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九十四(2/6)

兴元元年五月,诏元谅与副元帅李晟收京邑。兵次于浐西,贼悉众来攻,元 谅先士卒奋击,大败之。军至苑东,与晟力战,坏苑垣而,贼联战皆败,遂复 京师。元谅让功于晟,屯于章敬佛寺。帝还,加检校尚书右仆,实封七百, 赐甲第、女乐,仍与一六品正员官。

贞元三年,诏元谅将本军从浑瑊与吐蕃会盟于平凉。元谅谓瑊曰:“本奉诏, 令营于潘原堡,以应援侍中。窃思潘原去平凉六七十里,蕃情多诈,倘有急变,何 由应赴?请次侍中为营。”瑊以违诏,固止之。元谅竟与瑊同。瑊营距盟所二十 里,元谅营次之,壕栅固。及瑊赴会,乃戒严伍,结阵营中。是日,虏果伏甲, 乘瑊无备窃发。时士大夫皆朝服就执,军士死者十七八。瑊单奔还,群虏追蹑, 瑊营将李朝彩不能整众,多已奔散;瑊至,空营而已。赖元谅之军严固;瑊既营, 虏皆散去。是日无元谅军,瑊几不免。元谅乃整军,先遣辎重,次与瑊俱申号令, 严其伍而还,时谓元谅有将帅之风。德宗嘉之,赐良十匹,金银、锦彩等甚 厚。丁母忧,加右金吾卫上

池,必皆怨怒有辞,则为之罢役;而自于境内治兵缮垒以自固。凡历三朝,殆二 十年,国家不敢兴拳石撮土之役。

及田悦反,诏惠元领禁兵三千与诸将讨伐,战御河,夺三桥,皆惠元之功也。 寻加检校工尚书,摄贝州刺史,令以兵属李怀光。建中四年冬,自河朔与怀光同 赴国难,解奉天之围。明年二月,怀光背国叛逆,惠元义不受污,脱奔窜奉天。 会乘舆南幸,怀光怒惠元之逸,令其将冉宗以百余骑追及于好畤县。惠元计穷,父 三人并投人家井中,冉宗并而害之。兴元元年,赠右仆,仍赙绢百匹。惠元 男尚奉御晟,赠殿中监,左卫兵曹参军皓赠邠州刺史,褒死难也。

代宗宽柔无怒,一切从之。凡河朔诸健步奏计者,必获赐赉。及德宗即位, 严察神断,自诛刘文喜之后,知朝法不可犯,四盗俱不自安。奏计者空还,无所赏 赐,归者多怨。或传说飞语,云帝东封,汴州奏以城隘狭,增筑城郭。李正己闻 之,移兵万人屯于曹州,田悦亦加兵河上;河南大扰,羽书警急。乃诏移京西戎兵 万二千人以备关东。帝御望楼亲誓师以遣之,曰:“呜呼!东鄙之警,事非获已。 唯尔将校群士,各以忠节,勤于王家;南赴蜀门,西定泾垒,甲胄不解,疮痍未平; 今载用尔分镇于周、郑之郊,敬听明命。夫王者之师,有征无战,稽诸理,用正 国。宜励乃戈甲,保固城池,以德和人,以义制事。将备其侵轶,不用越境攻取, 戢而后动,可谓正矣!今外夷来,方生植,品资始,农桑是时。俾尔将士, 暴中野,我心痛悼,郁如焚灼。嗟尔有众,其悉予怀。”士卒多泣下。及赐宴, 诸将列坐;酒至,神策将士皆不饮,帝使问之。惠元时为都将,对曰:“臣初发奉 天,本军帅张济与臣等约曰:‘斯役也,将策大勋,建大名。凯旋之日,当共为 ;苟未戎捷,无以饮酒。’故臣等不敢违约而饮。”既发,有司供饩于路,他 军无孑遗,唯惠元一军瓶罍不发。上称叹久之,降玺书劳。

德宗居奉天,贼泚遣伪将何望之轻骑袭华州,刺史董晋弃州走;望之遂据城, 将聚兵以绝东。元谅自潼关将所,仍令义兵因其未设备,径攻望之。遂华州, 望之走归。元谅乃修城隍械召募,不数日,得兵万余人,军益振。以功加御史中 丞。贼泚数遣兵来寇,辄击却之。是时,尚可孤守蓝田,与元谅掎角;贼东不能逾 渭南,元谅功居多。无几,迁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潼关防御、镇国军节度使, 寻加检校工尚书。

李怀光反于河中,绝河津。诏元谅与副元帅燧、浑瑊同讨之。时贼将徐光 以锐兵守长,元谅遣使招之。光素轻易元谅,且慢骂之;又以优胡为戏于城 上,辱元谅先祖。元谅以为耻。及燧以河东兵至,光降于燧,诏以光为 试殿中监、兼御史大夫。河中平,燧待光益厚。元谅因遇光于军门,命左右劫 而斩之,乃诣燧匍匐请罪。燧盛怒,将杀元谅;久之,以其功,乃止。德宗以元 谅专杀,虑有章疏,先令宰相谕谏官勿论。

李元谅,本骆元光,姓安氏,其先安息人也。少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冒姓骆氏。 元谅长大须,勇敢多计。少从军,备宿卫,积劳试太詹事。镇国军节度使李怀 让署奏镇国军副使,俾领州事。元谅尝在潼关领军,积十数年,军士皆畏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