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一十九(2/7)

训弟仲景、再从弟员外郎元皋,皆伏法。

及守澄知枢密,当长庆、宝历之际,国政多专于守澄。注昼伏夜动,通赂 遗。初则谗邪巧之徒附之以图取;数年之后,达僚权臣,争凑其门。累从山东、 京西诸军,历卫佐、评事、御史,又检校库郎中,为昭义节度副使。既以事诬 陷宋申锡,守正人,始侧目焉。

训,持首而行。

注起第善和里,通于永巷,长廊复。日聚京师轻薄弟、方镇将吏,以招权 利。间日禁军,与守澄款密,语必移时,或通夕不寐。李训既附注以,承间 谒;而轻浮躁者,盈于注门。九年八月,迁工尚书,充翰林侍讲学士。召自九 仙门,帝面赐告。时李训已在禁,二人相洽,日侍君侧,讲贯太平之术,以为 朝夕可致升平。两合从,天益惑其说。是时,训、注之权,赫于天下。既得行 其志,生平恩仇,丝毫必报。因杨虞卿之狱,挟忌李宗闵、李德裕,心所恶者,目 为二人之党。朝士相继斥逐,班列为之一空,人人惴栗,若崩厥角。帝微知之,下 诏谕,人情稍安。

训、注天资狂妄,偷合苟容,至于经略谋猷,无可称者。初浴堂召对,上访以 富人之术,乃以榷茶为对。其法,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直分,命使 者主之。帝惑其言,乃命王涯兼榷茶使。又言秦中有灾,宜兴工役以禳之。文宗能 诗,尝杜甫《江篇》云:“江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始知天宝已 前,环曲江四岸,有楼台行廨署,心切慕之。既得注言,即命左右神策军差人淘 曲江、昆明二池,仍许公卿士大夫之家于江立亭馆,以时追赏。时两军造紫云楼、 彩霞亭,内楼额以赐之。注言无不从,皆此类也。

王涯,字广津,太原人。父晃。涯,贞元八年士擢第,登宏辞科。释褐蓝田 尉。贞元二年十一月,召充翰林学士,拜右拾遗、左补阙、起居舍人,皆充内职。 元和三年,为宰相李吉甫所怒,罢学士,守都官员外郎,再贬虢州司。五年, 为吏员外。七年,改兵员外郎、知制诰。九年八月,正拜舍人。十年,转工 侍郎、知制诰,加通议大夫、清源县开国男,学士如故。十一年十二月,加中书侍 郎、同平章事。十三年八月,罢相,守兵侍郎,寻迁吏

元和十三年,李愬为襄节度使,注往依之。愬得其药力,因厚遇之,署为节 度衙推。从愬移镇徐州,又为职事,军政可否,醖与之参决。注诡辩狡,善探人 意旨,与愬筹谋,未尝不中其意。然挟邪任数,专作威福,军府患之。时王守澄监 徐军,怒注。一日,以军情患注白于愬。愬曰:“彼虽如此,实奇才也。将军试 与之语;苟不如旨,去未为晚”愬即令谒监军。守澄初有难,及延坐与语,机辩 纵衡,尽中其意,遂延于内室,促膝投分,恨相见之晚。翌日,守澄谓愬曰:“诚 如公言,实奇士也。”自是守澄之门,都无限隔。愬署为巡官,齿于宾席。

仇士良以宗密容李训,遗人缚左军,责以不告之罪。将杀之,宗密怡然曰: “贫僧识训年,亦知反叛。然本师教法,遇苦即救,不命,死固甘心。”中 尉鱼弘志嘉之,奏释其罪。

太和七年,罢邠宁行军司京师。御史李款阁内弹之曰:“郑注内通敕使, 外结朝官,两地往来,卜财货,昼伏夜动,窃化权。人不敢言,路以目。请 付法司。”旬日内,谏章十数,文宗不纳。寻授注通王府司,充右神策判官,中 外骇叹。八年九月,注药方一卷,令守澄召注对浴堂门,赐锦彩。召对之夕,彗 东方,长三尺,光耀甚。其年十二月,拜太仆卿、兼御史大夫。

注两目不能远视,自言有金丹之术,可去痿弱重膇之疾。始李愬自云得效,乃 移之守澄,亦神其事。由是中官视注皆怜之,卒以是售其狂谋。而守澄自贻其患, 复致衣冠涂地,岂一时之沴气欤?既籍没其家财,得绢一百万匹,他货称是。

穆宗即位,以检校礼尚书、梓州刺名、剑南东川节度使。其年十一月,吐蕃 南北倚角寇,西北边动,诏两川兵拒之。时蕃军雅州,涯上疏曰:“臣当 军,径贼腹有两路:一路从龙州清川镇蕃界,径抵故

九月,检校尚书左仆、凤翔尹、凤翔节度使。盖与李训谋事有期,中外协 势。十一月,注闻训事发,自凤翔率亲兵五百余人赴阙。至扶风,闻训败,乃还。 监军使张仲清已得密诏,迎而劳之,召至监军府议事。注倚兵卫即赴之,仲清已伏 兵幕下。注方坐,伏兵发,斩注,传首京师,下溃散。注家属屠灭,靡有孑遗。 初未获注,京师忧恐。至是,人人相庆。

郑注,绛州翼城人,始以药术游长安权豪之门。本姓鱼,冒姓郑氏,故时号鱼 郑。注用事时,人目之为“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