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七(4/7)

。 是秋,天下八十五州言旱及霜,五十州水,河南、河北尤甚。十五年七月甲寅,雷 震兴教门楼两鸱吻,烧楼柱,良久乃灭。二十日,鄜州雨,洛水溢入州城,平地丈 馀,损居人庐舍,溺死者不知其数。二十一日,同州损郭邑及市,毁冯翊县。八月 八日,渑池县夜有暴雨,涧水、谷水涨合,毁郭邑百馀家及普门佛寺。是岁,天下 六十三州大水损禾稼、居人庐舍,河北尤甚。十八年六月乙丑,东都瀍水暴涨,漂 损扬、楚、淄、德等州租船。壬午,东都洛水泛涨,坏天津、永济二桥及漕渠斗门, 漂损提象门外助铺及仗舍,又损居人庐舍千馀家。二十七年八月,东京改作明堂, 讹言官取小兒埋于明堂下,以为厌胜。村邑童兒藏于山谷,都城骚然,或言兵至。 玄宗恶之,遣主客郎中王佶往东都及诸州宣慰百姓,久之乃定。二十九年,暴水, 伊、洛及支川皆溢,损居人庐舍,秋稼无遗,坏东都天津桥及东西漕;河南北诸州, 皆多漂溺。

天宝十载,广陵郡大风架海潮,沦江口大小船数千艘。十三载秋,京城连月澍 雨,损秋稼。

九月,遣闭坊市北门,盖井,禁妇人入街市,祭玄冥大社,禜门。京城坊市墙 宇,崩坏向尽。东方瀍、洛水溢堤穴,冲坏一十九坊。上元二年,京师自七月霖雨, 八月尽方止。京城宫寺庐舍多坏,街市沟渠中漉得小鱼。永泰元年,先旱后水。九 月,大雨,平地水数尺,沟河涨溢。时吐蕃寇京畿,以水,自溃而去。二年夏,洛 阳大雨,水坏二十馀坊及寺观廨舍。河南数十州大水。大历四年秋,大雨。是岁, 自四月霖澍,至九月。京师米斗八百文,官出太仓米贱粜以救饥人。京城闭坊市北 门,门置土台,台上置坛及黄幡以祈晴。秋末方止。五年夏,复大雨,京城饥,出 太仓米减价以救人。十二年秋,大雨。是岁,春夏旱,至秋八月雨,河南尤甚,平 地深五尺,河决,漂溺田稼。

贞元二年夏,京师通衢水深数尺。吏部侍郎崔纵,自崇义里西门为水漂浮行数 十步,街铺卒救之获免;其日,溺死者甚众。东都、河南、荆南、淮南江河泛溢, 坏人庐舍。四年八月,连雨,灞水暴溢,溺杀渡者百馀人。八年秋,大雨,河南、 河北、山南、江淮凡四十馀州大水,漂溺死者二万馀人。时幽州七月大雨,平地水 深二丈;鄚、涿、蓟、檀、平五州,平地水深一丈五尺。又徐州奏:自五月二十五 日雨,至七月八日方止,平地水深一丈二尺,郭邑庐里屋宇田稼皆尽,百姓皆登丘 冢山原以避之。

元和七年正月,振武界黄河溢,毁东受降城。五月,饶、抚、虔、吉、信五州 山水暴涨,坏庐舍,虔州尤甚,水深处四丈馀。八年五月,许州奏:大雨摧大隗山, 水流出,溺死者千馀人。六月庚寅,京师大风雨,毁屋扬瓦,人多压死。水积城南, 深处丈馀,入明德门,犹渐车辐。辛卯,渭水暴涨,毁三渭桥,南北绝济者一月。 时所在霖雨,百源皆发,川渎不由故道。丙申,富平大风,折树一千二百株。辛丑, 出宫人二百车,人得娶纳,以水害诫阴盈也。九年秋,淮南、宣州大水。十一年五 月,京畿大雨,害田四万顷,昭应尤甚,漂溺居人。衢州山水涌,深三丈,坏州城, 民多溺死。浮梁、乐平溺死者一百七十人,为水漂流不知所在者四千七百户。润、 常、湖、陈、许等州各损田万顷。十二年秋,大雨,河南北水,害稼。其年六月, 京师大雨,街市水深三尺,坏庐舍二千家,含元殿一柱陷。十五年九月十一日至十 四日,大雨兼雪,街衢禁苑树无风而摧折、连根而拔者不知其数。仍令闭坊市北门 以禳之。沧州大水。

长庆二年十月,好畤山水泛涨,漂损居人三百馀家,河南陈、许二州尤甚。诏 赈贷粟五万石,量人户家口多少,等第分给。大和三年四月,同官暴水,漂没三百 馀家。六年,徐州自六月九日大雨至十一日,坏民舍九百家。四年夏,郓、曹、濮 雨,坏城郭田庐向尽。苏、湖二州水,坏六堤,水入郡郭,溺庐井。许州自五月大 雨,水深八尺,坏郡郭居民大半。会昌元年七月,襄州汉水暴溢,坏州郭。均州亦 然。则天时,宗秦客以佞幸为内史,受命之日,无云而雷声震烈,未周岁而诛。延 和元年六月,河南偃师县之李材村,有霹雳闪入人家,地震裂,阔丈余,长十五里, 测之无底。所裂之处,井厕相通,所冲之冢,棺柩出植平地无损,竟不知其故。仪 凤三十年一月十四日,雨水冰。开元十五年七月四日,雷震兴教门两鸱吻,栏槛及 柱灾。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雨木冰,凝寒冻冽,数日不解。宁王见而叹曰: “谚云‘树稼达官怕’,必有大臣当之。”其月王薨。乾元三年闰四月,大雾,大 雨月馀。是月,史思明再陷东都,京师米斗八百文,人相食,殍骸蔽地。永泰元年 二月甲子夜,雷电震烈。三月,降霜为木冰。辛亥,大风拔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