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三十六(8/10)

过借你的威名加以镇守阻遏罢了。”当初,太原有个方士叫温彬茂,高宗时老了,临死前,封一书状对他的妻子说:“我死后,年号叫垂拱的时代,就赴皇帝殿庭献上它,小心一定不要打开。”垂拱初(685),这方士的妻子献上书状,书中预先陈述了武则天革命以及突厥到赵州、定州的事,所以武则天知道敌寇到赵州就会退兵。吉顼刚到相州募兵时,完全没有应征的人。不久颁发诏书任命皇太子为元帅,结果应募的人不可胜数。到敌军退去时,吉顼进京朝拜,奏禀凯旋,武则天非常高兴。

圣历二年(699)腊月,迁任天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时张易之、张昌宗劝谏则天设置控鹤监官员,武则天就任命张易之为控鹤监。张易之兄弟一向与吉顼友好,便引荐了吉顼,让殿中少监田归道、凤阁舍人薛稷、正谏大夫员半千、夏官侍郎李迥秀,都作为控鹤内供奉,当时舆论很是不悦。当初,武则天因为吉顼干练有口才,容仪身材伟岸魁梧,能够委以心腹之任,所以提拔任用他。到他与武懿宗在殿庭上争夺赵州之功时,懿宗看上去身材矮小脊背弯曲,而吉顼声气逼人,下视懿宗,毫不相让。武则天认为:“在我面前鄙薄我诸武,这样的人还可以依靠吗!”这年十月,便以吉顼的弟弟曾做伪官,贬为琰川县尉,后改任安固县尉。不久去世。

当初,中宗还没有被立为太子时,张易之、张昌宗曾经向吉顼秘密询问自寻平安的计策,吉顼说:“明公兄弟俩承受恩宠既然十分深重,若不是对天下立有大功的话,就不能保全。如今天下士大夫和老百姓,都想念李家天下,庐陵王已在房州,相王又被囚禁,君主年岁既然已高,必然有所交待托付。武氏诸王,都不是众心所向的人。明公如果能够从容地请求立庐陵王或相王为太子,以符合活着者的愿望,那么岂止是转祸为福,必然长久享有受封王侯的尊贵地位。”易之认为他的话很正确,便趁机会奏请立储。武则天知道是吉顼的首谋,便把他召来询问,吉顼说:“庐陵王及相王,都是陛下的儿子,先帝临终遗命托付给陛下,当自有主张,请陛下裁定。”武则天的意向这才定了下来。吉顼获罪后,当时无人知道此事。睿宗即位后,左右的人讲明了这件事,于是颁发诏书道:“前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吉顼,体悟识见深邃广博,风教成规久远宏大。曾以治理天下的经纬之才,承担匡正辅佐的重任。当王命闭塞,众人谋划还未收集时,便首先陈述归还政权的意见,力求符合上天庇佑的基业。当永远怀念其人的显赫功业,岂能遗忘其人的卓越贡献。可追赠左御史台大夫。”

王旭,太原祁县人。曾祖王王圭,贞观初年为侍中,娶永宁公主为妻。王旭入仕即任鸿州参军,转任兖州兵曹。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桓彦范等人杀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尊敬地拥立孝和皇帝。张氏兄长昌仪先被贬为乾封县尉,王旭把他杀了,带着他的头颅赶赴东都,被升为并州录事参军。景云元年(710),玄宗杀了韦庶人等人,并州长史周仁轨是韦氏的党羽,有诏命要杀他,王旭不经复审重行上奏,又砍下周仁轨的头,驰马直赴西京长安。开元二年(714),积功升任左台侍御史。当时光禄少卿卢崇道因崔。。岳父的关系,被贬到岭南。后崇道逃回,藏身东京,结果被仇人所揭发,诏命王旭审查他的案子。王旭想抖抖擅权的威风便捉拿了崇道的亲属好友数十人,用尽酷刑,然后结成罪案。崇道和他的三个儿子都被用杖刑打死在都亭驿,门生亲友都被杖打而遭贬流放。当时获罪的人多是知名人士,天下人都为他们感到冤屈。王旭又与御史大夫李杰不和,相互督察揭发,李杰最后被贬为衢州刺史。王旭小人得志之后,更加专横跋扈擅作威福,因此朝廷中人畏惧而鄙视他。

开元五年(717),转任左司郎中,常带侍御史。王旭为官严厉苛刻,身边的人没有敢抵制他的,每每奉命审查罪案,一见面没有不交钱行贿的。当时宋王李宪的府掾纪希虬的哥哥任剑南县令,被揭发有贪赃罪,王旭出使到蜀地拘审他。他的妻子长得很美,王旭威胁逼迫他,便奏请判决杀了这县令,缴纳了赃款数千万钱。到开元六年时,纪希虬派了一个奴仆诈称是官府办杂务的衙役,在御史台受雇用,侍奉王旭好几个月。王旭赏识他,把他召入私宅中,将心腹要事委托给他。这奴仆暗中记下王旭接受馈赠请托的事情,待积成数千贯钱后,便回去谒见希虬予以报告。希虬含泪去见李宪,把家中冤情叙述了一遍,李宪同情希虬,拿了他的状书上奏皇帝,诏命交御史台审判。查明王旭贪污受贿财物累计巨万,被贬为龙平县尉,怨怒愤恨而死,当时人们无不为之感到庆幸痛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