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不之答。时后兄无忌,夙与太宗为布衣 之,又以佐命元勋,委以腹心,
卧内,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 曰:“妾既托
紫
,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
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 之诫,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左武候大将军、吏
尚 书、右仆
。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 意乃怿。有异母兄安业,好酒无赖。献公之薨也,后及无忌并幼,安业斥还舅氏, 后殊不以介意,每请太宗厚加恩礼,位至监门将军。及预刘德裕逆谋,太宗将杀之, 后叩
涕为请命曰:“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 刑,人必谓妾恃
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遂得减死。
自贞观已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旱之弊,国无饥馑之 灾。昔汉武守文之常主,犹登刻玉之符;齐桓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望陛下 推功损己,让德不居。亿兆倾心,犹阙告成之礼;云亭伫谒,未展升中之仪。此之 功德,足以咀嚼百王,网罗千代者矣。古人有云:“虽休勿休”,良有以也。守初 保末,圣哲罕兼。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
太宗贤妃徐氏,名惠,右散骑常侍之姑也。生五月而能言,四岁诵《论语》、 《
诗》,八岁好属文。其父孝德试拟《楚辞》,云“山中不可以久留”,词甚典
。自此遍涉经史,手不释卷。太宗闻之,纳为才人。其所属文,挥翰立成,词华 绮赡。俄拜婕妤,再迁充容。时军旅亟动,
室互兴,百姓颇倦劳役,上疏谏曰:
窃见顷年已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丘之役,士疲于甲胄,舟 车倦于转输。且召募役戍,去留怀死生之痛;因风阻狼,人米有漂溺之危。一夫力 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功,填无穷之
狼, 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黩武玩兵,先哲所戒。 昔秦皇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基;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岂非矜功恃大, 弃德而轻
;图利忘害,肆情而纵
?遂使悠悠六合,虽广不救其亡;嗷嗷黎庶, 因弊以成其祸。是知地广非
八年,从幸九成,染疾危惙,太
承乾
侍,密启后曰:“医药备尽,尊
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
,冀蒙福助。”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 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
者,示 存异方之教耳,非惟政
靡弊,又是上所不为,岂以吾一妇人而
天下法?”承乾 不敢奏,以告左仆
房玄龄,玄龄以闻,太宗及侍臣莫不嘘唏。朝臣咸请肆赦,太 宗从之;后闻之,固争,乃止。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时玄龄以谴归第,后固言: “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秘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漏
,非有大故, 愿勿弃之。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既非德举,易履危机,其保全永久,慎勿
之 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 也,
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
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 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
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 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其年十一月庚寅,葬 于昭陵。
后尝撰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则》,自为之序。又著论驳汉明德 皇后,以为不能抑退外戚,令其当朝贵盛,乃戒其龙
车,此乃开其祸源而防其 末事耳。且戒主守者曰:“此吾以自防闲耳。妇人著述无条贯,不
至尊见之,慎 勿言。”崩后,
司以闻,太宗览而增恸,以示近臣曰:“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 代。我岂不达天命而不能割情乎!以其每能规谏,补朕之阙,今不复闻善言,是内 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文德顺圣皇后。
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及将
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徵谏 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
,帝曰:‘朕
安得同于先帝
乎!’然谓长主者, 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 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闻 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蒙礼 待,情义
重,每言必候颜
,尚不敢轻犯威严,况在臣下,情疏礼隔,故韩非为 之说难,东方称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有国有家者急务,纳之 则俗宁,杜之则政
,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 诣徵宅以赐之。太
承乾
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
用阙少,
有奏请。” 后不听,曰:“为太
,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