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然。
武则天临朝,韦思谦调任宗正卿,当官名更改,改为司属卿。光宅元年(684),分别设置左、右肃政台,又以韦思谦为肃政大夫。大夫从前与御史分庭抗礼,韦思谦独坐受其拜,有人议论,韦思谦说“:国家官吏列秩,自有等差,怎么能姑息为事呢?”垂拱初年(685),赐韦思谦博昌县男,升任凤阁鸾台三品。垂拱二年(686),他代苏良嗣为纳言。三年,他上表告老还乡,准允,又加封太中大夫。永昌元年(689),卒于家中,追赠幽州都督。
陆元方,苏州吴县人。世为名门大姓。曾祖陆琛,在陈朝曾任给事黄门侍郎。伯父陆柬之,以善于书法知名,官至太子司议郎。陆元方中明经举,又应八科举,皆中。调任监察御史。武则天革唐旧制,派陆元方为使者安抚岭外。将要渡海。当时风狂狼大,舟人中没有人敢扬帆出海。陆元方说:“我受命无私,神难道会害我吗?”就命令船夫渡海,不久果然风平狼静。完成使命归来很称武则天的心意,任命他为殿中御史,并在同一月拜风阁舍人,仍兼侍郎之职。不久,他被来俊臣所陷害,武则天手敕特赦他。长寿二年(693),升迁鸾台侍郎、并代理宰相。延载初年(694),又加任凤阁侍郎。证圣初年(695),内史李昭德得罪,因陆元方附和李昭德,被贬为绥州刺史。不久,又为春官侍郎,又调任天官侍郎、尚书左丞,不久拜鸾台侍郎,代理宰相,武则天曾问他外事,他回答道:“臣任宰相,有大事立即上奏;至于人间碎务,臣不敢把这些小事烦扰圣览。”因此违忤了旨意,被迁任太子右庶子,免去宰相之职。不久转任文昌右丞,因病去世。
陆元方任官清廉,两次任宰相,武则天凡要有升迁任免之事,总是先向陆元方咨询,陆元方必把自己的意见密封上奏,从未向人流露过武则天对他信托。他临死前,取出自己上奏的草稿全部焚毁,并且说:“我对人所积的阴德多,我的后代的福泽大概衰不了吧!”他有一匣书,常常自己封住,家中的人没有人看过,到他死后启封一看,乃是皇上给他的敕书,保密能做到这样严谨的程度。死后,被赠越州都督。开元十八年(731),又赠扬州大都督。
苏瑰,字昌容,京都武功人。他是隋尚书右仆射苏威的曾孙。他的祖父苏夔,是隋鸿胪卿。他的父亲苏。。,贞观年中曾任台州刺史。苏瑰,二十岁在台州举进士,授予王府录事参军。长史王德真、司马刘。。之都很器重他。长安年中(702),升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是交通要冲,多富商大贾,也多珠翠珍怪之物。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等人发了大财,弄了数万珍宝,只有苏瑰离去时两袖清风。神龙初年(705),入京任尚书右丞,因为他明习法律,很知台阁方面的事,特命他删审律、令、格、式。不久,又加银青光禄大夫的荣誉职务。这年,又升迁户部尚书,进行户口审核登记,当时总计有六百一十五万六千一百四十一户。
不久又加任侍中,封淮阳县子,充当西京留守。当时,秘书员外监郑普思阴谋以妖术造反,雍、岐两州妖党大发,苏瑰拘捕郑普思进行审讯。郑普思的妻第五氏以鬼术得宠于韦庶人。在宫中常来常去,由此中宗特旨苏瑰,命令释放郑普思。苏瑰上言说郑普思以幻术惑众,罪不当赦。中宗到西京,苏瑰又面陈郑普思兴妖造反的情况。尚书左仆射魏元忠上奏说“:苏瑰忠厚长者,他能忠心诚恳到如此地步,希望陛下能理解他的处理。”这样,中宗才把郑普思流放到儋州,妖党才诛除。苏瑰迁任吏部尚书,晋封淮阳县侯。
景龙三年(709),苏瑰调任尚书右仆射,代理宰相职务,晋封许国公。这年,皇上将在南郊举行大祀,祭天。国子祭酒祝钦明迎合韦庶人,建议请皇后为亚献,安乐公主为终献。苏瑰认为这个建议非常错误,曾在皇上面前当面驳斥祝钦明,皇上虽然有所明悟,但终究听从了祝钦明的建议。大祭时,公卿大臣中初任职的人,按前例允许向皇上献食,名为“烧尾”苏瑰新任仆射却未去献食,后来,在宫廷侍宴,将作大匠宗晋卿说“:拜仆射之职,竟然不烧尾,难道是不高兴吗?”中宗默默不语。苏瑰奏道“:臣听说宰相,主调和阴阳,代天来理顺万物,现在粮食价格上涨,百姓吃不饱,臣见守卫士兵已经有三天不得食了,臣太无用不称职,所以不敢烧尾。”这年六月,他与唐休王景一起被任命监修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