炯与王、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兄昌宗,亦有学业,官至太舍人、修文馆学士。撰《古文纪年新传》三十卷。
杨炯,华人。伯祖虔威,武德中官至右卫将军。炯幼聪
博学,善属文。神 童举,拜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仪凤中,太常博士苏知几上表,以公卿已下冕服, 请别立节文。敕下有司详议,炯献议曰:
又鸾冕八章,三公服之者。鸾者,太平之瑞也,非三公之德也。鹰鹯者,鸷鸟 也,适可以辨祥刑之职也。熊罴者,猛兽也,适可以旌武臣之力也。又称藻为草, 无所法象,引张衡赋“
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狎猎”,请为莲华,取其文彩者。 夫茄者,莲也。若以莲代藻,变古从今,既不知草木之名,亦未达文章之意,此又 不经之甚也!
虔威德
,
宗末,历泽、齐、汴、相四州刺史,治有威名,郡人为之语曰: “宁
三斗蒜,不逢杨德
。”
神让,天授初与徐敬业于扬州谋叛,父
伏诛。
董思恭者,苏州吴人。所著篇咏,甚为时人所重。初为右史,知考功举事,坐 预问目,
岭表而死。
今知几表状请制大明冕十三章,乘舆服之者。谨,日月星辰者,已施于旌旗 矣。龙武山火者,又不逾于古矣。而云麟凤有四灵之名,玄
有负图之应,云有纪 官之号,
有盛德之祥,此盖别表休征,终是无逾比象。然则皇王受命,天地兴符, 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殚南
之粉
,不足写其形状;罄东观之铅黄, 未可纪其名实。固不可毕陈于法服也。云者,龙之气也;
者,藻之自生也。又不 假别为章目,此盖不经之甚也!
齐聃又尝上奏曰:“齐献公即陛下外氏,虽孙有犯,不合上延于祖。今周忠 孝公庙甚修崇,而齐献公庙遽毁坏,不审陛下将何以重示海内,以彰孝理之风?” 帝皆纳其言。
行功前后预撰《晋书》及《文思博要》等。同时又有孟利贞、董思恭、元思敬 等,并以文藻知名。
易简颇善著述,撰《御史台杂注》五卷,文集二十卷,行于代。
审言,士举,初为隰城尉。雅善五言诗,工书翰,有能名。然恃才謇傲,甚 为时辈所嫉。乾封中,苏味
为天官侍郎,审言预选。试判讫,谓人曰:“苏味
必死。”人问其故,审言曰:“见吾判,即自当羞死矣!”又尝谓人曰:“吾之文 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如此。
齐聃善于文诰,甚为当时所称。宗
其文,令侍周王等属文,以职在枢剧, 仍敕间日来往焉。以漏
机密,左授蕲州司
。俄又坐事
钦州。咸亨中卒,年 四十余。睿宗即位,追录旧恩,累赠礼
尚书。
先是,太宗命秘书监魏征写四群书,将
内贮库,别置雠校二十人、书手一 百人。征改职之后,令虞世南、颜师古等续其事。至
宗初,其功未毕。显庆中, 罢雠校及御书手,令工书人缮写,计直酬佣,择散官随番雠校。其后又诏东台侍郎 赵仁本、东台舍人张文瓘及行功、怀俨等相次充使检校。又置详正学士以校理之, 行功仍专知御集。迁兰台侍郎。
徐敬业之,扬州初平,所有刑名,莫能决定,延祐奉使至军所决之。时议者 断受贼五品官者斩,六品者
。延祐以为诸非元谋,迫胁从盗,则置极刑,事涉枉 滥,乃断受贼五品者
,六品已下俱除名而已。其得全济者甚众。
昔姬诵与伯禽同业,晋储以师旷为友,匪唯专赖师资,固亦详观近习。皇太 自可招集园、绮,寤寐应、刘。阶闼小臣,必采于端士;驱驰所任,并归于正人。 方
好善之风,永播崇贤之
。今乃使氈裘之
,解辫而侍
闱;冒顿之苗,削衤 任而陪望苑。在于
义,臣窃有疑。诗云:“敬慎威仪,以近有德。”《书》曰: “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盖殷勤于此,防微之至也。
次闲。闲
甫,别有传。
徐齐聃,湖州长城人也。父孝德,以女为才人,官至果州刺史。齐聃少善属文, 宗时累迁兰台舍人。时敕令有突厥酋长
弟事东
,齐聃上疏曰:
易简从祖弟审言。
其后崔、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崔
曰:“王
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 固非常
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之,盈川之言信矣!”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 注
,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 也。”
俄迁詹事司直。则天初,坐从祖弟神让犯逆,左转梓州司法参军。秩满,选授 盈川令。如意元年七月望日,中
盂兰盆,分送佛寺,则天御洛南门,与百僚观 之。炯献《盂兰盆赋》,词甚雅丽。炯至官,为政残酷,人吏动不如意,辄搒杀之。 又所居府舍,多
士亭台,皆书榜额,为之
名,大为远近所笑。无何卒官。中宗 即位,以旧僚追赠著作郎。文集三十卷。
开元中,说为集贤大学士十余年。常与学士徐论近代文士,悲其凋丧。
曰: “李赵公、崔文公之笔术,擅价一时,其间孰优?”说曰:“李峤、崔
、薛稷、 宋之问之文,如良金
玉,无施不可。富嘉谟之文,如孤峰绝岸,
立万仞,
云 郁兴,震雷俱发,诚可畏也,若施于廊庙,则骇矣!阎朝隐之文,如丽服靓鹱, 燕歌赵舞,观者忘疲,若类之风、雅,则罪人矣!”问后
词人之优劣,说曰: “韩休之文,如大羹旨酒,雅有典则,而薄于滋味。许景先之文,如丰肌腻理,虽 穠华可
,而微少风骨。张九龄之文,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而微窘边幅。王翰 之文,如琼怀玉斝,虽烂然可珍,而多有玷缺。”
以为然。
《诗》云:“不识不知”,《书》曰:“无偏无党”一彼此于臆,捐好恶 于心想。众弃而后加刑,众悦而后命赏。弱其
而治其
,申其屈而直其枉。故曰: “如衡如石,不定
以数,
之悬者,轻重自
;如
如镜,不示
以情,
之鉴 者,妍媸自生。”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没没而暗,勿察察而明。虽冕旒蔽 目而视于未形,虽黈纩
耳而听于无声。纵心乎湛然之域,游神于至
之
。扣之 者应洪纤而效响,酌之者随
浅而皆盈。故曰:天之清,地之宁,王之贞。四时不 言而代序,万
无为而受成。岂知帝有其力,而天下和平。
人心,难得之货侈,亡国之声
。勿谓我尊而 傲贤侮士,勿谓我智而拒谏矜己。闻之夏王,据馈频起;亦有魏帝,牵裾不止。安 彼反侧,如
秋
,巍巍
,恢汉
大度;抚兹庶事,如履薄临
,战战栗栗, 用周文小心。
太宗嘉之,赐以束帛,除大理丞。
弟延祐,弱冠本州举
士,累补渭南尉。刀笔吏能,为畿邑当时之冠。司空 李勣尝谓曰:“足下
秋甫尔,便擅大名,宜稍自贬抑,无为独
人右也。”后历 右司郎中,检校司宾少卿,封薛县男。
孟利贞者,华州华人也。父神庆,
宗初为沁州刺史,以清介著名。利贞初 为太
司议郎,中宗在东
,
惧之。受诏与少师许敬宗、崇贤馆学士郭瑜、顾胤、 董思恭等撰《瑶山玉彩》五百卷。龙朔二年奏上之,
宗称善,加级赐
有差。利 贞累转著作郎,加弘文馆学士。垂拱初卒。又撰《续文选》十三卷。
又黻冕四章,五品服之者。考之于古,则无其名;验之于今,则非章首,此又 不经之甚也!
谨《虞书》曰:“予
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 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由此言之,则其所从来者尚矣。日月星辰者, 明光照下土也。山者,布散云雨,象圣王大泽沾下也。龙者,变化无方,象圣王应 时布教也。华虫者,雉也,
被五彩,象圣王
兼文明也。宗彝者,武蜼也,以刚 猛制
,象圣王神武定
也。藻者,逐
上下,象圣王随代而应也。火者,陶冶烹 饪,象圣王至德日新也。粉米者,人恃以生,象圣王为
之所赖也。黼能断割,象 圣王临事能决也。黻者,两己相背,象君臣可否相济也。
杜易简,襄州襄人,周硖州刺史叔毗曾孙也。九岁能属文,及长,博学有
名。姨兄中书令岑文本甚推重之。登
士第,累转殿中侍御史。咸亨中,为考功员 外郎。时吏
侍郎裴行俭、李敬玄相与不叶,易简与吏
员外郎贾言忠希行俭之旨, 上封陈敬玄罪状。
宗恶其朋党,左转易简为开州司
,寻卒。
吾王拨,戡以智力,民惧其威,未怀其德。我皇抚运,扇以淳风,民怀其始, 未保其终。爰述金镜,穷神尽圣;使人以心,应言以行。包括治
,抑扬词令,天 下为公,一人有庆。开罗起祝,援琴命诗,一日二日,念兹在兹。唯人所召,自天 祐之。争臣司直,敢告前疑!
若夫礼唯从俗,则命为制,令为诏,乃秦皇之故事,犹可以适于今矣!若夫义 取随时,则称警,
称跸,乃汉国之旧仪,犹可以行于代矣。亦何取变周公之轨
,改宣尼之法度者哉!
,别有传。
元思敬者,总章中为协律郎。预修《芳林要览》,又撰《诗人秀句》两卷,传 于世。
累转洛丞。坐事贬授吉州司
参军。又与州僚不叶,司
周季重与员外司
郭若讷共构审言罪状,系狱,将因事杀之。既而季重等府中酣宴,审言
并年十三, 怀刃以击之。季重中伤死,而并亦为左右所杀。季重临死曰:“吾不知审言有孝
, 郭若讷误我至此!”审言因此免官,还东都,自为文祭并。士友咸哀并孝烈,苏颋 为墓志,刘允济为祭文。后则天召见审言,将加擢用。问曰:“卿
喜否?”审言 蹈舞谢恩。因令作《
喜诗》,甚见嘉赏,拜著作佐郎。俄迁膳
员外郎。神龙初, 坐与张易之兄弟
往,
岭外。寻召授国
监主簿,加修文馆直学士。年六十余 卒。有文集十卷。
王。字
安,绛州龙门人。祖通,隋蜀郡司
书佐。大业末,弃官归,以著 书讲学为业。依《
秋》
例,自获麟后,历秦、汉至于后魏,著纪年之书,谓之 《元经》。又依《孔
家语》、扬雄《法言》例,为客主对答之说,号曰《中说》。 皆为儒士所称。义宁元年卒,门人薛收等相与议谥曰文中
。二
:福
兄允忠,垂拱中为天官侍郎。
又毳冕六章,三品服之者。此王者祀四望服之名也。今三品乃得同王之毳冕, 而三公不得同王之衮名,岂唯颠倒衣裳,抑亦自相矛盾,此又不经之甚也!
刘胤之,徐州彭城人也。祖祎之,后魏临淮镇将。胤之少有学业,与隋信都丞 孙万寿、宗正卿李百药为忘年之友。武德中,御史大夫杜淹表荐之,再迁信都令, 甚存惠政。永徽初,累转著作郎、弘文馆学士,与国祭酒令狐德棻、著作郎杨仁 卿等,撰成国史及实录,奏上之,封
城县男。寻以老,不堪著述,
为楚州刺史, 卒。
为箕州刺史,转安南都护。岭南俚
,旧输半课,及延祐到,遂勒全输。由 是其下皆怨,谋
将叛,延祐乃诛其首恶李嗣仙。垂拱三年,嗣仙党与丁建、李思 慎等,遂率众围安南府。时城中胜兵不过数百,乃禁门
守,以候邻境之援。广州 大族冯
猷幸灾乐祸,
因危立功,遂
兵纵敌,使其为害滋甚。延祐遂为思慎所 害。其后桂州司
曹玄静率兵讨思慎等,擒之。尽斩于安南城下。
兄光乘,亦知名,长寿中为陇州刺史。
初,河内人李孝德,素有风疾,而语涉妄妖。蕴古究其狱,称好德癫病有征, 法不当坐。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蕴古家住相州,好德之兄厚德为其刺史,情在阿纵, 奏事不实。太宗大怒,曰:“小乃敢
吾法耶?”令斩于东市。太宗寻悔,因发 制,凡决死者,命所司五覆奏,自蕴古始也。
古者太昊庖羲氏,仰以观象,俯以察法,造书契而文籍生。次有黄帝轩辕氏, 长而敦,成而聪明,垂衣裳而天下理。其后数迁五德,君非一姓,
国经野,建
设都,文质所以再而复,正朔所以三而改。夫改正朔者,谓夏后氏之建寅,殷人 建丑,周人建
。至于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此三王相袭之
也!夫易 服
者,谓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至于山、龙、华虫、宗彝、藻、火、 粉米、黼、黻,此又百代可知之
。
张昌龄,冀州南人。弱冠以文词知名。本州
以秀才举之,昌龄以时废此科 已久,固辞。乃充
士贡举及第。贞观二十一年,翠微
成,诣阙献颂。太宗召见, 试作《息兵诏》草,俄顷而就。太宗甚悦,因谓之曰:“昔祢衡、潘岳,皆恃才傲
,以至非命。汝才不减二贤,宜追鉴前轨,以副吾所取也。”乃敕于通事舍人里 供奉。寻为昆山
行军记室,破卢明月,平
兹,军书
布,皆昌龄之文也。再转 长安尉,
为襄州司
,丁忧去官。后贺兰
之奏引于北门修撰,寻又罢去。乾封 元年卒。文集二十卷。
由是竟寝知几所请。
胤之从父兄藏
,亦有词学,官至宋州司
。藏
知柔,开元初,为工
尚书。知柔弟知几,避玄宗名改
玄。自有传。
咸亨中,官名复旧,改为秘书少监。上元元年,卒官。有集六十卷。兄玄暐, 别有传。
迨有周氏,乃以日月星辰为旌旗之节,又登龙于山,登火于宗彝,于是乎制衮 冕以祀先王也。九章者,法数也,以龙为首章。衮者,卷也,龙德神异,应变潜 见,表圣王
识远智,卷舒神化也。又制柷冕以祭先公也。柷者,雉也,有耿介之 志,表公有贤才,能守耿介之节也。又制毳冕以祭四望也。四望者,岳渎之神也。 武蜼者,山林所生,明其象也。制絺冕以祭社稷也。社稷者,土谷之神也。粉米由 之而成,象其功也。又制玄冕以祭群小祀也。百神异形,难可遍拟,但取黻之相背, 昭异名也。夫以周公之多才也,故治定制礼,功成作乐。夫以孔宣之将圣也,故行 夏之时,服周之冕。先王之法服,乃此之自
矣;天下之能事,又于是乎毕矣。
照邻既沉痼挛废,不堪其苦,尝与亲属执别,遂自投颍而死,时年四十。文 集二十卷。
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人也。年十余岁,就曹宪、王义方授《苍》、《雅》 及经史,博学善属文。初授邓王府典签,王甚
重之,曾谓群官曰:“此即寡人相 如也。”后拜新都尉。因染风疾去官,
太白山中,以服饵为事。后疾转笃,徙居
翟之
茨山,著《释疾文》、《五悲》等诵。颇有
人之风,甚为文士所重。
崔行功,恆州井陉人,北齐钜鹿太守伯让曾孙也,自博陵徙家焉。行功少好学, 中书侍郎唐俭其才,以女妻之。俭前后征讨,所有文表,皆行功之文。
宗时, 累转吏
郎中。以善敷奏,尝兼通事舍人、内供奉。坐事贬为游安令,寻征为司文 郎中。当时朝廷大手笔,多是行功及兰台侍郎李怀俨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