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三(7/10)

员外郎一员, 从六品上。

主事二人, 从九品上。 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郎中、员外郎 之职,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囿,草木薪炭,供顿田猎之事。凡采捕渔猎,必以 其时。凡京兆、河南二都,其近为四郊,三百里皆不得弋猎采捕。殿中、太仆所管 闲厩马,两都皆五百里内供其刍藁。其关内、陇右、西使、南使诸牧监马牛驼羊, 皆贮藁及茭草。其柴炭木橦进内及供百官蕃客,并于农隙纳之。

水部郎中一员, 从五品上。龙朔为司川大夫。 员外郎一员, 从六品上。

主事二人, 从九品上。 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郎中、员外郎 之职,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凡舟楫溉灌之利,咸总而 举之。凡天下水泉,三亿二万三千五百五十九。其在遐荒绝域,迨不可得而知矣。 其江、河,自西极达于东溟,中国之大川者也。其余百三十五水,是为中川。其又 千二百五十二水,斯为小川也。若渭、洛、汾、济、漳、淇、淮、汉,皆互达方域, 通济舳舻,从有之无,利于生人者也。凡天下造舟之梁四, 河则蒲津、大阳、河阳, 洛则孝义也。 石柱之梁四, 洛则天津、永济、中桥,灞则灞桥。 木柱之梁 三, 皆渭川,便桥、中渭桥、东渭桥也。 巨梁十有一,皆国工修之。其余皆所 管州县随时营葺。其大津无梁,皆给船人,量其大小难易,以定其差。

门下省

秦、汉初,置侍中,曾无台省之名。自晋始置门下省,南、北朝皆因之。龙朔 改为东台,光宅改为鸾台,神龙复。

侍中二员。 隋曰纳言,又名侍内。武德为纳言,又改为侍中。龙朔改东台左相, 光宅元年改为纳言,神龙复为侍中。开元元年改为黄门监,五年复为侍中。天宝二 年改为左相。至德二年复改为侍中。武德定令,侍中正三品,大历二年十一月九日, 升为正二品。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永淳二年七月,中书令裴 炎以中书执政事笔,遂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 书门下,其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也。

侍中之职,掌出纳帝命,缉熙皇极,总典吏职,赞相礼仪,以和万邦,以弼庶 务,所谓佐天子而统大政者也。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 行之,此其大较也。凡下之通上,其制有六:一曰奏抄,二曰奏弹,三曰露布,四 曰议,五曰表,六曰状;皆审署申覆而施行焉。凡法驾行幸,则负宝而从。大朝会、 大祭祀,则板奏中严外办,以为出入之节。舆驾还宫,则请解严,所以告礼成也。 凡大祭祀,皇帝致斋,既朝,则请就斋室。将奠,则奉玉及币以进。盥手,则取匜 以沃。洗爵,则酌罍水以奉。及赞酌泛齐,进福酒以成其礼焉。若享宗庙,则进瓚 而赞酌郁酒以稞。既稞,则赞酌醴齐。其余如飨神祇之礼。藉田,则奉耒以赞事。 凡诸侯王及四夷之君长朝见,则承诏而劳问之。临轩命使,册后及太子,则承诏以 命之。凡制敕慰问外方之臣及征召者,则监其封题。若发驿遣使,则给其传符,以 通天下之信。凡官爵废置,刑政损益,皆授之于记事之官。既书于策,则监其记注 焉。凡文武职事六品已下,所司进拟,则量其阶资,校其才用,以审定之。若拟职 不当,随其优屈,退而量焉。

门下侍郎二员。 隋曰黄门侍郎。龙朔为东台侍郎,咸亨改为黄门侍郎,垂拱改 为鸾台侍郎,天宝二年改为门下侍郎,乾元元年改为黄门侍郎,大历二年四月复为 门下侍郎。武德定令,中书门下侍郎,同尚书侍郎,正四品上。大历二年九月敕升 为正三品也。 门下侍郎掌贰侍中之职。凡政之弛张,事之与夺,皆参议焉。若 大祭祀,则从升坛以陪礼。皇帝盥手,则奉巾以进。既帨,则奠巾于篚,奉瓠爵以 赞献。凡元正、冬至天子视朝,则以天下祥瑞奏闻。

给事中四员。 正五品上。隋曰给事郎,置四员,位次门下侍郎。武德定令,曰 给事中。龙朔改为东台舍人,咸亨复。 给事中掌陪侍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 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 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凡国之大狱,三司详决,若刑名不当, 轻重或失,则援法例退而裁之。凡发驿遣使,则审其事宜,与黄门侍郎给之;其缓 者给传,即不应给,罢之。凡文武六品已下授职官,所司奏拟,则校其仕历浅深, 功状殿最,访其德行,量其才艺;若官非其人,理失其事,则白侍中而退量焉。若 弘文馆图书之缮写、雠校,亦课而察之。凡天下冤滞未申及官吏刻害者,必听其讼, 与御史、中书舍人同计其事宜,而申理之。

录事四人, 从七品上。 主事四人, 从八品下。 令史十一人,书令史 二十二人,甲库令史七人,传制八人,亭长六人,掌固十人,修补制敕匠五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