人和国君交替献祭的礼节,代替皇帝主持祭礼。礼官们广加议论后认为不行。而太后便想用帏幔遮住身子,以亲自观看三公们是怎样进行祭祀的。她又再次询问侍中崔光,崔光便列举当年东汉的和熹邓太后曾主持祭礼的故事。太后听了十分高兴,便代行初次祭祀大典。太后本性聪明,善于领悟,多才多艺,她的姑姑是尼姑,她自幼依托姑姑教诲,也能大略知道佛经的要义。亲理万机时,都是亲手握笔决定事理的。她前去西林园法流堂时,让侍卫臣子们射箭玩,射不好的就处罚。她自己亲射针孔,一射而中,十分高兴,便赏赐左右随从布帛,多少不等。又在早些时候,她就下诏让人制作申讼车,经常乘坐在上面。由云龙大司马门出宫,沿着宫廷西北方行走,从千秋门进宫,沿途听人申冤和接受诉讼。又亲自在朝堂上考试孝廉、秀才和各州郡的会计。太后和魏明帝前往华林园时,在都亭曲水宴请群臣,让王公以下各官员赋七言诗。太后诗句是“化光造物含气贞”,明帝诗句是“恭己无为赖慈英”赏赐王公以下官员布帛,数量不等。太后的父亲去世,百官上表请求皇太后因公而除服,太后不肯。不久便前往永宁寺,在九级台基上观看修建寺庙,僧人、尼姑和男男女女前去观看的多达几万人。当改葬文昭高皇后时,太后也不想让魏明帝主持丧事,便自己亲自主丧。她出行前来到终宁陵,亲自祭奠,分派各种事务,回来后在太极殿哭祭,直至事毕,都是她一人做主。后来她又驾幸嵩山,随同前往的夫人、九嫔、公主等以下侍从几百人,她一直登到嵩山山顶。她宣布废除各种不合经典礼仪的祭祀,但胡天神不在废除之列。不久又前往伊阙口的温泉,登上鸡头山,亲手射象牙簪子,一发而中,便下令让文武官员传看。
当时,胡太后强迫清河王怿跟她私通,大肆淫乱,为天下人所厌恶。领军元叉、长秋卿刘腾等人奏请魏明帝在显阳殿主持国政,将胡太后幽禁在北宫,并在宫中杀掉清河王怿。后来,胡太后的侄子都统胡僧敬和备身左右随从张车渠等几十人策划杀元叉,重新请胡太后临朝听政。但事情没有成功,胡僧敬判罪流放边疆,车渠等人被处死,胡家当官的人大多被免职。后来,魏明帝在西林园朝见胡太后,并宴请文武侍卫大臣,一直喝到黄昏时,元叉便起身来到胡太后面前陈诉,说外面有人传言,讲太后想加害自己和刘腾。胡太后回答“:没有这回事。”于是欢宴直至深夜。太后便站起来拉着魏明帝的手走到堂下,对他说:“母子相会时间不长,今晚共聚一宿,请诸位大臣送我入内。”太后便和明帝一起走向东北处的小阁房,左卫将军奚康生企图谋杀元叉,不能得手。
自从刘腾死后,元叉便比较放松警戒,太后便跟明帝以及高阳王雍一起定计,解除了元叉领军的职务。太后又临朝听政。宣布大赦天下,并更改年号。从此以后,朝政松散,缺乏权威,全国地方官员,都贪得无厌。郑俨在宫廷中淫乱,权势遍及全国。李神轨、徐纥都被看成心腹侍从,一二年内,担任了宫廷中最显耀的官职。他们手中掌握着王侯的封爵,赏赐的轻重,完全随心所欲,更兼淫乱之风遍及朝廷,为四方民众所唾骂。于是,文武官员无所约束,到处发生叛乱的事件,土崩瓦解的过程由此开始。胡僧敬便又聚集所有亲属,流着泪向胡太后进谏说:“陛下是天下母亲的榜样,怎么能够这样轻率地为所欲为呢!”胡太后听后,大为恼怒,从此再也不召见胡僧敬。
宫廷内部也各自结为朋党,为了防备对方的耳目,凡是魏明帝所亲信的人,胡太后大多找个理由便加以杀害。有一位叫蜜多道人的,能够讲胡人的话语,明帝把他做为左右亲随。胡太后担心他会传递消息,便在三月三日这天把他杀死在城南的大巷子里,然后又假惺惺地张贴悬赏贼犯的布告。又在宫中杀了分领左右、鸿胪少卿谷会和绍达,他们也都是皇帝的亲信。于是,母子之间,猜疑、嫌隙多次产生。郑俨害怕会遭受祸患,便和胡太后设计,当潘嫔生女儿时,对外却传言说生了位皇子,便下令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武泰元年(528),然后便暗地下鸩毒。这年二月,魏明帝突然死去,便把潘嫔的女儿抱出来,说是皇太子即位。过了几天,看见人心已经安定,这才说出潘嫔原来生的是个女儿,如今应当另外选择国君。于是,便立临洮王的儿子元钊为帝,年纪只有两三岁,天下人都十分吃惊。
当尔朱荣宣布领兵渡黄河时,胡太后把明帝六宫的宫妃宫女集合起来,下令让她们都皈依佛教,太后自己也削发为尼。尔朱荣派骑兵把太后和小皇帝抓起来送往河阴。太后对尔朱荣反复陈说,尔朱荣生气地拂衣而起。太后和小皇帝都被同时沉入河中。太后的妹妹冯翊君在双灵寺把她收葬了。魏武帝时,才以皇后的礼节把她重新安葬,并追加谥号为“灵”
文帝文皇后乙弗氏,河南洛阳人。她的祖先是吐谷浑的首领,世居青海,号称青海王。凉州归降后,乙弗氏的高祖父莫瞔领着全部落人归顺朝廷,被任命为定州刺史,封爵西平公。从莫瞔以后,他家连续子孙三代娶魏国公主为妻,而莫瞔家的女子也大多成为王妃,在朝廷很受尊重。乙弗氏的父亲名瑗,官仪同三司、兖州刺史。母亲是淮阳长公主,孝文帝的第四位女儿。乙弗氏长得仪表秀美,很少说话和发笑,几岁的时候,她父母就觉得很奇特,便指着她对亲戚们说:“养女儿有什么关系?如果像这个,实在胜于生男孩。”十六岁时,魏文帝把她选为妃子。文帝即位时,在大统元年(535)把她册封为皇后。皇后本性喜欢节俭,吃一般蔬菜粮食,穿旧衣服,珍珠美玉绫罗绸缎从不穿戴。为人仁慈,宽宏大量,毫无嫉妒之心,因而皇帝更加看重她。共生了男女孩子十二人,大多过早夭折,只有太子和武都王戊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