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第,累迁至祠部员外郎、知制诰,从昭宗迁洛。属柳璨党附贼臣, 诬陷士族,汝弼惧,移疾退居,客游上党。遇潞府为太原所攻,节度使丁会归降, 从会至太原,李克用奏为节度副使,累奏户部侍郎。太原使府有龙泉亭,简求节制 时手书诗一章,在亭之西壁。汝弼复为亚帅,每亭中宴集,未尝居宾位,西向俯首 而已,人士嘉之。
卢氏两世贵盛,六卿方镇相继,而未有居辅相者。至中兴,嗣业子文纪,仕至 尚书中书侍郎、平章事。
史臣曰:孟襄阳之清节,胡广州之坚正,卒以结权幸而败,积货贿而亡。人如 面焉,固难知也。二崔以纲宪相倾,元颖以献奇取媚,虽遭时多僻,位至鼎司。言 之正人,亦孔之丑,而父事宦者,何所逃讥?以端、纶之才,任不逾元士,而卢简 辞之昆仲,云抟水击,郁为鼎门,非德积庆钟,安能及此?辞人之后,不亦休哉!
赞曰:君子喻义,小人近利。孟谴胡亡,家财扫地。声势相倾,崔、杜丑名。 端纶诸子,奕叶光荣。
部分译文
崔元略,博陵人。祖父崔浑之。父崔儆,贞元间官至尚书左丞。崔元略应举进士,历任使府佐吏。元和八年(813),拜殿中侍御史。十二年(817),调任刑部郎中、知台杂事,又擢升拜御史中丞。元和十三年(818),因李夷简自西川应召拜御史大夫,于是命崔元略留在门下省任职。不久授京兆府少尹、知府事,依例赐紫服金鱼袋。数月后,正式拜京兆尹。次年,改任左散骑常侍。
穆宗即位,命崔元略出使党项宣抚,他借病推辞不行,出任黔南观察使、兼御史中丞。起初,崔元略受命出使党项,认为是宰臣挟私怨排斥自己,颇有怨言。宰相崔相启奏道:“日前因圣上极意安抚党项,遂差崔元略为使前往,他受命之后,深以为苦而不乐于前去,言辞之间,颇失体统。岂能身受重恩,不思报效,只要于己不利,便不肯行。必须略加惩罚,以整肃百官,请让崔元略出任黔中观察使。”先前,崔植任吏部郎中,崔元略任刑部郎中知杂。当时御史中丞调任京兆尹,舆论认为崔植有希望入御史台。崔元略因此事入阁,妄称崔植失仪,命御史弹劾他。此时二人皆拟进升中丞,结果诏令只授崔元略一人,崔植深为记恨。及至崔植为相,崔元略受命以左散骑常侍身份出使党项,他认为崔植排斥自己,称病推辞不往,被谪降出京。一年后,转任鄂州刺史、鄂岳都团练观察使。长庆四年(824),入朝任大理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