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悖,必将灭亡,陛下不足为虑。譬如一豺虎,于 山林间自吼自跃,但不以为事,则自无能为。此贼只敢于巢穴中无礼,动即不得。 今亦不须遣使宣慰,亦不要索所留敕使,但更缓旬日已来,与一诏云:‘闻中官到 彼稍失去就,待到,我当有处分。所赐卿春衣,有司制造不谨,我甚要知之,已令 科处。’所请丁匠五千人及兵马赴东都,固是虚语。臣料贼中,必出不得,今欲直 挫其奸意,即报云:‘卿所请丁匠修宫阙,可速遣来,已敕魏博等道,令所在排比 供拟。’料得此诏,必章惶失计。若未能如此,犹示含容,则报云:‘东都宫阙, 所要修葺,事在有司,不假卿遣丁匠远来。又所言三军春衣,自是本道常事。比来 朝廷或有事赐与,皆缘征发,须是优恩,若寻常则无此例。我固不惜三二十万端疋, 只是事体不可独与范阳。卿宜知悉。’只如此处分即得,陛下更不要介意。”上从 之,遂进诏章,至皆如度所料。不旬日,幽州杀克融并其二子。
时帝童年骄纵,倦接群臣。度从容奏曰:“比者,陛下每月约六七度坐朝。天 下人心,无不知陛下躬亲庶政,乃至河北贼臣远闻,亦皆耸听。自两月已来,入阁 开延英稍稀,或恐大段公事须禀睿谋者,有所拥滞。伏冀陛下乘凉数坐,以广延问。 伏以颐养圣躬,在于顺适时候。若饮食有节,寝兴有常,四体唯和,万寿可保。道 书云:‘春夏早起,取鸡鸣时;秋冬晏起,取日出时。’盖在阳则欲及阴凉,在阴 则欲及温暖。今陛下忧勤庶政,亲览万机,每御延英,召臣等奏对,方属盛夏,宜 在清晨。如至巳午之间,即当炎赫之际,虽日昃忘食,不惮其劳,仰瞻扆旒,亦似 烦热。臣等已曾陈论,切望听纳。”自后,视事稍频。
未几,兼领度支。属盗起禁闱,宫车晏驾,度与中贵人密谋,诛刘克明等,迎 江王立为天子。以功加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太清宫使,余如故。以赞导之勋, 进阶特进。
时沧景节度使李全略死,其子同捷窃弄兵柄,以求继袭。度请行诛伐,逾年而 同捷诛。因拜疏上陈调兵食非宰相事,请归诸有司。诏从之。赐实封三百户。
度年高多病,上疏恳辞机务,恩礼弥厚。文宗遣御医诊视,日令中使抚问。四 年六月,诏曰:
昔汉以孔光降置几之诏,晋以郑冲申奉册之命。虽优隆耆德,显重元臣,而议 政不及于咨询,用礼止在于安逸。朕勤求至理,所宝唯贤,顾諟旧劳,敢不加敬。 由是委宰制于大政,释参决于繁务。时因听断,诚望弼谐,迁秩上公,式是殊宠。 特进、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晋国 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三百户裴度,禀河岳之英灵,受乾坤之间气;珪璋特达, 城府洞开。外茂九功,内苞一德。器为社稷之镇,才实邦国之桢。故能祗事累朝, 宣融景化。
在宪宗时,扫涤区宇,尔则有出车殄寇之勋;在穆宗时,混同文轨,尔则有参 戎入辅之绩;在敬宗时,阜康兆庶,尔则有活国庇人之勤。迨弼朕躬,总齐方夏, 尔则有吊伐底宁之力。皆不遗庙算,布在简编,功利及人,不可悉数。而朝论益重, 我心实知。方用皋陶之谟,适值留侯之疾,沥恳牢让,备列奏章,塞诏上言,动形 颜色。果闻勿药之喜,更俟调鼎之功,而体力未和,音容尚阻。不有优崇之命,孰 彰宠待之恩?宜其协赞机衡,弘敷教典;论道而仪刑卿士,宣德而镇抚华夷。啬养 精神,保绥福履,为国元老,毗予一人。可司徒、平章军国重事,待疾损日,每三 日、五日一度入中书。散官勋封实封如故。仍备礼册命。
度表辞曰:“伏以公台崇礼,典册盛仪,庸臣当之,实谓忝越。况累承宠命, 亦为便蕃,前后三度,已行此礼。令臣犹参枢近,窃惧无以弼谐,重此劳烦,有靦 面目。伏乞天恩且课臣效官,责臣实事,册命之仪,特赐停罢。则素餐高位,空负 耻于中心;弁冕轻车,免讥诮于众口。”优诏从之。九月,加守司徒、兼侍中、襄 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临汉监牧等使。
度素称坚正,事上不回,故累为奸邪所排,几至颠沛。及晚节,稍浮沉以避祸。 初,度支盐铁使王播,广事进奉以希宠,度亦掇拾羡余以效播,士君子少之。复引 韦厚叔、南卓为补阙拾遗,俾弥缝结纳,为目安之计。而后进宰相李宗闵、牛僧孺 等不悦其所为,故因度谢病罢相位,复出为襄阳节度。
初,元和十四年,于襄阳置临汉监牧。废百姓田四百顷,其牧马三千二百余匹。 度以牧马数少,虚废民田,奏罢之,除其使名。八年三月,以本官判东都尚书省事, 充东都留守。九年十月,进位中书令。十一月,诛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等四 宰相,其亲属门人从坐者数十百人;下狱讯劾,欲加流窜。度上疏理之,全活者数 十家。
自是,中官用事,衣冠道丧。度以年及悬舆,王纲版荡,不复以出处为意。东 都立第于集贤里,筑山穿池,竹木丛萃,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回环,极都 城之胜概。又于午桥创别墅,花木万株;中起凉台暑馆,名曰“绿野堂”引甘水 贯其中,酾引脉分,映带左右。度视事之隙,与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酣宴终日,高 歌放言,以诗酒琴书自乐,当时名士,皆从之游。每有人士自都还京,文宗必先问 之曰:“卿见裴度否?”
上以其足疾,不便朝谒,而年未甚衰,开成二年五月,复以本官兼太原尹、北 都留守、河东节度使。诏出,度累表固辞老疾,不愿更典兵权。优诏不允。文宗遣 吏部郎中卢弘往东都宣旨曰:“卿虽多病,年未甚老,为朕卧镇北门可也。”促令 上路,度不获已,之任。三年冬,病甚,乞还东都养病。四年正月,诏许还京,拜 中书令。以疾未任朝谢。诏曰:“司徒、中书令度,绰有大勋,累居台鼎。今以疾 恙,未任谢上,其本官俸料,宜自计日支给。”又遣国医就第诊视。
属上巳曲江赐宴,群臣赋诗,度以疾不能赴。文宗遣中使赐度诗曰:“注想待 元老,识君恨不早。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仍赐御札曰:“朕诗集中欲得见 卿唱和诗,故令示此。卿疾恙未痊,固无心力,但异日进来。春时俗说难于将摄, 勉加调护,速就和平。千百胸怀,不具一二。药物所须,无惮奏请之烦也。”御札 及门,而度已薨,四年三月四日也。上闻之,震悼久之,重令缮写,置之灵座。时 年七十五,册赠太傅,辍朝四日,赗赙加等。诏京兆尹郑复监护丧事,所须皆官给。
上怪度无遗表。中使问之,家人进其稿草。其旨以未定储贰为忧,言不及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