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说,相州安人。举
士,为史思明判官,历事思明、朝义,常掌兵事。朝 义之败,说降于军前,郭
仪
其才,留于幕下。累授长安令、秘书少监,迁吏
侍郎、太
詹事,以才
称。谈者或以宰相许之,金吾将军裴儆谓谏议大夫柳载曰: “以鄙夫所度,说得祸不久矣。且说与史思明父
定君臣之分,居剧官,掌兵柄, 亡躯犯顺,前后百战,于贼
掠名家
女以为婢仆者数十人,剽盗宝货,不知纪极。 力屈然后降,朝廷宥以不死。获齿班序,无厚颜,而又遑遑求财,崇饰第宅,附托 贵幸,以求大用,不知愧惧,而有得
,其能久乎!”建中三年,严郢得罪,说与 郢厚善,劝硃泚抗疏申其冤,说为草其奏,上知之,贬说归州刺史,竟卒于贬所。
邵孝悌,内行修洁,老而弥笃。初,樊泽常举贤良方正,邵一见之于京师, 曰:“将相之材也。”不十五年,泽为节将。崔元翰年近五十,始举
士,邵异其 文,擢第甲科,且曰:“不十五年,当掌诏令。”竟如其言。独孤授举博学宏词, 吏
考为乙第,在中书覆升甲科,人称其当。有集四十卷。
于邵,字相门,其先家于代,今为京兆万年人。曾祖筠,尚书。邵天宝末
士登科,书判超绝,授崇文馆校书郎。累历使府,
为起居郎,再迁比
郎中, 尚二十考第于吏
,以当称。无何,
为
州刺史,未就
,转
州。时岁俭,夷 獠数千相聚山泽,围州掠众,邵励州兵以拒之。旬有二日,遣使说喻,盗邀邵面降, 邵儒服
城,盗罗拜而降,围解,节度使李抱玉以闻,超迁梓州,以疾不至,迁兵
郎中。西川节度使崔宁请留为支度副使。寻拜谏议大夫、知制诰,再迁礼
侍郎、 史馆修撰,为三司使。以撰上尊号册,赐阶三品,当时大诏令,皆
于邵。顷之, 与御史中丞袁
、给事中蒋镇杂理左丞薛邕诏狱。邵以为邕犯在赦前,奏
之,失 旨,贬桂州长史。贞元初,除原王傅,后为太
宾客,与宰相陆贽不睦。八年,
为杭州刺史,以疾请告,坐贬衢州别驾,移江州别驾,卒年八十一。
崔元翰者,博陵人。士擢第,登博学宏词制科,又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三举皆升甲第,年已五十余。李汧公镇
台,辟为从事。后北平王
燧在太原,闻 其名,致礼命之,又为燧府掌书记。
朝为太常博士、礼
员外郎。窦参辅政,用 为知制诰,诏令温雅,合于典谟。然
太刚褊简傲,不能取容于时,每发言论,略 无阿徇
初,硃泚、怀光之,关辅荐饥,贞元三年以后,仍岁丰稔,人始复生人之乐。 德宗诏曰:“比者卿士内外,朝夕公务,今方隅无事,蒸民小康,其正月晦日、三 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百僚择胜地追赏。每节宰相、常参官共赐钱五 百贯文、翰林学士一百贯文,左右神威、神策等十军各赐五百贯。金吾英武、威远 及诸卫将军共赐二百贯,客省奏事共赐一百贯,委度支每节前五日支付,永为常制。”
李纾,字仲舒,礼侍郎希言之
。少有文学。天宝末,拜秘书省校书郎。大 历初,吏
侍郎李季卿荐为左补阙,累迁司封员外郎、知制诰,改中书舍人。寻自 虢州刺史征拜礼
侍郎。德宗居奉天,择为同州刺史,寻弃州诣梁州行在,拜兵
侍郎。反正,兼知选事。李怀光诛,河东节度及诸军会河中,诏往宣劳节度,使还, 敷奏合旨,拜礼
侍郎。
因制诗序。今赐 卿等一本,可中书门下简定文词士三五十人应制,同用‘清’字,明日内于延英门 来。”宰臣李
等虽奉诏简择,难于取舍,由是百僚皆和。上自考其诗,以太真 及李纾等四人为上等,鲍防、于邵等四人为次等,张濛、殷亮等二十三人为下等; 而李晟、
燧、李
三宰相之诗,不加考第。
纾通达,善诙谐,好接后,厚自奉养,鲜华舆
,以放达蕴藉称。虽为大官, 而佚游佐宴,不尝自忘。尝议享武成王不当视文宣庙,奏云:“准开元十九年敕, 置齐太公庙,以张良
,太常卿及少卿、丞充三献官。又
《开元礼》祝文云‘皇 帝遣某官昭告于齐太公、汉留侯’。至上元年,敕追赠太公为武成王,享祭之典, 一同文宣王,有司因差太尉充献官,兼御署祝板。伏以太公即周之太师,张良即汉 之少傅,圣朝列于祀典,已极褒崇;今屈礼于至尊,施敬于臣佐,理或过当,神何 敢歆。伏以文宣垂教,百代宗师,五常三纲,非其训不明,有国有家,非其制不立, 故孟轲称‘生人已来,一人而已’。由是正素王之位,加先圣之名,乐用
悬,献 差太尉,尊师崇
,雅合政经。且太公述作止于《六韬》,勋业形于一代,岂宜拟 诸盛德,均其殊礼!其祝文请不
署,‘敢昭告’请改为‘敬祭于’,‘其昭告’ 请改为‘致祭于留侯’,其献官请准旧式,差太常卿已下充。”诏百僚
议。文武 官上言,互有异同。诏曰:“帝德广运,乃武乃文,文化武功,皇王之二柄,祀礼 教敬,国章孔明。自今宜上将军以下充献官,余依纾所奏。”纾又奏诏为《兴元纪 功述》及郊庙乐章,诸所论著甚众。卒于官,年六十二。贞元八年,赠礼
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