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诬陷构罪,罪名是与他的妹妹永泰郡主、婿魏王武延基等私下议论张易之兄弟何得恣意出入内宫,被武则天杖杀,死时年仅十九岁。重润风神俊朗,早以孝友知名,既死于非罪,大为当时人们所悼惜。中宗即位,追赠皇太子,谥号曰懿德,陪葬乾陵,又聘国子监丞裴粹亡女为冥婚,与重润合葬。又追赠永泰郡主为公主,下令备礼改葬,仍称她的墓为陵。
庶人重福,为后宫生,中宗第二子。初封为唐昌王。圣历三年(699),改封平恩王。长安四年(704),晋封谯王,历任国子祭酒、左散骑常侍。神龙初年(705),中宗复唐,重福被韦庶人所诬陷,说重福与张易之兄弟私谋,构成兄重润的罪名,因此降为濮州员外刺史,转到均州,设虚位,不许视事。景云三年(712),中宗亲自到南郊祭祀,并大赦天下,流放人都放还。但重福不准归京都,他很是忧郁,上表自陈说:“臣闻功相同赏相异,则劳臣疑;罪相等刑相异,则百姓惑。伏惟陛下德等天地生光,明与日月一样,恩及飞鸟,惠加走兽。近来,焚柴展札,郊祀上天,万物皆被仁爱,六合均承恩泽,犯事无论轻重,都赦免。苍生并得赦除。只有您的儿子却加摈弃,皇天平分之道,本来就是这样的吗?天下之人,听到这种情况都为臣流涕;况陛下慈念,哪有不怜悯臣忄西惶的呢?伏望赦臣之罪,允许臣朝谒。倘得一仰云陛,再见圣颜,虽死九泉,实为万足。重投荒境,亦所甘心。”表奏未能上报。
到韦庶人临朝掌权,就令左屯卫将军赵承恩带兵五百人到均州看守重福。不久,韦氏伏诛,睿宗即位,又转任集州刺史。未上任,洛阳人张灵均向重福献计说“:大王是中宗的嫡长子,自应即天子之位。相王虽有讨平韦氏的功劳,怎么可以越位居上呢!过去汉诛诸吕迎代王;今东都的百官士庶,都希望王来。王若暗中去东都洛阳,如从天而降,派人杀掉留守,就领兵西据陕州,东下黄河,这样天下可图。”当初,景龙三年时,郑忄音从吏部侍郎外调江州司马,便去找重福,暗中勾结。到此时郑忄音又与张灵均沟通信息,也秘密派人劝重福造反,准备推尊重福为天子,温王重茂为皇太弟,自任为左丞相。重福就遣家臣王道先赶到东都,暗中招募勇士。重福就从均州假称乘驿与灵均进发。
王道到东都不久,阴谋就有人泄漏,洛州司马崔日知捕获他的党羽数十人。不久听说重福到了东都,王道等率众随重福径直取左右屯营兵叛乱,将到天津桥时,跟从的人已有数百人,都手拿武器,助其威势。侍御史李邕先到左掖门,命令闭关拒守,又到右屯营中号令:“重福虽然是先帝之子,已得罪于先帝,现在无故入城,必是作乱。君等皆受职圣朝,应尽诚节,立功立事,以取富贵。”过了一会儿,重福果然来夺右屯营,右屯营坚守不动,营中箭矢如雨。重福又趋左掖门,准备攻取留守,但门紧紧关闭,他又纵火烧城门。此时左屯兵又来救护,重福计尽,出上东门而逃遁,躲藏在山谷中。第二日,东都留守裴谈等出兵搜索,重福窘迫,自投漕河而死,被碎尸示众三日,时年三十一岁。睿宗下诏,说重福自绝于天,但屈法申恩,因兄弟情,以三品礼安葬。
节愍太子李重俊,后宫生,中宗第三子。圣历元年(698),封义兴郡王。长安年中,授卫尉员外少卿。神龙初年(705),封卫王,拜洛州牧,赐实封千户,不久迁任左卫大将军兼任不亲自到职的扬州大都督。神龙二年(706)秋,立为皇太子。重俊性情虽明白果断,但没有贤德的老师教导,举止多不法。又因为秘书监杨王敫、太常卿武崇训一起做太子宾客,杨王敫等都是主上的女婿,年少,只会以踢毛毽等无聊的玩耍来取乐于重俊,竟无调教维护之意。左庶子姚王廷多次上疏提意见,右庶子平贞慎又献《孝经议》、《养德传》来教化感动他,重俊都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