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涣,祖玄暐,神龙功臣,封博陵郡王。父璩,文学知名,位至礼侍郎。涣 少以士行闻,博综经籍,尤善谈论,累迁尚书司门员外郎。天宝末,杨国忠
不附 己者,涣
为剑州刺史。天宝十五载七月,玄宗幸蜀,涣迎谒于路,抗词忠恳,皆 究理
,玄宗嘉之,以为得涣晚。宰臣房琯又荐之,即日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扈从成都府。
崔圆,清河东武城人也。后魏左仆亮之后。父景晊,官至大理评事。圆少孤 贫,志尚闳博,好读兵书,有经济宇宙之心。开元中,诏搜访遗逸,圆以钤谋
策 甲科,授执戟。自负文艺,获武职,颇不得意。萧炅为京兆尹,荐为会昌丞,累迁 司勋员外郎。宰臣杨国忠遥制剑南节度使,引圆佐理,乃奏授尚书郎,兼蜀郡大都 督府左司
,知节度留后。天宝末,玄宗幸蜀郡,特迁蜀郡大都督府长史、剑南节 度。圆素怀功名,初闻国难,潜使人探国忠
旨,知有行幸之计,乃增修城池,建 置馆宇,储备什
。及乘舆至,殿宇牙帐咸如宿设,玄宗甚嗟赏之,即日拜中书侍 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剑南节度,余如故。
益顗,字周人,生一岁而孤,事姊称为恭孝。
嗜学,尤
、象纬、经 略、风俗之书。善持论,有清誉。少以门廕补千
备
,自鄠县尉判
等,授万年 尉,历御史、补阙、尚书郎,累迁给事中、尚书左丞、
侍郎、中丞、吏
侍郎。 其在谏垣,与李约、李正辞迭申裨讽,颇回大政。宰相裴垍、李绛、崔群辈多与友 善,而后
之有浮名者,亦游其门,以是称有时望。及李逢吉歼朋党以专政柄,而 顗附丽之迹尤密,颇为时人所讥。然
俭约,有足多者。著《易蕴解》,推演潜 亢终始之义,甚有奥旨。宝历元年七月卒,赠礼
尚书。
肃宗灵武即位。八月,与左相韦见素、同平章事房琯、崔圆同赍册赴行在。时 未复京师,举选路绝,诏涣充江淮宣谕选补使,以收遗逸。惑于听受,为下吏所鬻, 滥者非一,以不称职闻。乃罢知政事,除左散骑常侍,兼余杭太守、江东采访防 御使。旋授正议大夫、太
宾客。乾元三年正月,转大理卿。再迁吏
侍郎、检校 工
尚书、集贤院待诏。
尚简澹,不
世务,颇为时望所归。迁御史大夫,加税 地青苗钱
使。时以此钱充给京百官料,涣为属吏希中,以下估为使料,上估为百 官料。其时为皇城副留守张清发之,诏下有司讯鞫,涣无词以对,坐是贬
州刺史。 大历三年十二月壬寅,以疾终。
纵,初以廕补协律郎,三迁为监察御史。诏择令长于台省,除蓝田令,宽明 勤
,德化大行,县人为之立碑颂德。转京兆府司录,累迁金
员外郎。以父贬
州刺史,弃官就养。丁父忧,终制,六迁大理卿、兼御史中丞、汴西
陆运两税盐 铁等使。田悦连败,走魏州,婴城自守,诸
兵围之,屡乏
,诏纵兼魏州四节度 粮料使,军储稍给。德
,且示招怀,据到注拟,一无检括。见素曰:“臣典选 岁久,周知此弊。今寰区未复,员阙不多。若总无条纲,恐难持久。”上然之,未 暇厘革。及还京,选人数千,补授无所,喧诉于朝,由是行见素之言。及房琯以败 军左降,崔圆、崔涣等皆罢知政事,上皇所命宰臣,无知政事者。五月,迁见素太 太师。十一月,肃宗自右辅还京,诏见素
蜀奉迎太上皇。十二月,上皇至京师, 肃宗御楼大赦。见素以奉上皇幸蜀功,加开府仪同三司,
实封三百
。上元中, 以足疾上表请致仕,许之。宝应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六,赠司空,谥曰忠贞,丧 事官给。
倜、谔、益、丱。倜、谔皆位至给事中,益终刑
员外郎,丱终秘书丞。 倜
颂。
肃宗即位,玄宗命圆同房琯、韦见素并赴肃宗行在所,玄宗亲制遗碑于蜀以
之。从肃宗还京,以功拜中书令,封赵国公,赐实封五百
。明年,罢知政事, 迁太
少师,留守东都。会官军不利于相州,军回过洛
,所在剽掠。圆弃城南奔 襄
,诏削除阶封。寻起为济王傅。李光弼用为怀州刺史,除太
詹事,改汾州刺 史,皆以理行称。拜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观察使,加检校右仆
、兼御史 大夫,转检校左仆
知省事。大历三年六月薨,年六十四,辍朝三日,赠太
太师, 谥曰昭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