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八(3/10)

阳、醴泉、三原、富平、美原等县置宜州。大足 元年罢,以鸿、宜、鼎、稷四州依旧为县,以始平等十七县还隶雍州。长安二年, 废乾封、明堂二县。景龙三年,以邠州之永寿、商州之安业二县来属。景云元年, 复以永寿属邠州,安业隶商州。开元元年,改雍州为京兆府,复隋旧名。四年,改 同州蒲城县为奉先县,仍隶京兆府。天宝元年,以京师为西京。七载,置贞符县。 十一年废。旧领县十八,户二十万七千六百五十,口九十二万三千三百二十。天宝 领县二十三,户三十六万二千九百二十一,口一百九十六万七千一百。八十八府。 理京城之光德坊。去东京八百里。

万年 隋大兴县。武德元年,改为万年。乾封元年,分置明堂县,治永乐坊。 长安三年废,复并万年。天宝七载,改为咸宁,乾元复旧也。

长安 隋县。乾封元年,分为乾封县,治怀直坊。长安三年废,复并长安

蓝田 隋县

渭南 隋县。武德元年属华州,五年复隶雍州。天授二年置鸿州,分渭南置鸿 门县,凡领渭南、庆山、高陵、栎阳、鸿门五县。寻废鸿门县,还入渭南。大足元 年,废鸿州入雍州也

昭应 隋新丰县,治古新丰城北。垂拱二年,改为庆山县。神龙元年,复为新 丰。天宝二年,分新丰、万年置会昌县。七载,省新丰县,改会昌为昭应,治温泉 宫之西北

三原 隋县。武德四年,移治清谷南故任城,改为池阳县。六年,又移故所, 改为华池县,仍分置三原县,属北泉州。贞观元年,废三原县,仍改华池县为三原 县,属雍州。九年,置高祖献陵于县之东南。天授元年,改隶鼎州。大足元年,隶 京兆府

富平 隋县。天授二年,隶宜州。大足元年州废,还隶雍州。景云二年,置中 宗定陵于县界

栎阳 陈万年县。武德元年,改为栎阳。二年,分置粟邑县。贞观八年,废粟 邑并栎阳。天授三年,隶鸿州。大足元年,还隶雍州

咸阳 隋废县。武德二年,复分泾阳置。初治鲍桥,其年,移治杜邮。天授二 年,则天以其母顺陵在其界,升为赤,神龙初复

高陵 隋县。天授二年,隶鸿州。大足元年,还雍州

泾阳 隋县。天授二年,隶鼎州。大足元年,还雍州

醴泉 隋宁夷县,后废。贞观十年,置昭陵于九嵕山,因析云阳、咸阳二县置 醴泉县。天授元年,改隶鼎州。大足元年,还雍州。宝应二年,又置肃宗建陵,在 县北之凭山

云阳 隋县。武德元年,分置石门县。三年,于石门县置泉州,领石门、温秀 二县。贞观元年,废泉州,改石门为云阳,改云阳为池阳,并属雍州。八年,废云 阳,改池阳复名云阳

兴平 隋始平县。天授二年,隶稷州。大足元年,还雍州。景龙四年,中宗送 金城公主入蕃,别于此,因改金城县。至德二年十月,改兴平县

鄠 隋县

武功 隋县。武德三年,分雍州之武功、好畤、盩厔、扶风四县置稷州,因后 稷封邰为名。其年,割郇州之郿、凤泉二县来属。四年,又割岐州之围川、凤泉属 岐州,以盩厔、好畤、武功三县属雍州。天授二年,置稷州,领武功、始平、奉天、 盩厔、好畤五县。大足元年,还属雍州

好畤 武德二年,分醴泉县置,因汉旧名,属雍州。三年,改隶稷州。贞观元 年,复属雍州。天授二年,复隶稷州。大足元年,还属雍州

盩厔 隋县。武德三年,属稷州。贞观三年,还雍州。天授二年,属稷州。大 足元年,还雍州。天宝元年,改为宜寿县。至德二年三月十八日,复为盩厔

奉先 旧蒲城县,属同州。开元四年,以管桥陵,改京兆府,仍改为奉先县。 十七年,制官员同赤县。宝应二年,又置玄宗泰陵于县东北

奉天 文明元年,以管乾陵,分醴泉置。天授二年,隶稷州。大足元年,还雍 州

华原 旧宜州,领华原、宜君、同官、土门四县。贞观十七年,省宜州及土门 县,以华原、同官属雍州。宜君属坊州。垂拱二年,改华原为永安县。天授二年, 又置宜州,领永安、同官、富平、美原四县。大足元年,废宜州,县还雍州。神龙 元年,复为华原县

美原 旧宜州土门县,贞观十七年废。咸亨二年,又割富平、华原及同州之蒲 城县置,改为美原县。天授二年,又属宜州。大足元年,还雍州

同官 属宜州,贞观十七年,改属雍州。天授二年,改属宜州。大足元年,还 属雍州。

华州上辅 隋京兆郡之郑县。义宁元年,割京兆之郑县、华阴二县置华山郡, 因后魏郡名。武德元年,改为华州,割雍州之渭南来属。五年,改渭南还雍州。垂 拱元年,割同州之下邽来属。二年,改为太州。神龙元年,复旧名。天宝元年,改 为华阴郡。乾元元年,复为华州。上元元年十二月,改为太州,华山为太山。宝应 元年,复为华州。旧领县二,户一万八千八百二十三,口八万八千八百三十。天宝 领县三,户三万三千一百八十七,口二十一万三千六百一十三。在京师东一百八十 里,去东都六百七十里。

郑 隋县。华阴 隋县。垂拱二年,改为仙掌县。天授二年,分置同津县于关 口,长安中废。神龙元年,复为华阴。上元元年,改为太阴县。宝应元年复旧。下 邽 隋县。旧属同州,垂拱元年来属。

同州上辅 隋冯翊郡。武德元年,改为同州,领冯翊、下邽、蒲城、朝邑、澄 城、白水、郃阳、韩城八县。三年,分朝邑置河滨县,分郃阳置河西县,分澄城置 长宁县。仍割河西、韩城、郃阳三县,于河西置西韩州。九年,分冯翊置临沮县。 贞观元年,省河滨、临沮二县。八年,省长宁县,废西韩州,以郃阳、河西二县来 属。垂拱元年,割下邽属华州。开元四年,割蒲城县属京兆府。天宝元年,改同州 为冯翊郡。乾元元年,复为同州。乾元三年,以蒲州为河中府;割朝邑县入河中府, 改河西县为夏阳县,又属河中府。旧领县九,户五万三千三百一十五,口二十三万 二千一十六。天宝领县六,户六万九百二十八,口四十万八千七百五。在京师东北 二百五十五里,至东都六百二里。

冯翊 隋县

郃阳 隋县。武德三年,割属西韩州。贞观八年,复属同州

白水 隋县

澄城 隋县

韩城 隋县。武德七年,割属西韩州。八年,自河西县移西韩州理于此,领韩 城、郃阳、河西三县。贞观八年,废西韩州,以韩城等三县复还属同州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