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夏,硃全忠攻陷河中、晋绛,兵至同华。中尉韩全诲以胤
结全忠,虑 汴军
京师,请罢知政事,落使务。其年冬,全诲挟帝幸凤翔。胤怨帝废黜,不扈 从,遣使告全忠,请于岐
迎驾,令太
太师卢知猷率百官迎全忠
京师。初,全 忠至华州,遣掌书记裴铸人奏凤翔,言
以兵士迎驾。及
京师,又上表曰:
昭宗得全忠表,怒胤尤甚。是月二十六日诏曰:
初,天复反正之后,宦官尤畏胤,事无大小咸禀之。每内殿奏对,夜则继之以 烛。常说昭宗请尽诛内官,但以人掌内司事。中尉韩全诲、张弘彦、袁易简等伺 知之,于帝前求哀请命,乃诏胤密事
封,勿更
奏。宦官无由知其谋,乃求知 书
妇人
内,以侦
事。由是胤谋颇
。宦官每相聚
涕,愈不自安。故全诲等 为劫幸之谋,由胤忌嫉之太过也。
。步卒在船,骑军夹岸,鼓噪 而。元密发伏邀之,为贼所败。时亡命者归贼如市,彦曾驱城中丁男城守。九年 九月十四日,贼
徐州。十五日后,每旦大雾不开。十六日,彦曾并诛逆卒家
。 十七日,昏雾尤甚,贼四面斩关而
。庞勋先谒汉
祖庙,便
牙城。监军张
谨 相见,不
一言,乃止大彭馆。收尹戡、徐行俭及判官焦璐、李棁、崔蕴、温廷皓、 韦廷义,并杀之。翌日,贼将赵可立害彦曾,庞勋自称武宁军节度使。
朕以庶士散,兵革繁多,遂命宰臣,与之商议。五降内使,一贡表章,
卧 不来,拒召如此。况又拘留庶吏,废阙晨趋。人既奔惊,朕须巡幸。果见兵缠辇毂, 火照
闱,烟尘涨天,
戈匝野。致朕奔迫,及于岐
。翠辇未安,铁骑旋至,围
行在,焚烧屋庐。睹此阽危,咎将谁执?近者全忠章表,兼遣幕吏敷陈,言宰臣 继飞密缄,促其兵士西上,静详构扇,孰测苞藏,无功及人,为国生事。于戏!君 人之
,委之宰衡,庶务殷繁,岂能亲理?尽将机事,付尔主张,负我何多,构
至此!仍存大
,不谓无恩。可责授朝散大夫,守工
尚书。
君之禄,合务于尽忠;秉国之钧,宜思于致理。其有叠膺异渥,继执重权, 遽萌狂悖之心,忽构倾危之计,人知不可,天固难容。扶危定
致理功臣、开府仪 同三司、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充太清
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 诸
盐铁转运等使、判度支、上
国、魏国公、
邑五千
崔胤,奕叶公台,蝉联 珪组。冠岁名升于甲乙,壮年位列于公卿,趣向有闻,行藏可尚。朕采于群议,询 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殊不知漏卮难满,小
易盈,曾无报国之心,但作 危
之计,四居极位,一无可称。岂有都城,合聚兵甲,暗养死士,将
国经。聚 貔武以保其一坊,致刁斗远连于右辅。始则将京兆府官钱委元规召卒,后则用度支 使榷利令陈班聚兵;事去公朝,权归私室。百辟休戚,由其顾眄之间;四方是非, 系彼指呼之际。令狐涣
纤有素,
守无堪,用作腹心,共张声势。遂令滥居
密, 日在禁闱,罔惑朕躬,伪行书诏。致兹播越,职尔之由。岂有权重位崇,恩
奖厚, 曾无惕厉,转恣睢盱,显构外兵,将图不轨!
臣独兼四镇,迨事两朝,分数千里之封疆,受二十年之恩渥。微同类,犹解
知,忝齿人
,宁忘报效?臣昨将兵士,奔赴阙
,寻过京畿,远迎车驾。初因 幕吏,面奉德音;寻有宰臣,频飞密札。或以京都纷扰,委制置于中朝;或以銮辂 播迁,俾奉迎于近甸。臣是以远离籓镇,不惮疲劳。昨奉诏书,兼宣
敕,令臣速
兵士,且归本籓,仍遣百官,俾赴行在。睹纶言于凤纸,若面丹墀;认御札于龙 衣,如亲翠盖。然知从来书诏,
自宰臣,每降宣传,皆非圣旨。致臣误将师旅, 遽
关畿,比令迎驾之行,翻挂胁君之过。臣今见与茂贞要约,释两地猜嫌,早致 万乘归京,以副八纮恳望。其宰臣百官已下,非臣辄有阻留,伏乞诏赴行朝,以备 还驾。
慎由胤。胤,字昌遐,乾宁二年登
士第。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
朝, 累迁考功、吏
二员外郎,转郎中、给事中、中书舍人。大顺中,历兵
、吏
二 侍郎,寻以本官同平章事。时王室多故,南北司争权,咸树朋党,外结籓帅。胤长 于
计,巧于附丽;外示凝重而心险躁。自李茂贞、王行瑜怙
,兵势不逊,杜让 能、韦昭度继遭诛戮,而宰臣崔昭纬
结行瑜以自固;而待胤以宗人之分,屡加荐 用。累迁中书侍郎、判
事。昭宗
幸石门,胤与同列徐彦若、王抟等从。车驾 还
,加礼
尚书,并赐号“扶危匡国致理功臣”
三年,李茂贞犯京师,扈昭宗幸华州。帝复雪杜让能、韦昭度、李磎之枉;惩 昭纬之前慝,罢胤政事,检校兵尚书、广州刺史、岭南东
节度等使。时硃全忠 方霸于关东,胤密致书全忠求援。全忠上疏理胤之功,不可离辅弼之地。胤已至湖 南,复召拜平章事。胤既获汴州之援,颇
威权。恨徐彦若、王抟发昭纬前事,
排抑之。俄
彦为南海节度。又摭王抟
结敕使,同危宗社,令全忠上疏论之。光 化中,贬抟溪州司
,赐死于蓝田驿。诛中尉宋
弼、景务修。自是朝廷权政,皆 归于己,兼领三司使务。宦官侧目,不胜其忿。
及刘季述幽昭宗于东内,以德王监国。季述畏全忠之,不敢杀胤,但罢知政 事,落使务,守本官而已。胤复致书于全忠,请
师反正。故全忠令大将张存敬急 攻晋绛河中。胤以天
幽囚,诸侯观衅,有神策军巡使孙德昭者,颇怒季述之废立, 胤伺知之,令判官石戩与德昭游,伺其
意。每酒酣,德昭泣下,戩知其诚,乃与 之谋曰:“今中外大臣,自废立已来,无不
怒。至于军旅,亦怀愤惋。今谋反者, 独季述、仲先耳。足下诛此二竖,复帝宝位,垂名万代,今正其时。持疑不断,则 功落他人之手也!”德昭谢曰:“予军吏耳,社稷大计,不敢自专。如相公委使, 不敢避也。”胤乃割衣带,手书以通其意。十二月晦,德昭伏兵诛季述。昭宗反正, 胤
位司空,复知政事,兼领度支、盐铁、三司等使。
及全忠攻凤翔,胤寓居华州,为全忠画图王之策。天复二年,全忠自岐下还河 中,胤迎谒于渭桥,捧卮上寿,持板为全忠唱歌,仍自撰歌辞,赞其功业。三年, 李茂贞杀韩全诲等,与全忠通和,昭宗急诏征胤赴行在。凡四降诏,三赐硃书御札, 称病不赴。及帝凤翔,胤乃迎于中路,即日降制,复旧官,知政事,
位司徒, 兼判六军诸卫事。仍诏移家
左军,赐帐幄
用十车。胤奏京兆尹郑元规为六军副 使。胤与全忠奏罢左右神策、内诸司等使及诸
监军、副监、小使。内官三百余人, 同日斩之于内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