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祖镇太原,文静察
祖有四方之志,
自结托。又窃观太宗,谓寂曰: “非常人也。大度类于汉
,神武同于魏祖,其年虽少,乃天纵矣。”寂初未然之。 后文静坐与李密连婚,炀帝令系于郡狱。太宗以文静可与谋议,
禁所视之。文静 大喜曰:“天下大
,非有汤、武、
、光之才,不能定也。”太宗曰:“卿安知 无?但恐常人不能别耳。今
禁所相看,非兒女之情相忧而已。时事如此,故来与 君图举大计,请善筹其事。”文静曰:“今李密长围洛邑,主上
播淮南,大贼连 州郡、小盗阻泽山者,万数矣,但须真主驱驾取之。诚能应天顺人,举旗大呼,则 四海不足定也。今太原百姓避盗贼者,皆
此城。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朝 啸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领之兵,复且数万,君言
,谁敢不从?乘虚
关, 号令天下,不盈半岁,帝业可成。”太宗笑曰:“君言正合人意。”于是
署宾客, 潜图起义。候机当发,恐
祖不从,沉
者久之。文静见
祖厚于裴寂,
因寂开 说,于是引寂
于太宗,得通谋议。
三年,有沙门法雅,初以恩幸两
,至是禁绝之,法雅怨望,
妖言,伏 法。兵
尚书杜如晦鞫其狱,法雅乃称寂知其言,寂对曰:“法雅惟云时候方行疾 疫,初不闻妖言。”法雅证之,坐是免官,削
邑之半,放归本邑。寂请住京师, 太宗数之曰:“计公勋庸,不至于此,徒以恩泽,特居第一。武德之时,政刑纰缪, 官方弛紊,职公之由。但以旧情,不能极法,归扫坟墓,何得复辞?”寂遂归蒲州。 未几,有狂人自称信行,寓居汾
,言多妖妄,常谓寂家僮曰:“裴公有天分。” 于时信行已死,寂监
恭命以其言白寂,寂惶惧不敢闻奏,
呼恭命杀所言者。恭 命纵令亡匿,寂不知之。寂遣恭命收纳封邑,得钱百余万,因用而尽。寂怒,将遣 人捕之,恭命惧而上变。太宗大怒,谓侍臣曰:“寂有死罪者四:位为三公而与妖 人法雅亲密,罪一也;事发之后,乃负气愤怒,称国家有天下,是我所谋,罪二也; 妖人言其有天分,匿而不奏,罪三也;
行杀戮以灭
,罪四也。我杀之非无辞矣。 议者多言
,朕其从众乎。”于是徙
州,竟
静州。俄逢山羌为
,或言反獠 劫寂为主,太宗闻之曰:“我国家于寂有
命之恩,必不然矣。”未几,果称寂率 家僮破贼。太宗思寂佐命之功,征
朝,会卒,时年六十。赠相州刺史、工
尚书、 河东郡公。
律师嗣,尚太宗妹临海长公主,官至汴州刺史。律师
承先,则天时为殿中 监,为酷吏所杀。
及君雅为突厥所败,
祖被拘,太宗又遣文静共寂
说曰:“《易》称‘知 几其神乎’,今大
已作,公
嫌疑之地,当不赏之功,何以图全?其裨将败衄, 以罪见归。事诚迫矣,当须为计。晋
之地,士
,
监之中,府库盈积,以 兹举事,可立大功。关中天府,代王冲幼,权豪并起,未有适从。愿公兴兵西
, 以图大事。何乃受单使之囚乎?”
祖然之。时太宗潜结死士,与文静等协议,克 日举兵,会
祖得释而止。乃命文静诈为炀帝敕,发太原、西河、雁门、
邑,人 年二十已上、五十已下悉为兵,期以岁暮集涿郡,将伐辽东。由是人情大扰,思
者益众。文静因谓裴寂曰:“公岂不闻‘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乎?唐公名应图 谶,闻于天下,何乃推延,自贻祸衅?宜早劝唐公,以时举义。”又胁寂曰:“且 公为
监,而以
人侍客,公死可尔,何误唐公也?”寂甚惧,乃屡促
祖起兵。 会
邑人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自称天
,引突厥之众,将侵太原。太宗遣文静及 长孙顺德等分
募兵,以讨武周为辞;又令文静与裴寂伪作符敕,
监库
以供 留守资用,因募兵集众。及义兵将起,副留守王威、
君雅独怀猜贰。后数日,将 大会于晋祠,威及君雅潜谋害
祖,晋
乡长刘世龙以白太宗。太宗既知迫急,
先事诛之,遣文静与鹰扬府司
刘政会投急变之书,诣留守告威等二人谋反。是日,
祖与威、君雅同坐视事,文静引政会至
中,云有密状,知人
反。
祖指威等 取状看之,政会不肯与,曰:“所告是副留守事,唯唐公得看之耳。”
祖
惊曰: “岂有是乎!”览状讫,谓威等曰:“此人告公
有佐命之勋,无忌亦宣力于朕,同载参乘,非公而 谁?”遂同乘而归。
刘文静,字肇仁,自云彭城人,代居京兆之武功。祖懿用,石州刺史。父韶, 隋时战没,赠上仪同三司。少以其父死王事,袭父仪同三司。伟姿仪,有
, 倜傥多权略。隋末,为晋
令,遇裴寂为晋
监,因而结友。夜与同宿,寂见城 上烽火,仰天叹曰:“卑贱之极,家
屡空,又属
离,当何取济?”文静笑曰: “世途若此,时事可知。吾二人相得,何患于卑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