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九十(6/7)

以议论国家大政方针,便上表请求皇太子监理国政,说道:“臣听说国君上则承继宗庙,下则镇抚百姓,要永远强固而无止境,没有比储君更重要的了。听说皇上因先帝灵柩尚未安葬,哀痛过分,心中操劳万种机务,估计十天半月之中,不能完全康复。皇太子智慧的资质已经成熟,美好的声誉日渐传扬,四海之内的人心,确实仰赖于他。恳望暂令皇太子监督、执掌国政,以待皇上圣体痊愈安康,以免每日万般事务积压、滞留。”又上书给皇太子说道:

“殿下体现着重黎的盛德,身当储君的重任,所以能使国家昌盛,万方稳定,天下之安危,系于殿下一身。臣身居将相之位,立志匡扶社稷,先朝之奖掖知遇,我早已承受恩顾。人臣之本分,在于知则必行,希望报答皇上眷顾之恩情,完全献出忠诚之心志。臣俯首以为,圣上承继伟业,英明睿智,仰慕先朝,心存先道。居丧之际,始将政务委托给大臣,但偶然未托付给有德之人,参与决策多有损于国政。如今群小得志,败乱纲纪,官员仗着权势升迁,政令由着感情修改,结成私党,蒙蔽圣上。提拔的心腹之人,遍布于朝廷的高位;暗中结纳圣上近臣,灾难就在萧墙之内。国家的财赋分散于权贵之门,君王的税收进不了朝廷府库,轻浮散漫无所顾忌,大小事务的处置皆随心所欲。财富流失,官员的升迁调动也失了规矩,先皇所摒弃罢黜的贪赃枉法之徒,都提拔到政府的要冲之位。以至于忠臣痛哭流涕,正人君子缄口不言,远近之人都感到痛心,人人知道不可行。臣担心奸雄乘此有利之机,阴谋动用武力,危及殿下之家邦,颠覆太宗的王业。臣追思太宗奔走操劳,辛苦创造的王朝,已将近二百年了,希望能延续千年万载,而一旦让王叔文这些奸佞之徒,侮弄朝政,为所欲为,眼睁睁地听任国家覆亡。臣每思及此,痛心疾首。切望陛下斥逐群小,委任贤良,怀着满腔赤诚,奉献书写于此。”

太子以优宠的敕令答谢了韦皋。而裴均、严绶的笺表也接着送达,从此政柄归于太子,王亻丕、王叔文一党全被驱逐。这年,韦皋暴病而死,时年六十一岁,追赠太师,停止上朝五日。

韦皋在蜀地二十一年,加重征收赋税以确保按月向朝廷进奉,终于使蜀地财源空虚枯竭,时论对此颇有非议。他属下的官员积年升迁品级较高的,就上奏保举他们为属下州郡的刺史,或者再安排做府中幕僚,大多不让他们返回朝廷任职,大概是不想让他们向朝廷泄露自己的作为的缘故。因而刘辟便沿袭韦皋的旧法,图谋不轨以求取得三川,祸乱的发生,总是有来由的。韦皋之兄韦聿当时任国子监司业,刘辟与卢文若据有西川而叛变,韦皋的侄儿韦行式,早先娶了卢文若之妹为妻,所以此时韦皋不上奏朝廷。韦行式被收审下狱之后,其妻籍没入官,皇上下诏,令御史台追查韦聿,韦聿被捕下狱。官府认为韦行式之妻在远地,与其兄不通关节,不应当连坐,诏令韦行式之妻返回,并释放了韦聿。

张建封字本立,兖州人。祖父张仁范,洪州南昌县令,贞元初追赠郑州刺史。父张。。,年轻时豪爽侠义,轻视钱财,看重士人。安禄山谋反时,命伪将李庭伟率领藩镇军队威胁治下城邑,至鲁郡,太守韩择木备礼在郊外迎接,将李庭伟安置于客馆。张。。率领乡间豪士张贵、孙邑、段绛等聚集兵卒打算杀死李庭伟。韩择木怯懦,十分恐惧;惟有员外司兵张孚赞同这个办法,于是杀了李庭伟及其同党几十人,韩择木这才派遣使者向朝廷奏明。韩择木、张孚都受到升官的奖励,张。。因到江南游历去了,未提及他的功劳。后因张建封官职显贵,追赐张。。为秘书监。

张建封年轻时颇善做文章,好发议论,慷慨激昂,不甘居于人下,以建树功名为自己的目标。宝应年间,李光弼镇守河南,当时苏州、常州等地草寇劫掠郡县,代宗派遣宦官马日新与李光弼率领兵马一同去征讨。张建封便去拜见马日新,请求自己前去劝说贼徒归降,马日新同意了他,张建封便进入虎窟、蒸里等处贼营,向他们说明福祸利害。一天晚上,数千名贼人一起前往马日新处请求归降,于是将他们全部放归乡里。大历初,道州刺史裴虬向观察使韦之晋举荐张建封,韦之晋召聘他为参谋,奏请朝廷授他左清道兵曹,张建封不乐意担任这种小吏差使而离去。滑亳节度使令狐彰闻知他的名声,征用了他;令狐彰未曾入朝晋见,张建封心中不悦,便到转运使刘晏处投名帖自荐,自己陈述志向,不愿在令狐彰那儿任职。刘晏奏请试用他为大理评事,处理军务;一年多以后,张建封再次罢职归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