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零九(4/7)

,群为智兴所逐。朝廷坐其失守,授秘书监,分司东都。未几,改华州刺 史、兼御史大夫。复改宣州刺史、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等使,征拜兵部尚书。久之, 改检校吏部尚书、江陵尹、荆南节度观察使。逾岁,改检校右仆射,兼太常卿。太 和五年,拜检校左仆射,兼吏部尚书。六年八月卒,年六十一,册赠司空。

群有冲识精裁,为时贤相。清议以俭素之节,其终不及厥初。群年未冠举进士, 陆贽知举,访于梁肃,议其登第有才行者,肃曰:“崔群虽少年,他日必至公辅。” 果如其言。

群弟于,登进士,官至郎署,有令名。

子充,亦以文学进,历三署,终东都留守。

路随,字南式,其先阳平人。高祖节,高宗朝为越王府东阁祭酒。曾祖惟恕, 官至睦州刺史。祖俊之,仕终太子通事舍人。

父泌,字安期,少好学,通《五经》,尤嗜《诗》、《易》、《左氏春秋》, 能讽其章句,皆究深旨。博涉史传,工五言诗。性端亮寡言,以孝悌闻于宗族。建 中末,以长安尉从调,举李益、韦绶等书判同居高第,泌授城门郎。属德宗违难奉 天,泌时在京师,弃妻子潜诣行在所。又从幸梁州,排溃军而出,再为流矢所中, 裂裳濡血。以策说浑瑊,瑊深重之,辟为从事。瑊讨怀光,累奏为副元帅判官、检 校户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河中平,随瑊与吐蕃会盟于平凉,因劫盟陷蕃。在绝域 累年,栖心于释氏之教,为赞普所重,待以宾礼,卒于戎鹿。

贞元十九年,吐蕃遗边将书求和。随哀泣上疏,愿允其请。表三上,德宗命中 使谕旨。朝廷惩其宿诈,俟更要于后信,讫数岁不报。元和中,蕃使复款塞,随复 五献封章,请修和好。又上书于宰执哀诉。裴垍、李籓皆协力敷奏,宪宗可之。命 祠部郎中徐复报聘,乃特于诏中疏平凉陷蕃者名氏,令归中国。吐蕃因复等还,遣 使来朝。遂以泌及郑叔矩之丧与铭及遗录至,朝野伤叹。宪宗悯之,赠绛州刺史, 赐绢二百匹。至葬日,委所在官给丧事。泌累赠太子少保。

泌陷蕃之岁,随方在孩提;后稍长成,知父在蕃,乃日夜啼号,坐必西向,馔 不食肉,母氏言其形貌肖先君,遂终身不照镜。后以通经调授润州参军,为李锜所 困。使知市事,随翛然坐市中,一不介意。韦夏卿为东都留守,闻而辟之,由是声 名日振。元和五年,边吏以讣至。随居丧,益以孝闻。服阕,擢拜左补阙。

会李绛讽上纳谏,宪宗皇帝曰:“谏官路随、韦处厚章疏相继,朕常深用其言。” 自是识者敬伏焉。俄迁起居郎,转司勋员外郎。自补阙至司勋员外,皆充史馆修撰。 穆宗即位,迁司勋郎中,赐绯鱼袋。与韦处厚同入翰林为侍讲学士。采三代皇王兴 衰,著《六经法言》二十卷奏之。拜谏议大夫,依前侍讲学士。将修《宪宗实录》, 复命兼充史职。敬宗登极,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仍赐紫。有以金帛谢除制者, 必叱而却之曰:“吾以公事接私财耶?”终无所纳。文宗即位,韦处厚入相,随代 为承旨,转兵部侍郎、知制诰。太和二年,处厚薨,随代为相,拜中书侍郎,加监 修国史。初,韩愈撰《顺宗实录》,说禁中事颇切直内官恶之,往往于上前言其不 实,累朝有诏改修。及随进《宪宗实录》后,文宗复令改正永贞时事,随奏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