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八(4/5)

置舞曲,宜更商量作安稳法。并录《凯安》六变法象奏 闻。”万石又与刊正官等奏曰:

谨按《凯安舞》是贞观中所造武舞,准《贞观礼》及今礼,但郊庙祭享奏武舞 之乐即用之。凡有六变:一变象龙兴参野,二变象克靖关中,三变象东夏宾服,四 变象江淮宁谧,五变象猃狁詟伏,六变复位以崇,象兵还振旅。谨按《贞观礼》, 祭享日武舞惟作六变,亦如周之《大武》,六成乐止。按乐有因人而作者,则因人 而止。如著成数者,数终即止,不得取行事赊促为乐终早晚,即礼云三阕、六成、 八变、九变是也。今礼奏武舞六成,而数终未止,既非师古,不可依行。其武舞 《凯安》,望请依古礼及《贞观礼》,六成乐止。

立部伎内《破阵乐》五十二遍,修入雅乐,只有两遍,名曰《七德》。立部伎 内《庆善乐》七遍,修入雅乐,只有一遍,名曰《九功》。《上元舞》二十九遍, 今入雅乐,一无所减。每见祭享日三献已终,《上元舞》犹自未毕,今更加《破阵 乐》、《庆善乐》,兼恐酌献已后,歌舞更长。其雅乐内《破阵乐》、《庆善乐》 及《上元舞》三曲,并望修改通融,令长短与礼相称,冀望久长安稳。《破阵乐》 有象武事,《庆善乐》有象文事。按古六代舞,有《云门》、《大咸》、《大夏》、 《大韶》,是古之文舞;殷之《大濩》,周之《大武》是古之武舞。依古义,先儒 相传,国家以揖让得天下,则先奏文舞。若以征伐得天下,则先奏武舞。望请应用 二舞日,先奏《神功破阵乐》,次奏《功成庆善乐》。

先奉敕于圆丘、方泽、太庙祠享日,则用《上元》之舞。臣据见行礼,欲于天 皇酌献降复位已后,即作《凯安》,六变乐止。其《神功破阵乐》、《功成庆善乐》、 《上元》之舞三曲,待修改讫,以次通融作之,即得与旧乐前后不相妨破。若有司 摄行事日,亦请据行事通融。

从之。

三年七月,上在九成宫咸亨殿宴集,有韩王元嘉、霍王元轨及南北军将军等。 乐作,太常少卿韦万石奏称:“《破阵乐舞》者,是皇祚发迹所由,宣扬宗祖盛烈, 传之于后,永永无穷。自天皇临驭四海,寝而不作,既缘圣情感怆,群下无敢关言。 臣忝职乐司,废缺是惧。依礼,祭之日,天子亲总干戚以舞先祖之乐,与天下同乐 之也,今《破阵乐》久废,群下无所称述,将何以发孝思之情?”上矍然改容,俯 遂所请,有制令奏乐舞。既毕,上欷歔感咽,涕泗交流,臣下悲泪,莫能仰视。久 之,顾谓两王曰:“不见此乐,垂三十年,乍此观听,实深哀感。追思往日,王业 艰难勤苦若此,朕今嗣守洪业,可忘武功?古人云:‘富贵不与骄奢期,骄奢自至。’ 朕谓时见此舞,以自诫勖,冀无盈满之过,非为欢乐奏陈之耳。”侍宴群臣咸呼万 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