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二(6/10)

流血成川泽,死人如乱麻;炊者不及析骸,食者不遑易子。茫茫九土,并 为糜鹿之场;惵惵黔黎,俱充蛇豕之饵。四方万里,简书相续。犹谓鼠窃狗盗,不 足为虞;上下相蒙,莫肯念乱。振蜉蝣之羽,穷长夜之乐。土崩鱼烂,贯盈恶稔。 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终然不悟,同彼望夷;遂以万乘之尊, 死于疋夫之手。亿兆靡感恩之士,九牧无勤王之师。子弟同就诛夷,体骨弃而莫掩。 社稷颠陨,本枝殄绝。自肇有书契,以迄于兹,宇宙崩离,生灵涂炭,丧身灭国, 未有若斯之甚也。《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传》曰: “吉凶由人,妖不妄作。”又曰:“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观隋室之存亡,斯 言有征矣。恭帝年在幼冲,遭家金难。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螽起,豺狼塞路; 南巢遂往,流彘不归。既钟百六之期,躬践数终之运,讴歌有属,笙钟变响。虽欲 不遵尧、舜之迹,庸可得乎。

部分译文

炀皇帝名广,一名英,小字阿灒是高祖的第二个儿子。母亲为文献独孤皇后。杨广仪容俊美,从小聪慧敏捷,高祖和皇后在各儿子里特别喜爱他。在周朝时,他因高祖的功勋而被封为雁门郡公。

开皇元年(581),被立为晋王,封柱国、并州总管,当时十三岁。不久又被任命为武卫大将军,又晋升为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大将军职务如故。高祖让项城公韶、安道公李彻来辅导他。炀帝好学,善于写文章,为人深沉严肃,朝野都很有名望。高祖又暗中让一个名叫来和的善于看相的人给所有的儿子看相。来和说:“晋王的眉上双骨隆起,高贵得不可言说。”接着,文帝又到晋王居住的府第,他看见晋王的乐器上的弦大都已经断掉,上面还有一层灰尘,就像很久没使用了,便认为晋王不喜欢听音乐和歌妓这些玩乐的东西。晋王特别注意装模作样,掩饰自己,当时人都盛赞他是个仁孝的人。他曾经在观看打猎时遇到大雨,身边的人送上了防雨的油衣,晋王说“:士兵们都淋湿了,我能独自穿这件衣服吗?”便让他们取走。开皇六年,转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当年,又被征召,任雍州牧、内史令。

八年冬,隋军大举进攻陈国,任命杨广为行军元帅。当平定陈朝以后,他抓了陈国的湘州刺史施文庆、散骑常侍沈客卿、市令汤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因为他们都是一些奸臣,为害民众,便在石阙下把他们斩首,以此向三吴民众谢罪。他封了陈国府库中的资财,一无所取,天下人都称赞他的贤德。于是,他被晋封为太尉,赏赐给他络车、乘马、兖冕制服,玄王圭和白璧各一双。又被任命为并州总管。不久,江南的高智慧等人相聚在一起作乱,文帝改任他为扬州总管,镇守江都,每年入京朝见一次。高祖祭祀泰山时,他任武侯大将军。第二年,回到封地。过了几年,突厥进犯边境,他又任行军元帅,兵出灵武,因见不到敌人便领军归来。

当太子杨勇被废后,立杨广为皇太子。当月,准备接受册文。高祖说:“我是由大兴公而成就帝业的。”让杨广出居大兴。当夜,狂风大雪,地震山崩,许多民房被毁坏,压死了一百多人。

仁寿初年(601),奉诏巡抚东南。以后,每当高祖到仁寿宫避暑时,就命令太子监国。

四年(604)七月,高祖去世,杨广在仁寿宫即皇帝位。八月,侍奉文帝灵柩回京都。并州总管、汉王谅起兵反叛,诏令尚书左仆射杨素前去讨平。九月十二日,任命备身将军崔彭为左领军大将军。

十一月初三,前往洛阳。初四,征发男丁十多万人挖沟,从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达临清关,过黄河到浚仪、襄城,直到上洛,以设置关隘。二十一日,下诏说:

“天道变化,阴阳所以有消息;沿创不同,生灵所以有顺序。如果天意不变,施化又怎能成四时?人事不变,为政如何利百姓?《易》经中不是说,通其变,使民不倦。变就能够通畅,通畅便能够长久。有德就能长久,有功就能扩大。我又听说,安定而能改迁,民心因而不变。所以姬氏之邑有两周,正合武王的心意,殷人五迁,成就了商汤的大业。如果不因民顺天,功业就会改变。爱民治国者,能够不这样吗?

“然则洛邑自古帝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辖三河,有四塞为固,水陆通畅,便于贡赋税。所以汉祖说:“我所行经天下多处,惟见洛阳。”自古皇王,何尝不留意,所以没有在这里定都,是有原因的,或者因为九州未统一,或因为府库中资财困乏,建造洛都的想法,因而未能顾及。我有隋之始,便打算创建此怀、洛,日复一日,牵延至今,念此在此,感兴而叹。我继承帝业,君临万邦,心奉祖先之志,遵从而不遗失。今者汉王谅,叛逆朝廷,流毒山东,遂令州县,沦于非所。由于关河阻隔遥远,军队难以应急。加之并州移民,又在河南,周迁殷民,其意在此。况且南国辽远,东夏广大,因时而动,今正其时。群司百官,都赞成此议。但成周废墟,不堪建造,今可在伊洛营建东京,便即此设官分职,以求为民立极。

“宫室建制,本以便于生人,设上栋下宇,足以遮避风露。高台广厦,岂适合居处?所以《传》中说:‘俭,是谦和的美德;侈,是最大的恶德。’孔子说过,与其不顺,宁可节俭。难道说瑶台琼室,才是宫殿吗?土阶采椽里居住,就不成为帝王吗?所以应知不是以天下来侍奉一人,而是一人主宰天下。民是国家之本,本固邦宁。百姓富足了,哪个还会不足?今日营建,务必节俭,不让雕墙高屋,重建于当今,要将低矮宫墙和菲薄食物,准备留传给后世。有关方面明设条例,以称我意。”

十二月初三,任命右武卫将军来护儿为右骁卫大将军。初六,任命柱国李景为右武卫大将军,右卫率周罗目侯为右武侯大将军。

大业元年(605),春正月初一,大赦天下,改年号。立妃萧氏为皇后。改称豫州为溱州,洛州为豫州。废除各州总管府。初五,立晋王昭为皇太子。初六,任命上柱国宇文述为左卫大将军,上柱国郭衍为左武卫大将军,延寿公于仲文为右卫大将军。初八,任命豫章王。。为豫州牧。

十七日,派出八位使者巡视各地风俗。并下诏说:

“古代哲王治理天下时,其要在于爱民吧!既富而教,家用充足,所以能风俗淳厚,远人来服,近处安宁,理定功成,全由此道。我忝居宝位,抚育众贤,日夜战战兢兢,如临大川深谷。虽则遵从先王之道,不敢闪失,长言政术,多有缺失。况且以四海之远,兆民之众,未能亲临,访问疾苦。每思虑幽昧未举,冤屈未伸,一物失所,便伤和气。万方有罪,责任在我,所以夙兴夜寐,徒增感叹,而朝乾夕惕,戴于心怀。

“今既为政之始,应存宽大。可分派使者,巡察方俗,宣扬风化,举荐淹滞之士,申达幽情冤枉。孝悌力田者,给予优待免役。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量情加以赈济。义夫节妇,旌表门闾。高龄老人,加授朝板,并依照条例,赐给粟帛。重病者配给侍人,虽有侍养之名,并无赡养之实的,明加检查改正,使得存养。如有名声品行显著,德操修行高洁,以及学业才能,有一艺可取的,都应加以访问采用,送其入朝。所在州县,以礼送派。恶政害民,不便为时所用者,使者还朝之日,详录奏闻。”

十八日,任命吴州总管宇文瞖为刑部尚书。

二月十八日,任命尚书左仆射杨素为尚书令。三月十七日,令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迁移豫州城下居民来充实。十八日,下诏说“:听采议论,谋于庶民,以此能知政刑之得失。所以知早晚思治,要使幽枉必达,人伦有序。而牧宰任意称誉推委,苟且侥幸,以求考课之绩,虚立上下之位,不存理实。纲纪因而不理,冤屈所以难申。关河重阻,无由到达。我因此建立东京,亲自过问。今将巡历淮海,观察民间风俗。寻求直言,徒费词藻,而乡校之内,缺而不闻。心中不安,朝乾夕惕,日夜辛劳。凡民众有知州县官员为政苛刻,侵害百姓,徇私害公,不便于民的,听任到朝堂上奏。”于是四方民情通达,天下百姓无冤。他又在白十涧营建显仁宫,采集海内的奇禽异兽、草木之类,充实园苑。又迁徙天下富商大贾几万家来到东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