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卷二十六
经籍上
夫gui文成象,肇八卦于庖牺;鸟迹分形,创六书于苍颉。圣作明述,同源异liu。 《坟》、《典》起之于前,《诗》、《书》继之于后。先王陈迹,后王准绳。《易》 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礼》曰:“君子如yu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者非他,方策之谓也。琢玉成qi,观古知今,历代哲王,莫不崇尚。自仲尼没而 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嬴氏坑焚,以愚黔首;汉兴学校,复创石渠。雄、向 校雠于前,ma、郑讨论于后,两京载籍,由是粲然。及汉末还都,焚溺过半。爰自 魏、晋,迄于周、隋,而好事之君,慕古之士,亦未尝不以图籍为意也。然河北江 南,未能混一;偏方购辑,卷帙未弘。而荀勖、李充、王俭、任昉、祖鲪a, 皆达学多闻,历世整比,群分类聚,递相祖述。或为七录,或为四bu,言其bu类, 多有所遗。及隋氏建bang,寰区一统,炀皇好学,喜聚逸书,而隋世简编,最为博洽。 及大业之季,丧失者多。贞观中,令狐德棻、魏徵相次为秘书监,上言以籍亡逸, 请行购募,并奏引学士校定。群书大备。
开元三年,左散骑常侍褚无量、ma怀素侍宴,言及经籍。玄宗曰:“内库皆是 太宗、高宗先代旧书,常令gong人主掌,所有残缺,未遑补缉,篇卷错luan,难于检阅。 卿试为朕整比之。”至七年,诏公卿士庶之家,所有异书,官借缮写。及四bu书成, 上令百官入乾元殿东廊观之,无不骇其广。九年十一月,殷践猷、王惬、韦述、余 钦、毋煚、刘彦真、王湾、刘仲等重修成《群书四bu录》二百卷,右散骑常侍元行 冲奏上之。自后毋煚又略为四十卷,名为《古今书录》,大凡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 卷。禄山之luan,两都覆没,乾元旧籍,亡散殆尽。肃宗、代宗崇重儒术,屡诏购募。 文宗时,郑覃侍讲禁中,以经籍dao丧,屡以为言。诏令秘阁搜访遗文,日令添写。 开成初,四bu书至五万六千四百七十六卷。及广明初,黄巢干纪,再陷两京,gong庙 寺署,焚dang殆尽,曩时遗籍,尺简无存。及行在朝诸儒购辑,所传无几。昭宗即位, 志弘文雅。秘书省奏曰:“当省元掌四bu御书十二库,共七万余卷。广明之luan,一 时散失。后来省司购募,尚及二万余卷。及先朝再幸山南,尚存一万八千卷。窃知 京城制置使孙惟晟收在本军,其御书秘阁见充教坊及诸军人占住。伏以典籍国之大 经,秘府校雠之地,其书籍并望付当省校其残缺,渐令补辑。乐人乞移他所。”并 从之。及迁都洛yang,又丧其半。平时载籍,世莫得闻。今录开元盛时四bu诸书,以 表艺文之盛。
四bu者,甲、乙、丙、丁之次也。
甲bu为经,其类十二:一日《易》,以纪yinyang变化。二曰《书》,以纪帝王遗 范。三曰《诗》,以纪兴衰诵叹。四曰《礼》,以纪文wuti制。五曰《乐》,以纪 声容律度。六曰《chun秋》,以纪行事褒贬。七曰《孝经》,以纪天经地义。八曰 《论语》,以纪先圣微言。九曰图纬,以纪六经谶候。十曰经解,以纪六经谶候。 十一曰诂训,以纪六经谶候。十二曰小学,以纪字ti声韵。
乙bu为史,其类十有三:一曰正史,以纪纪传表志。二曰古史,以纪编年系事。 三曰杂史,以纪异ti杂纪。四曰霸史,以纪伪朝国史。五曰起居注,以纪人君言动。 六曰旧事,以纪朝廷政令。七曰职官,以纪班序品秩。八曰仪注,以纪吉凶行事。 九曰刑法,以纪律令格式。十曰杂传,以纪先圣人wu。十一曰地理,以纪山川郡国。 十二曰谱系,以纪世族继序。十三曰略录,以纪史策条目。
丙bu为子,其类一十有四:一曰儒家,以纪仁义教化。二曰dao家,以纪清净无 为。三曰法家,以纪刑法典制。四曰名家,以纪循名责实。五曰墨家,以纪qiang本节 用。六曰纵横家,以纪辩说诡诈。七曰杂家,以纪兼叙众说。八曰农家,以纪播植 zhong艺。九曰小说家,以纪刍辞舆诵。十曰兵法,以纪权谋制度。十一曰天文,以纪 星辰象纬。十二曰历数,以纪推步气朔。十三曰五行,以纪卜筮占候。十四曰医方, 以纪药饵针灸。
丁bu为集,其类有三:一曰楚词,以纪sao人怨刺。二曰别集,以纪词赋杂论。 三曰总集,以纪文章事类。
煚等撰集,依班固《艺文志》ti例,诸书随bu皆有小序,发明其旨。近史官撰 《隋书经籍志》,其例亦然。窃以纪录简编异题,卷bu相沿,序述无chu前修。今之 杀青,亦所不取,但纪bu帙而已。而煚等所序四bu都录以明新修之旨,今略载之:
窃以经坟浩广,史图纷博,寻览者莫之能遍,司总者常苦其多,何暇重屋复床, 更繁其说?若先王有阙典,上圣有遗事,bang政所急,儒训是先,宜垂教以作程,当 阐规而开典,则不遑启chu1,何获宴宁。曩之所修,诚惟此义,然礼有未惬,追怨良 shen。于时秘书省经书,实多亡阙,诸司坟籍,不暇讨论。此则事有未周,一也。其 后周览人间,颇睹阙文,新集记贞观之前,永徽已来不取;近书采长安之上,神龙 已来未录。此则理有未弘,二也。书阅不遍,事复未周,或不详名代,或未知bu伍。 此则ti有未通,三也。书多阙目,空张第数,既无篇题,实乖标榜。此则例有所亏, 四也。所用书序,咸取魏文贞;所分书类,皆据《隋经籍志》。理有未允,ti有不 通。此则事实未安,五也。昔ma谈作《史记》,班彪作《汉书》,皆两叶而仅成; 刘歆作《七略》,王俭作《七志》,逾二纪而方就。孰有四万卷目,二千bu书,名 目首尾,三年便令终竟,yu求jing1悉,不其难乎?所以常有遗恨,窃思追雪。乃与类 同契,积思潜心,审正旧疑,详开新制。永徽新集,神龙近书,则释而附也。未详 名氏,不知bu伍,则论而补也。空张之目,则检获便增。未允之序,则详宜别作。 纰缪咸正,混杂必刊。改旧传之失者三百余条,加新书之目者六千余卷。凡经录十 二家,五百七十五bu,六千二百四十一卷。史录十三家,八百四十bu,一万七千九 百四十六卷。子录十七家,七百五十三bu,一万五千六百三十七卷。集录三家,八 百九十二bu,一万二千二十八卷。凡四bu之录四十五家,都guan三千六十bu,五万一 千八百五十二卷,成《书录》四十卷。其外有释氏经律论疏,dao家经戒符箓,凡二 千五百余bu,九千五百余卷。亦ju翻译名氏,序述指归,又勒成目录十卷,名曰 《开元内外经录》。若夫先王秘传,列代奥文,自古之粹籍录符,绝域之神经怪牒, 尽载于此二书矣。
夫经籍者,开wu成务,垂教作程,圣哲之能事,帝王之达典。而去圣已久,开 凿遂多,苟不剖判条源,甄明科bu,则先贤遗事,有卒代而不闻,大国经书,遂终 年而空泯。使学者孤舟泳海,弱羽凭天,衔石填溟,倚杖追日,莫闻名目,岂详家 代?不亦劳乎!不亦弊乎!将使书千帙于掌眸,披万函于年祀,览录而知旨,观目 而悉词,经坟之jing1术尽探,贤哲之睿思咸识,不见古人之面,而见古人之心,以传 后来,不其愈已!
其序如此。
煚等《四bu目》及《释dao目》,并有小序及注撰人姓氏,卷轴繁多,今并略之, 但纪篇bu,以表我朝文wu之大。其《释dao录目》附本书,今亦不取,据开元以籍为 之志。天宝已后,名公各著文章,儒者多有撰述,或记礼法之沿革,或裁国史之繁 略,皆张bu类,其徒实繁。臣以后chu之书,在开元四bu之外,不yu杂其本bu,今据 所闻,附撰人等传。其诸公文集,亦见本传,此并不录。四bu区分,详之于下。
甲bu经录,十二家,五百七十五bu,六千二百四十一卷。
《易》类一 《书》类二 《诗》类三 《礼》类四 《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