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八十五(2/10)

其年,迁侍郎、判度支,奏请令京兆府以两税青苗钱市草百万围送苑中。 宰相陆贽、赵憬议,以为:“若市送百万围草,即一府百姓,自冬历夏,般载不了, 百役供应,须悉停罢,又妨夺农务。请令府县量市三二万围,各贮侧近,他时要 即支用。”京西有汙池卑,时有芦苇生焉,亦不过数亩,延龄乃奏曰:“廊 冬月合在槽枥秣饲,夏中即须牧放。臣近寻访知长安、咸两县界有陂池数百顷, 请以为内廊牧之地;且去京城十数里,与苑廊中无别。”上初信之,言于宰相, 对曰:“恐必无此。”上乃差官阅视,事皆虚妄,延龄既惭且怒。又诬奏李充为百 姓妄请积年和市价,特敕令折填,谓之“底折钱”尝因奏对请积年钱帛以实帑 藏,上曰:“若为可得钱?”延龄奏曰:“开元、天宝中,天下仅千万,百司 公务殷繁,官员尚或有阙;自兵兴已来,减耗大半,今一官可兼领数司。伏请 自今已后,内外百司官阙,未须补置,收其阙官禄俸,以实帑藏。”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汝州,命志贞为京城召募使。时尚父仪端王傅吴仲孺家 财万,以国家召募有急,惧不自安,乃上表请以弟率客从军,德宗嘉之,超 授五品官。由是志贞请令节度、观察、团练等使并尝为是官者,令家弟甲从 军,亦与其男官。是时豪家不肖幸之,贫而有知者苦之。自是京师人心摇震,不 保家室。时禁军募致,悉委志贞,两军应赴京师,杀伤殆尽,都不奏闻,皆以京师 沽贩之徒以填其阙。其人皆在市廛,及泾师犯阙,诏志贞以神策军拒贼,无人至者, 上无以御寇,乃图幸。时令狐建以龙武军四百人从驾至奉天,仍以志贞为行在都 知兵使。闻李怀光至,恐暴扬其罪,乃与卢杞同沮怀光朝,众议喧沸,言致播 迁,卢杞、志贞之罪也。故与杞同贬,遇赦量移阆州别驾。贞元二年,迁果州刺史, 宰臣李勉及谏官表疏论列,言志贞与卢杞罪均,未宜叙用,固执不许,凡旬日,方 下其诏。贞元三年,迁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西观察使。是年六月卒。

时陆贽秉政,上素所礼重,每于延英极论其诞妄,不可令掌财赋。德宗以为排 摈,待延龄益厚。贽上书疏其失曰:

前岁秋首,班宏丧亡,特诏延龄继司赋。数日之内,遽衒功能,奏称“勾 获隐欺,计钱二十万贯,请贮别库以为羡余,供御所须,永无匮乏。”陛下欣然信 纳,因谓委任得人。既赖盈余之财,稍弘心意之,兴作浸广,宣索渐多。延龄务 实前言,且希睿旨,不敢告阙,不敢辞难。勾获既是虚言,无以应命;供办皆承严 约,苟在及期。遂乃搜求市廛,豪夺献;追捕夫匠,迫胁就功。以敕索为名,而 不酬其直;以和雇为称,而不偿其佣。都城之中,列肆为之昼闭;兴役之所,百工 比于幽囚。聚诅连郡,遮诉盈路,持纲者莫敢致诘,巡察者莫敢为言。时有讦而言 之,翻谓党邪丑直。天毂下,嚣声沸腾,四方观瞻,何所取则。伤心于止,敛怨 于人,欺天陷君

白志贞者,太原人,本名琇珪。于胥吏,事节度使李光弼,小心勤恪,动多 计数,光弼委信之,帐中之事,与琇珪参决。代宗素知之,光弼薨后,用为司农 少卿,迁太卿,在寺十余年。德宗尝召见与语,引为腹心,遂用为神策军使、检校 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赐名志贞。善伺候上意,言无不从。

元辅,字望,少以清行闻于时。士擢第,授崇文馆校书郎。德宗思杞不 已,乃求其后,特恩拜左拾遗,再迁左司员外郎,历杭、常、绛三州刺史。以课最 ,征为吏郎中,迁给事中,改刑侍郎。自兵侍郎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 镇国军等使,复为兵侍郎。元辅自祖至曾,以名节著于史册。元辅简絜贞方,绰 继门风,历践清贯,人亦不以父之丑行为累,人士归。大和三年八月卒,时年五 十六。

后因对事,上谓延龄曰:“朕所居浴堂院殿一栿,以年多之故,似有损蠹, 换之未能。”对曰:“宗庙事至重,殿栿事至轻。况陛下自有本分钱,用之不竭。” 上惊曰:“本分钱何也?”对曰:“此是经义证据,愚儒常材不能知,陛下正合问 臣,唯臣知之。准《礼经》,天下赋税当为三分:一分充乾豆,一分充宾客,一分 充君之庖厨。乾豆者,供宗庙也。今陛下奉宗庙,虽至敬至严,至丰至厚,亦不能 一分财也。只如鸿胪礼宾、诸国蕃客,至于回纥价,用一分钱,尚有赢羡甚 多。况陛下御膳厨皆极简俭,所用外分赐百官充俸料、飧钱等,犹未能尽。据此 而言,庖厨者之余,其数尚多,皆陛下本分也。用修数十殿亦不合疑虑,何况一栿。” 上曰:“经义如此,人总不曾言之。”颔之而已。又因计料造神龙寺,须长五十尺 松木,延龄奏曰:“臣近于同州检得一谷木,可数千条,皆长八十尺。”上曰: “人言开元、天宝中侧近求觅长五六十尺木,尚未易,须于岚、胜州采市,如今何 为近便有此木?”延龄奏曰:“臣闻贤材、珍宝、异,皆在常有,但遇圣君 即见。今此木生关辅,盖为圣君,岂开元、天宝合得有也!”

陈狂瞽。”给事中袁执不下,乃改授澧州别驾。翌日延英, 上谓臣曰:“朕授杞一小州刺史,可乎?”李勉对曰:“陛下授杞大郡亦可,其 如兆庶失望何?”上曰:“众人论杞邪,朕何不知?”勉曰:“卢杞邪,天下 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为邪也!”德宗默然良久。散骑常侍李复对,上 曰:“卢杞之事,朕已可袁所奏,如何?”拜而言曰:“累日外人窃议,以陛 下同汉之桓、灵;臣今亲承圣旨,乃知尧、舜之不迨也!”德宗大悦,勉之。杞 寻卒于澧州。

裴延龄,河东人。父旭,和州刺史。延龄,乾元末为汜县尉,遇东都陷贼, 因寓居鄂州,缀缉裴骃所注《史记》之阙遗,自号小裴。后华州刺史董晋辟为防御 判官;黜陟使荐其能,调授太常博士。卢杞为相,擢为膳员外郎、集贤院直学士, 改祠郎中。崔造作相,改易度支之务,令延龄知东都度支院。及韩滉领度支,召 赴京,守本官,延龄不待诏命,遽集贤院视事。宰相延赏恶其轻率,为昭应令, 与京兆尹郑叔则论辨是非,攻讦叔则之短。时李为相,厚于叔则;中丞窦参恃恩 ,恶而佑延龄。叔则坐贬为永州刺史,延龄改著作郎。窦参寻作相,用为太府 少卿,转司农少卿。贞元八年,班宏卒,以延龄守本官,权领度支。自揣不通货 之务,乃多设钩距,召度支老吏与谋,以求恩顾,乃奏云:“天下每年, 新陈相因,常不减六七千万贯,唯有一库,差舛散失,莫可知之。请于左藏库中分 置别库:欠、负、耗、剩等库及季库、月库,纳诸。”上皆从之。且多张 名目以惑上听,其实于钱更无增加,唯虚费簿书、人吏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