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六(7/7)

宣召郑注对于浴殿门。是夜,彗星出东方,长三尺, 芒耀甚猛。十二月丙戌夜,月掩昴。九年三月乙卯,京师地震。四月辛丑,大风震 雷,拔殿前古树。六月庚寅夜,月掩岁星。丁酉夜一更至四更,流星纵横旁午,约 二十馀处,多近天汉。其年十一月,李训谋杀内官,事败,中尉仇士良杀王涯、郑 注、李训等十七家,朝臣多有贬逐。开成元年正月甲辰,太白掩西建第一星。其月 十五日,日有蚀之。二月乙亥夜四更,京师地震。二年二月丙午夜,彗出东方,长 七尺馀,在危初度,西指。戊申夜,危之西南,彗长七尺,芒耀愈猛,亦西指。癸 丑夜,彗在危八度。庚申夜,在虚三度半。辛酉夜,彗长丈馀,直西行,稍南指, 在虚一度半。壬戌夜,彗长二丈,其广三尺,在女九度。癸亥夜,彗愈长广,在女 四度。三月甲子朔,其夜,彗长五丈,岐分两尾,其一指氐,其一掩房,在斗十度。 丙寅夜,彗长六丈,尾无岐,北指,在亢七度。文宗召司天监硃子容问星变之由, 子容曰:“彗主兵旱,或破四夷,古之占书也。然天道悬远,唯陛下修政以抗之。” 乃敕尚食,今后每日御食料分为十日。其夜彗长五丈,阔五尺,却西北行,东指。 戊辰夜,彗长八丈有馀,西北行,东指,在张十四度。诏天下放系囚,撤乐减膳, 避正殿;先是,群臣拜章上徽号,宜并停。癸未夜,彗长三尺,出轩辕之右,东指, 在张七度。六月,河阳军乱,逐李咏。是岁,夏蝗大旱。八月丁酉,彗出虚、危之 间。十月,地南北震。三年十月十九日,彗见,长二丈馀;二十日夜,长二丈五尺; 二十一日夜,长三丈;二十二日夜,长三丈五尺:并在辰上,西指轸、魁。十一月 乙卯朔,是夜彗出东方,东西竟天。五月五日,太白犯舆鬼。六月一日,太白犯荧 惑。二十八日,太白犯右执法。十月七日,太白犯南斗。四年正月丁巳,荧惑、太 白、辰聚于南斗。癸酉,彗出于西方,在室十四度。闰月二十三日,又见于卷舌北, 凡三十三日,至二十六日夜灭。二月二十六日,自夜四更至五更,四方中央流星大 小二百馀,并西流,有尾迹,长二丈。三月乙酉夜,月掩东井第三星。是岁,夏大 旱,祷祈无应,文宗忧形于色。宰臣进曰:“星官言天时当尔,乞不过劳圣虑。” 帝改容言曰:“朕为人主,无德庇人,比年灾旱,星文谪见。若三日内不雨,朕当 退归南内,卿等自选贤明之君以安天下。”宰相杨嗣复等呜咽流涕不已。七月辛丑, 月犯荧惑,河南大水。八月辛未,流星出羽林,有尾迹,长十丈,有声如雷。十月 辛酉,辰入南斗魁。五年正月,文宗崩。

武宗即位。会昌元年六月二十九日,从一鼓至五鼓,小流星五十馀,交横流散。 七月二日,北方流星光明照地,东北流星有声如雷。九月癸巳,荧惑犯舆鬼。闰九 月丁酉,荧惑贯鬼宿;戊戌,在鬼中。十一月六日,彗见西南,在室初度,凡五十 六日而灭。其夜上方大流星光明烛地,东北流星有声。二年六月乙丑,荧惑犯岁星。 丙寅,太白犯东井。其夜,荧惑苍赤色,动摇于井中,至八月十六日,犯舆鬼。五 年二月五日,太白掩昴北侧,在昴宿一度。五月辛酉,太白入毕口,距星东南一尺。 八月七日,太白犯轩辕大星。

旧仪:太史局隶秘书省,掌视天文历象。则天朝,术士尚献辅精于历算,召拜 太史令。献辅辞曰:“臣山野之人,性灵散率,不能屈事官长。”天后惜其才,久 视元年五月十九日,敕太史局不隶秘书省,自为职局,仍改为浑天监。至七月六日, 又改为浑仪监。长安二年八月,献辅卒,复为太史局,隶秘书省,缘进所置官员并 废。景龙二年六月,改为太史监,不隶秘书省。景云元年七月,复为太史局,隶秘 书省。八月,又改为太史监。十一月,又改为太史局。二年闰九月,改为浑仪监。 开元二年二月,改为太史监。十五年正月,改为太史局,隶秘书省。天宝元年,又 改为太史监。

乾元元年三月,改太史监为司天台,于永宁坊张守珪故宅置。敕曰:“建邦设 都,必稽玄象;分列曹局,皆应物宜。灵台三星,主观察云物;天文正位,在太微 西南。今兴庆宫,上帝廷也,考符之所,合置灵台。宜令所司量事修理。”旧台在 秘书省之南。仍置五官正五人。司天台内别置一院,曰通玄院。应有术艺之士,征 辟至京,于崇玄院安置。其官员:大监一员,正三品。少监二人,正四品。丞三人, 正六品。主簿三人,主事二人,五官正五人,五官副正五人,灵台郎一人,五官保 章正五人,五官挈壶正五人,五官司历五人,五官司辰十五人,观生、历生七百二 十六人。凡官员六十六人。宝应元年,司天少监瞿昙譔奏曰:“司天丞请减两员, 主簿减两员,主事减一员,保章正减三员,挈壶正减三员,监候减两员,司辰减七 员,五陵司辰减五员。”从之。

天宝十三载三月十四日,敕太史监官除朔望朝外,非别有公事,一切不须入朝, 及充保识,仍不在点检之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