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七(2/7)

则天从之。

往者吐蕃所争,唯论十姓、四镇,国家不能舍与,所以不得通和。今吐蕃不相 侵扰者,不是顾国家和信不来,直是其国中诸豪及泥婆罗门等属国自有携贰。故赞 普躬往南征,殒寇,国中大,嫡庶竞立,将相争权,自相屠灭。兼以人畜疲 疠,财力困穷,人事天时,俱未称惬。所以屈志,且共汉和,非是本心能忘情于十 姓、四镇也。如国力殷足之后,则必争小事,方便绝和,纵其丑徒,来相吞扰,此 必然之计也。

今忠节乃不论国家大计,直为吐蕃作乡导主人,四镇危机,恐从此启。顷缘 默啜凭陵,所应兼四镇兵士,岁久贫羸,其势未能得为忠节经略,非是怜突骑施 也。忠节不国家中外之意,而别求吐蕃,吐蕃得志,忠节则在其掌握,若为复得 事汉?往年吐蕃于国非有恩有力,犹争十姓、四镇;今若效力树恩之后,或请分 于阗、疏勒,不知以何理抑之?又其国中诸蛮及婆罗门等国

且四镇之患远,甘、凉之患近,取舍之计,实宜图。今国之外患者,十姓、 四镇是也;内患者,甘、凉、瓜、肃是也。关、陇之人,久事屯戍,向三十年,力 用竭矣。脱甘、凉有不虞,岂堪广调发耶?夫善为国者,当先料内以敌外,不贪外 以害内,然后夷夏晏安,昇平可保。如钦陵云“四镇诸接界,惧汉侵窃,故有是 请”,此则吐蕃所要者。然青海、吐浑密迩兰、鄯,比为汉患,实在兹辈,斯亦国 家之要者。

今宜报钦陵云:“国家非吝四镇,本置此以扼蕃国之要,分蕃国之力,使不得 并兵东侵。今委之于蕃,力易为东扰。必实无东侵意,则还汉吐浑诸及青海故 地,即俟斤落亦还吐蕃。”如此,则足钦陵之,而事未全绝也。如钦陵小有 乖,则曲在彼矣。又西边诸国,款附岁久,论其情义,岂可与吐蕃同日而言。今未 知其利害,未审其情实,遥有分裂,亦恐伤彼诸国之意,非制驭之长算也。

大足元年,迁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先是,凉州封界南北不过四百余里, 既突厥、吐蕃,二寇频岁奄至城下,百姓苦之。元振始于南境破置和戎城,北 界碛中置白亭军,控其要路,乃拓州境一千五百里,自是寇虏不复更至城下。元振 又令甘州刺史李汉通开置屯田,尽其陆之利。旧凉州粟斛售至数千,及汉通收率 之后,数年丰稔,乃至一匹绢粟数十斛,积军粮支数十年。元振风神伟壮,而善于 抚御,在凉州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羊被野,路不拾遗。

神龙中,迁左骁卫将军,兼检校安西大都护。时西突厥首领乌质勒盛, 款通和,元振就其牙帐计会军事。时天大雪,元振立于帐前,与乌质勒言议。须 臾,雪风冻,元振未尝移足,乌质勒年老,不胜寒苦,会罢而死。其娑葛以元 振故杀其父,谋勒兵攻之。副使御史中丞解琬知其谋,劝元振夜遁,元振曰:“吾 以诚信待人,何所疑惧,且在寇,遁将安适?”乃安卧帐中。明日,亲虏帐, 哭之甚哀,行吊赠之礼。娑葛乃其义,复与元振通好,因遣使五千匹及方。 制以元振为金山行军大总

又上言曰:“臣揣吐蕃百姓倦徭戍久矣,咸愿早和。其大将论钦陵分四镇境, 统兵专制,故不归款。若国家每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命,则彼蕃之人怨钦 陵日,望国恩日甚,设广举丑徒,固亦难矣。斯亦离间之渐,必可使其上下俱 怀情阻。”则天甚然之。自是数年间,吐蕃君臣果相猜贰,因诛大将论钦陵。其弟 赞婆及兄莽布支并来降,则天仍令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以接之。后吐 蕃将麹莽布支率兵寇,凉州都督唐休璟勒兵破之。元振参预其谋,以功拜主客郎 中。

先是,娑葛与阿史那阙啜忠节不和,屡相侵掠。阙啜兵众寡弱,渐不能支。元 振奏请追阙啜朝宿卫,移其于瓜、沙等州安置,制从之。阙啜行至播仙城, 与经略使、右威卫将军周以悌相遇,以悌谓之曰:“国家有以班厚秩待君者,以 君统摄落,下有兵众故也。今轻朝,是一老胡耳,在朝之人,谁复喜见?非 唯官资难得,亦恐命在人。今宰相有宗楚客、纪讷,并专权用事,何不厚贶二 公,请留不行。仍发安西兵并引吐蕃以击娑葛,求阿史那献为可汗以招十姓,使郭 虔瓘往汗那征甲以助军用。既得报雠,又得存其落。如此,与朝受制于人, 岂复同也!”阙啜然其言,便勒兵攻陷于阗坎城,获金宝及生,遣人间纳赂于 宗、纪。元振闻其谋,遽上疏曰:

害,害亦生利。国家难消息者,唯吐蕃与默啜耳。今吐蕃请和,默 啜受命,是将大利于中国也。若图之不审,则害必随之。今钦陵分裂十姓,去四 镇兵,此诚动静之机,不可轻举措也。今若直其善意,恐边患之起,必甚于前, 若以镇不可,兵不可,则宜为计以缓之,藉事以诱之,使彼和望未绝,则其恶 意亦不得顿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