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乂。至今谈者 美之。有子十四人。
简真,幽府左司马,先允伸卒。简寿,右领军卫大将军。余或升朝籍,或为刺 史、郡佐。
张公素,范阳人。咸通中,为幽州军校。事张允伸,累迁至平州刺史。允伸卒, 子简会权主留后事,公素领本郡兵赴焉。三军素畏公素威望,简会知力不能制,即 时出奔,遂立为帅。朝廷寻授旌节,累加至中书门下平章事。无几,李茂勋夺其位, 公素归阙,贬复州司户参军。
李可举,本回鹘阿布思之族也。张仲武破回鹘,可举父茂勋与本部侯王降焉。 茂勋善骑射,性沉毅,仲武器之。常遣拓边,以功封郡王,赐姓名。
咸通末,纳降军使陈贡言者,幽之宿将,人所信服。茂勋密谋劫而杀之,声云 贡言举兵。张公素以兵逆击不利,公素走,茂勋入城,军民方知其非贡言也。既有 其众,遂推而立之,朝廷即降符节。无几,以疾告老,授右仆射致仕,表可举自节 度副使、幽州左司马加右散骑常侍,为节度留后。中和中,累官至检校太尉。
中和末,以太原李克用兵势方盛,与定州王处存密相缔结。可举虑其窥伺山东, 终为己患,遂遣使构云中赫连铎乘其背,则与镇州合谋举兵,兼言易、定是燕、赵 之余,云得其地则正其疆理而分之。时可举遣将李全忠攻易州。有次将刘仁恭者, 多权数;攻之弥月不下,乃穴地道以入。其城既下,易州士卒稍骄。王处存引轻军 三千,以羊皮蒙之,夜伏于城外,仍别于间道以骑士伺之。燕军望见,谓之群羊, 争趋焉。处存乘其无部伍,一击大败之,寻复其城。全忠遁归,惧可举罪之,收其 余众,反攻幽州。可举危急,收集其族,登楼自燔而死。
李全忠,范阳人。广明中,为棣州司马。有芦生于室,一尺三节,心恶之。谓 别驾张建曰:“吾室生芦,无乃怪欤?”建曰:“芦,茅类,得泽而滋,公家有茅 土之庆,殆天意乎!其生三节,必传节钺者三人。公勉树功名,无忘斯言。”全忠 秩满还乡里,事节度使李可举为牙将。时可举兵锋方盛,欲与镇人分易、定,遣全 忠将兵攻之,为定州军大败于易水。全忠惧,率其余众掩攻幽州。可举死。三军推 全忠为留后,朝廷因以节钺授之,光启元年春也。
全忠卒,子匡威自袭父位,称留后。匡威素称豪爽,属遇乱离,缮甲燕蓟,有 吞四海之志。赫连铎据云中,屡引匡威与河东争云、代,并兵积年。景福初,镇州 王镕诱河东将李存孝。克用怒,加兵讨之。时镕童幼,求援于燕;匡威亲率军应之。 二年春,河东复出师井陉,再乞师,匡威来援。
匡威弟匡筹,妻张氏有国色。师将发,家人会别,匡威酒酣,留张氏报之。匡 筹私怀忿怒,匡威军至博野,匡筹乃据城自为节度。匡威部下闻之,亡归者半。匡 威退无归路,将入觐京师。时匡威留于深州,遣判官李抱贞奉章以闻。属京师大乱 之后,闻匡威来朝,市人震恐,咸曰“金头王来谋社稷”,士庶有亡窜山谷者。匡 威其实不行,欲图镇州,示无留意。熔以匡威再来援己,致其失师,遣使迎归府第, 父事之。匡威为镕城郛缮甲,指陈方略,视镕如子。每阴谋骤施,以悦人心。镇之 三军,素忠于王氏,恶其所为。会镕过匡威第慰忌辰,匡威缟衣裹甲,伏兵劫镕入 牙城。镕兵逆战,燔东偏门,军士呼噪登屋,矢下如雨。镕仆墨君和乱中扶镕登屋 免难,而斩匡威以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