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昭长于经济,儒学优,
于吏事。前治数郡,所莅有声,动多遗
。十年, 检校礼
尚书、孟州刺史、
睿宗为金仙、玉真二公主造二,辛替否谏曰:“自夏以来,
雨不解,谷 荒于垅,麦烂于场。
秋以来,亢旱为灾,苗而不实,霜损虫暴,草菜枯黄;下人 咨嗟,未加赈贷。陛下
两女而造两观,烧瓦运木,载土填沙。
路
言,皆云用 钱百万。陛下圣人也,远无不知;陛下明君也,细无不见!既知且见,知仓有几年 之储?库有几年之帛?知百姓之间可存活乎?三边之士可转输乎?今发一卒扞以边 陲,追一兵以卫社稷,多无衣
,皆带饥寒;赏赐之间,迥无所
。军旅骤败,莫 不由斯。而陛下破百万贯钱,造不急之观,以贾六合之怨,以违万人之心。”此切 当之言三也。
崔彦昭,字思文,清河人。父岂。彦昭,大中三年士擢第,释褐诸侯府。咸 通初,累迁兵
员外郎,转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再迁
侍郎,判本司事。
渥,咸通末士及第,释褐太原从事,累拜中书舍人、礼
侍郎。光化三年, 选贡士。洵至福建观察使。
臣闻孔丘,圣者也,言则引周任之言;苻,贤者也,谏必称王猛之议。诚以 事求师古,词贵达情。陛下自缵帝图,克崇佛事,止当修外,未甚得中。臣略采本 朝名臣启奏之言,以证奉佛初终之要。
蔚三:渥、洵、泽。
替否又谏造寺曰:“释教以清净为基,慈悲为主。常以济
,不利己而害 人。每去己以全真,不营
以害教。今三时之月,筑山穿池,损命也;殚府虚藏, 损人也;广殿长廊,营
也。损命,则不慈悲,损人,则不济
,营
,则不清净。 岂大圣至神之心乎?佛书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
亦如电。’臣以为 减雕琢之费以赈贫人,是有如来之德;息穿掘之苦以全昆虫,是有如来之仁;罢营 葺之直以给边陲,是有汤武之功;回不急之禄以购清廉,是有唐虞之治。陛下缓其 所急,急其所缓;亲未来而疏见在,失真实而冀虚无。重俗人之所为,轻天
之功 业,臣实痛之!”此切当之言四也。
寻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中书侍郎,与卢携、郑畋同辅政。罢相,为襄州刺史、 山南东
节度使。
为吏
尚书,加检校尚书右仆
、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观察 等使。咸通十四年,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乾符三年受 代,百姓诣阙乞留一年,从之。四年,复为吏
尚书,寻迁检校司空、东都留守、 东畿汝都防御使。六年,河东军
,杀崔季康,诏以邠宁李侃镇太原,军情不伏。 以蔚尝为太原从事,军民怀之。八月,以蔚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观察等 使。其年十月到镇,下车三日,暴病卒。
观察使。父景素, 太和中士。蔚,开成末
士擢第,释褐襄
从事。会昌末调选,又以书判
萃, 拜监察御史,转殿中监。大中七年,以员外郎知台杂,寻知制诰,转郎中,正拜中 书舍人。咸通五年,权知礼
贡举。六年,拜礼
侍郎,转尚书右丞。
优诏嘉之。寻拜京兆尹、太常卿。
臣观仁杰,天后时上公也;姚崇,开元时贤相也;替否,睿宗之直臣也。臣每 览斯言,未尝不废卷而太息,痛其言之不行也。
懿宗奉佛太过,常于禁中饭僧,亲为赞呗。以旃檀为二座,赐安国寺僧彻, 逢八饭万僧。蔚上疏谏曰:
伏以陛下重缁
,妙崇佛事,其为乐善,实迈前踪。但细详时代之安危,渺 鉴昔贤之敷奏,则思过半矣,
远乎哉!臣过忝渥恩,言亏匡谏,但举从绳之义, 少裨负扆之明。营缮之间,稍宜停减。
天后时,曾营大像,功费百万,狄仁杰谏曰:“夫宝铰殚于缀饰,瑰材竭于 奂。功不使鬼,必在役人;
不天来,皆从地
;非苦百姓,
何以求?
生有时, 用之无度;臣每思惟,实所悲痛。至如往在江表,像法盛兴;梁武、简文,施舍无 限。及乎三淮沸狼,五岭腾烟,列刹盈衢,无救危亡之祸;缁衣蔽路,岂益勤王之 师?况近年以来,风尘屡扰;
旱失节,征役稍繁。必若多费官财,又苦人力,一 隅有难,将何以救?”此切当之言一也。
中宗时,公主外戚,奏度僧尼,姚崇谏曰:“佛不在外,求之于心。佛图澄最 贤,无益于后赵;罗什多艺,不救于姚秦。何充、苻,皆遭败灭;齐襄、梁武, 未免灾殃。但志发慈悲,心行利益,若苍生安乐,即是佛
。”此切当之言二也。
弟绾,从兄绘,累官至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