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五(3/7)

初撰《衣服令》,天子祀天地,服大裘冕,无旒。臣无忌、志宁、敬宗 等谨按《郊特牲》云:“周之始郊,日以至。”“被衮以象天,戴冕藻十有二旒, 则天数也。”而此二礼,俱说周郊,衮与大裘,事乃有异。按《月令》:“孟冬, 天子始裘。”明以御寒,理非当暑,若启蛰祈谷,冬至报天,行事服裘,义归通允。 至于季夏迎气,龙见而雩,炎炽方隆,如何可服?谨寻历代,唯服衮章,与《郊特 牲》义旨相协。按周迁《舆服志》云,汉明帝永平二年,制采《周官》、《礼记》, 始制祀天地服,天子备十二章。沈约《宋书志》云:“魏、晋郊天,亦皆服衮。” 又王智深《宋纪》曰:“明帝制云,以大冕纯玉藻、玄衣、黄裳郊祀天地。”后魏、 周、齐,迄于隋氏,勘其礼令,祭服悉同。斯则百王通典,炎凉无妨,复与礼经事 无乖舛。今请宪章故实,郊祀天地,皆服衮冕,其大裘请停,仍改礼令。又检《新 礼》,皇帝祭社稷服绣冕,四旒,三章。祭日月服玄冕,三旒,衣无章。谨按:令 文是四品五品之服,此则三公亚献,皆服衮衣,孤卿助祭,服毳及迹斯乃乘舆章 数,同于大夫,君少臣多,殊为不可。据《周礼》云:“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 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则济幔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纟 希

冕,诸小祀则玄冕。”又云:“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之服,衮冕以下,皆如 王之服。”所以《三礼义宗》,遂有二释。一云公卿大夫助祭之日,所著之服,降 王一等。又云悉与王同。求其折衷,俱未通允。但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天子以十 二为节,义在法天,岂有四旒三章,翻为御服。若诸臣助祭,冕与王同,便是贵贱 无分,君臣不别。如其降王一等,则王著玄冕之时,群臣次服爵弁,既屈天子,又 贬公卿。《周礼》此文,久不施用。亦犹祭祀之立尸侑,君亲之拜臣子,覆巢设硩 蔟之官,去曈置蝈氏之职,唯施周代,事不通行。是故汉、魏以来,下迄隋代,相 承旧事,唯用衮冕。今《新礼》亲祭日月,仍服五品之服。临事施行,极不稳便。 请遵历代故实,诸祭并用衮冕。

制可之。

无忌等又奏曰:“皇帝为诸臣及五服亲举哀,依礼著素服。今令用云白帢

, 礼令乘舛,须归一涂。且白帢出自近代,事非稽古,虽著令文,不可行用。请改从 素服,以会礼文。”制从之。自是济嵋严拢乘舆更不服之,白帢

遂废,而令 文因循,竟不改削。

开元十一年冬,玄宗将有事于南郊,中书令张说又奏称:“准令,皇帝祭昊天 上帝,服大裘之冕,事出《周礼》,取其质也。永徽二年,高宗亲享南郊用之。明 庆年修礼,改用衮冕,事出《郊特牲》,取其文也。自则天已来用之。若遵古制, 则应用大裘,若便于时,则衮冕为美。”令所司造二冕呈进,上以大裘朴略,冕又 无旒,既不可通用于寒暑,乃废不用之。自是元正朝会依礼令用衮冕及通天冠,大 祭祀依《郊特牲》亦用衮冕。自余诸服,虽在于令文,不复施用。十七年,朝拜五 陵,但素服而已。朔、望常朝,亦用常服,其翼善冠亦废。

《武德令》:皇太子衣服,有衮冕、具服远游三梁冠、公服远游冠、乌纱帽、 平巾帻五等。贞观已后,又加弁服、进德冠之制。

衮冕,白珠九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青纩充耳,犀簪导。玄衣,纁

裳, 九章。 五章在衣,龙、山、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织成 为之。

白纱中单,黼领,青褾

、襈

、裾。革带,金钩暐,大带, 素带 硃里,亦纰以硃绿,皆用组,

黻。 随裳色,火、山二章也。

玉具剑, 金 宝饰也。

玉镖首。瑜玉双珮,硃组双大绶,四彩,赤、白、缥、绀,纯硃质, 长一丈八尺,三百二十首,广九寸。 小双绶长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施二 玉环也。

硃袜 赤舄。 舄加金饰。

侍从皇帝祭祀及谒庙、加元服、纳妃则 服之。

具服远游三梁冠,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翠绥,犀簪导。绛纱 袍,白纱中单,皁领、褾

、襈、裙,白裙襦,白假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 其革带、剑、珮、绶、袜、舄与上同。后改用白袜、黑舄。未冠则双单髻,空顶黑 介帻,双玉导,加宝饰。谒庙还宫、元日冬至朔日入朝、释奠则服之。公服远游冠, 簪导以下并同前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