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总己以听二王。二月庚辰,尊皇后高氏为皇太后。辛巳,司徒高肇至京师,以 罪赐死。癸未,进太保、高阳王雍位太傅,领太尉。以司空、清河王怿为司徒,以 骠骑大将军、广平王怀为司空。乙亥,尊胡充华为皇太妃。三月甲辰朔,皇太后出 俗为尼,徙御金墉城。丙辰,诏进宫臣位一级。乙丑,进文武群官位一级。夏六月, 沙门法庆聚众反于冀州,杀阜城令,自称大乘。秋八月乙亥,领军于忠矫诏杀左仆 射郭祚、尚书裴植,免太傅、高阳王雍官,以王还第。丙子,尊皇太妃为皇太后。 戊子,帝朝太后于宣光殿。大赦。己丑,进司徒、清河王怿为太傅,领太尉。以司 空、广平王怀为太保,领司徒。任城王澄为司空。庚寅,以车骑大将军于忠为尚书 令,特进崔光为车骑大将军,并仪同三司。壬辰,复江阳王继本国,复济南王彧先 封为临淮王。群臣奏请皇太后临朝称制。九月乙巳,皇太后亲览万机。甲寅,征西 大将军元遥破斩法庆,传首京师。安定王燮薨。冬十二月辛丑,以高阳王雍为太师。 己酉,镇南将军崔亮破梁将赵祖悦军,遂围硖石。丁卯,帝、皇太后谒景陵。是岁, 东夷、西域、北狄十八国并遣使朝贡。
熙平元年春正月戊辰朔,大赦,改元。荆沔都督元志大破梁军。以吏部尚书李 平为行台,节度讨硖石诸军。二月乙巳,镇东将军萧宝夤大破梁将于淮北。癸亥, 初听秀才对策,第中上已上叙之。乙丑,镇南崔亮、镇军李平等克硖石,斩赵祖悦, 传首京师,尽俘其众。三月戊辰朔,日有蚀之。夏四月戊戌,以瀛州人饥,开仓振 恤。五月丁卯朔,以炎旱,命厘察狱讼,权停作役。庚午,诏放华林野兽于山泽。 秋七月庚午,重申杀牛禁。八月丙午,诏古帝诸陵四面各五十步,勿听耕稼。九月 丁丑,淮堰破,梁缘淮城戍村落十余万口,皆漂入海。是岁,吐谷浑、宕昌、邓至、 高昌、阴平等国并遣使朝贡。
二年春正月,大乘余贼,复相聚攻瀛州,刺史宇文福讨平之。甲戌,大赦。庚 寅,诏遣大使巡行四方,问疾苦,恤孤寡,黜陟幽明。二月丁未,封御史中尉元匡 为东平王。三月丁亥,太保、领司徒、广平王怀薨。夏四月丁酉,诏京尹所统年高 者,板赐郡各有差。戊申,以开府仪同三司胡国珍为司徒。乙卯,皇太后幸伊阙石 窟寺,即日还宫。改封安定王超为北平王。五月庚辰,重申天文禁,犯者以大辟论。 秋七月乙亥,仪同三司、汝南王悦坐杀人免官,以王还第。己巳,享太庙。八月戊 戌,宴道武以来宗室年十五以上于显阳殿,申家人礼。己亥,诏庶族子弟年未十五, 不听入仕。庚子,诏咸阳、京兆二王子女,还附属籍。丁未,诏太师、高阳王雍入 居门下,参决尚书奏事。冬十月,以幽、冀、沧、瀛、光五州饥,遣使巡抚,开仓 振恤。是岁,东夷、西域、氐、羌等十一国并遣使朝贡。
神龟元年春正月甲子,诏以氐酋杨定为阴平王。壬申,诏给京畿及诸州老人板 郡县各有差,及赐鳏寡孤独粟帛。庚辰,诏以杂役户或冒入清流,所在职人,皆令 五人相保。无人任保者,夺官还役。乙酉,秦州羌反。幽州大饥,死者三千七百九 十人。诏刺史开仓振恤。二月己酉,诏以神龟表瑞,大赦,改元。东益州氐反。三 月,南秦州氐反。夏四月丁酉,司徒胡国珍薨。甲辰,改封江阳王继为京兆王。六 月,自正月不雨,是月辛卯,澍雨乃降。秋七月,河州人却铁匆聚众反,自称水池 王。闰月甲辰,开恆州银山禁。八月癸丑朔,诏京师见囚殊死以下,悉减一等。甲 子,却铁匆诣行台源子恭降。九月戊申,皇太后高氏崩于瑶光寺。冬十月丁卯,以 尼礼葬高太后于芒山。十二月辛未,诏曰:“人生有终,下归兆域。京邑隐振,口 盈亿万,贵贱攸凭,未有定所。今制乾脯山以西,拟为九原。”是岁,东夷、西域、 北狄十一国并遣使朝贡。
二年春正月辛巳朔,日有蚀之。丁亥,诏曰:“皇太后捴挹自居,称号弗备。 宜遵旧典,称诏宇内,以副黎蒸元元之望。”是月,改葬文昭皇太后高氏。二月乙 丑,齐郡王祐薨。庚午,羽林千余人焚征西将军张彝第,殴伤彝,烧杀其子均。乙 亥,大赦。丁丑,诏求直言。壬寅,诏以旱故,命依旧雩祈,察理冤狱,掩胔埋骼, 振穷恤寡。三月甲辰,澍雨大洽。夏五月戊戌,以司空、任城王澄为司徒,京兆王 继为司空。秋八月乙未,御史中尉、东平王匡坐事削除官爵。九月庚寅,皇太后幸 嵩高山。癸巳,还宫。冬十二月癸丑,司徒、任城王澄薨。庚申,大赦。诏除淫祀, 焚诸杂神。是岁,吐谷浑、宕昌、嚈哒等国并遣使朝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