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源,字泳之,开元、天宝中尚书左丞、太詹事余庆之孙,西河太守璪之
。长源淑书史。乾元中,陷河北诸贼,因佐昭义军节度薛嵩卒后。久之,历建、 信二州刺史。浙西节度韩滉兼领江、淮转运,奏长源检校郎中、兼中丞,充转运副 使。罢为都官郎中,改万年县令,
为汝州刺史。
及晋卒,令长源知留后事。长源扬言曰:“将士多弛慢,不守宪章,当以法绳 之。”由是人人恐惧。加以叔度苛刻,多纵声,数至乐营与诸妇人嬉戏,自称孟 郎,众皆薄之。旧例,使长薨,放散布帛于三军制服。至是,人请服,长源初固不 允,军人求之不已,长源等议给其布直。叔度
其盐价而贱为布直,每人不过得盐 三二斤,军情大变。或劝长源,故事有大变,皆赏三军,三军乃安。长源曰:“不 可使我同河北贼,以钱买健兒取旌节。”兵士怨怒滋甚,乃执长源及叔度等
而
之,斯须骨
糜散。长源死之日,诏下以为节度使,及闻其死,中外惜之,赠尚书 右仆
。
全谅本名逸准,以父勋授别驾、长史。建中初,刘玄佐为宋亳节度使,召署为 牙将,以勇果骑闻。玄佐以宗侄厚遇之,累署都知兵
使,试太仆卿、兼御史中 丞。玄佐卒,
士宁代为节度使,疑宋州刺史翟良佐不附己,
言
巡,至宋州, 遽以逸准代良佐为刺史。及董晋卒,兵
,杀陆长源,监军俱文珍与大将密召逸准 赴汴州,令知留后。朝廷因授以检校工
尚书、汴州刺史,兼宣武军节度观察等使, 仍赐名全谅。贞元十五年二月卒,年四十九,废朝一日,赠右仆
。
朝廷恐晋柔懦,寻以汝州刺史陆长源为晋行军司。晋谦恭简俭,每事因循多 可,故
兵
安。长源好更张云为,数请改易旧事,务从削刻。晋初皆然之,及案 牍已成,晋乃命且罢。又委钱谷支计于判官孟叔度。叔度轻佻,好慢易军人,皆恶 之。晋十五年二月卒,年七十六,废朝三日,赠太傅,赐布帛有差。卒后未十日, 汴州大
,杀长源、叔度等。
时陕西、神策两节度郭英乂、卫伯玉镇陕州,以忠臣为两军节度兵使。鱼朝 恩亦在陕,俾忠臣与贼将李归仁、李
义等战于永宁、莎栅;前后数十阵,皆摧破 之。会淮西节度王仲升为贼所擒,宝应元年七月,拜忠臣太常卿同正、兼御史中丞、 淮西十一州节度。寻加安州刺史,仍镇蔡州。其年
至德二载正月,玄志令忠臣以步卒三千自雍为苇筏过海。贼将石帝
、乌承 洽来拒;忠臣与董竭忠退之,转战累日,遂收鲁城、河间、景城等,大获资粮,以 赴本军。复与大将田神功率兵讨平原、乐安郡,下之;擒伪刺史臧瑜等。防河招讨 使李铣承制以忠臣为德州刺史。属史思明归顺,河南节度张镐令忠臣以兵赴郓州, 与诸军使收河南州县。又与裨将
惠元大破贼将王福德于舒舍
,肃宗累下诏
谕, 仍令镇濮州,寻移韦城。
汴州节度李万荣疾甚,其乃为
,以晋为检校左仆
、同平章事,兼汴州 刺史、宣武军节度营田、汴宋观察使。晋既受命,唯将幕官傔从等十数人,都不召 集兵
。既至郑州,宣武军迎候将吏无至者。晋左右及郑州官吏皆惧,共劝晋云: “邓惟恭承万荣疾病之甚,遂总领军州事。今相公到此,尚不使人迎候,其情状岂 可料;即恐须且迟回,以候事势。”晋曰:“奉诏为汴州节度使,即合准敕赴官, 何可妄为逗留!”人皆忧其不测,晋独恬然。未至汴州十数里,邓惟恭方来迎候, 晋俾其不下
;既
,乃委惟恭以军政,众服晋明于事
机变,而未测其
浅。
釭来袭官船,忠臣大破之,获米二百余艘,以资汴州军士。寻拜濮州刺史、缘 河守捉使,移镇杏园渡。及史思明陷汴州,节度使许叔冀与忠臣并力屈降贼。思明 抚忠臣背曰:“吾比只有左手,今得公,兼有右手矣!”与俱寇河。数日,忠臣 夜以五百人斫其营,突围归。李光弼以闻,诏加开府仪同三司、殿中监同正,赐实 封二百
。召至京师,赐姓李氏,名忠臣,封陇西郡公,赐良
、庄宅、银
、彩
等。
贞元十二年,授检校礼尚书、宣武军行军司
,汴州政事,皆决断之。
轻 佻,言论容易,恃才傲
,所在人畏而恶之。及至汴州,
以峻法绳骄兵;而董晋 判官杨凝、孟叔度亦纵恣
湎,众情共怒。晋
宽缓,事务因循,以收士心。长源 每事守法,晋或苟且,长源辄执而正之。
初,万荣逐刘士宁,代为节度使,委兵于惟恭,以其同乡里。及疾甚,李乃将 为,惟恭乃与监军同谋缚乃,送归朝廷。惟恭自以当便代居其位,故不遣候吏, 以疑惧晋心,冀其不敢
。不意晋之速至。晋已近,方遽
迎之。然心常怏怏,竟 以骄盈慢法,潜图不轨,
岭南。
乾元元年九月,改光禄卿同正。其年,与郭仪等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明 年二月,诸军溃归,忠臣亦退。至荥
,贼将敬
刘全谅,怀州武涉人也。父客,由征行家于幽州之昌平。少有武艺,从平卢 军。开元中,有室韦首领段普恪,恃骁勇,数苦边。节度使薛楚玉以客
有胆气, 令抗普恪。客
单骑袭之,斩首以献,自白
授左骁卫将军,充游奕使,自是数有 战功。
忠谨,为军人所信。天宝末,安禄山反,诏以安西节度封常清为范
节度, 以平卢节度副使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以太原尹王承业为河东节度。禄山既僭位于东 都,遣腹心韩朝
等招诱知诲;知诲遂受逆命,诱杀安东副都护、保定军使
灵詧, 禄山遂署知诲为平卢节度使。客
与平卢诸将同议,取知诲杀之;仍遣与安东将王 玄志遥相应援,驰以奏闻。十五载四月,授客
柳城郡太守、摄御史大夫、平卢节 度支度营田陆运、押两蕃、渤海黑
四府经略及平卢军使,仍赐名正臣。又以王玄 志为安东副大都护、摄御史中丞、保定军及营田使。正臣仍领兵平卢来袭范
,未 至,为逆贼将史思明等大败之。正臣奔归,为王玄志所鸩而卒。逆贼署徐归
平卢 节度,王玄志与平卢将侯希逸等又袭杀归
。大历九年,追赠正臣工
尚书。
及禄山反,与其辈密议,杀伪节度吕知诲,立刘正臣为节度,以忠臣为兵
使。攻长杨,战独山,袭榆关、北平,杀贼将申
贡、荣先钦,擒周钊送京师,忠 臣功多。又从正臣破渔
,逆将李归仁、李咸、白秀芝等来拒战,约数十合,并摧 破之;无何,潼关失守,郭
仪、李光弼退师,忠臣乃引军北归。奚王阿笃孤初以 众与正臣合,后诈言请以万余骑同收范
,至后城南,中夜反攻,忠臣与战,遂至 温泉山,破之;擒大首领阿布离,斩以祭纛衅鼓。正臣卒,又与众议以安东都护王 玄志为节度使。
李忠臣,本姓董,名秦,平卢人也,世家于幽州蓟县。自云曾祖文昱,棣州刺 史;祖玄奖,安东都护府录事参军;父神峤,河内府折冲。忠臣少从军,在卒伍之 中,材力冠异。事幽州节度薛楚玉、张守珪、安禄山等,频委征讨,积劳至折冲郎 将、将军同正、平卢军先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