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八(5/10)

大使;以成德军节度副使、都知兵马使、左司马、知府事、御史中丞王绍懿为成德 军副使留后。以义武军节度、易定观察等使、检校礼部尚书、定州刺史、上柱国、 荥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郑涯检校户部尚书、汴州刺史、上柱国,充宣武军节度 副大使、知节度事、宋亳观察、亳州太清宫等使;以四镇北庭行军、泾原渭武节度 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泾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范阳县开国 男、食邑三百户卢简求可检校工部尚书、定州刺史、义武节度使、易定观察、北平 军等使;以盐州防御押蕃落诸军防秋都知兵马使、度支乌池榷税使、检校右散骑常 侍、盐州刺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陆耽代简求为泾原节度使。以翰林学士、朝散 大夫、中书舍人、赐紫金鱼袋曹确权知河南尹。汝州防御使令狐绪有善政,郡人诣 阙请立德政碑颂。绪以弟綯在中书,上表乞寝,从之。以太常卿苏涤为兵部尚书、 权知吏部铨事,以银青光禄大夫、守散骑常侍、上柱国、渤海郡开国伯、食邑七百 户封敖为太常卿。是月,荧惑犯东井。

九月,以秦州刺史李承勋为朝散大夫、检校工部尚书、泾州刺史,充四镇北庭 泾原渭武节度等使;以礼部郎中杨知温充翰林学士;以中散大夫、尚书礼部侍郎、 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杜审权为陕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陕虢都防御观察处 置等使;以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太子太师、上柱国、范阳郡开国公、食邑 二千户卢钧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等使。右补 阙陈嘏、左拾遗王谱、右拾遗薛杰上疏谏遣中使往罗浮山迎轩辕先生。诏曰:“朕 以万机事繁,躬亲庶务,访闻罗浮山处士轩辕集,善能摄生,年龄亦寿,乃遣使迎 之,或冀有少保理也。朕每观前史,见秦皇、汉武为方士所惑,常以之为诫。卿等 位当论列,职在谏司,阅示来章,深纳诚意。”仍谓崔慎由曰:“为吾言于谏官, 虽少翁、栾大复生,不能相惑。如闻轩辕生高士,欲与之一言耳。”宰相郑朗累月 请告,三章求免。是月乙未,彗出于房初度,长三尺。十月,制通议大夫、守中书 侍郎、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郑朗可检校尚书右仆 射,兼太子少师。以山南西道节度使、中散大夫、检礼校部尚书、兴元尹、上柱国、 赐紫金鱼袋蒋系权知刑部尚书,宰相崔慎由兼修国史,萧鄴兼集贤殿大学士。以华 州刺史高少逸为左散骑常侍,以苏州刺史裴夷直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 使,以太常少卿崔钧为苏州刺史。入回鹘册礼使、卫尉少卿王端章贬贺州司马,副 使国子《礼记》博士李寻为郴州司马,判官河南府士曹李寂永州司马。端章等出塞, 黑车子阻路而回故也。以成德军观察留后、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王绍懿检校工部 尚书,兼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充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观察等使。以中 书舍人李籓权知礼部贡院。

十一月,太子少师郑朗卒,赠司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太子 太保、充右羽林统军、御史大夫、上柱国、荥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郑光卒,辍 朝三日,赠司徒,仍令百官奉慰。上之元舅也。宰相崔慎由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 尚书萧鄴兼工部尚书,余并如故。十二月,以昭义军节度使、朝议大夫、检校工部 尚书、上柱国、平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毕諴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朝议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原尹、北都留守、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刘彖为尚 书户部侍郎、判度支。以翰林学士承旨、通议大夫、守尚书户部侍郎、知制诰、上 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伸为兵部侍郎,充职。以金紫光禄大夫、守太子少保分司东都、 上柱国、河东县开国男、食邑五百户裴休检校户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 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潞磁邢洺观察等使。以正议大夫、行尚书兵部侍郎、上 柱国、河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柳仲郢本官兼御史大夫,充诸道盐 铁转运使。以正议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孔温业 本官分司东都,以病请告故也。礼部郎中杨右温本官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以幽州 中军使、检校国子祭酒、幽府左司马、知府事、御史中丞张简真检校右散骑常侍, 允伸之子也。以中散大夫、权知刑部尚书、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蒋系检校户部尚书、 凤翔尹、御史大夫、凤翔陇右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是岁,舒州吴塘堰有众禽成巢, 阔七尺,高七丈,而水禽、山鸟、鹰隼、燕雀之类,无不驯狎。又有鸟人面缘毛, 爪喙皆绀色,其声曰“甘”,人呼为“甘虫”

十二年春正月,以晋阳令郑液为通州刺史。罗浮山人轩辕集至京师,上召入禁 中,谓曰:“先生遐寿而长生可致乎?”曰:“彻声色,去滋味,哀乐如一,德施 周给,自然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何必别求长生也。”留之月余,坚求还山。以 前乡贡进士于琮为秘书省校书郎,寻尚皇女广德公主,改银青光禄大夫、守右拾遗、 驸马都尉。以安南本管经略招讨处置使、朝散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 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李弘甫为宗正卿。以中大夫、守京兆尹、上柱国、赐紫金鱼 袋张毅夫为鄂州刺史、御史大夫、鄂岳蕲黄申等州都团练观察使。以太中大夫、福 州刺史、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杨发检校右散骑常侍、广州刺史、御史大 夫,充岭南东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以朝散大夫、守康王傅分司东都、上柱国、袭 魏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赐紫金鱼袋王式为安南都护、兼御史中丞,充安南本管 经略招讨处置等使。以朝请大夫、前守太了宾客分司东都、上柱国、酂县开国男、 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萧俶守太子少保分司。以朝请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右 金吾将军、充右街使、上柱国、袭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赐紫金鱼袋王镇为 检校左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福州诸军事,福州刺史、御史大夫,充福建等州都团 练观察处置等使。以翰林学士、朝议郎、守尚书司勋郎中、知制诰、赐绯鱼袋孔温 裕为中书舍人,充职。以右骁卫上将军李正源守大内皇城留守。以朝议大夫、守尚 书户部侍郎、判度支、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刘彖本官同平章事,依前判度支。以 太中大夫、守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 崔慎由检校礼部尚书、梓州刺史、御史大夫、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代 韦有翼;以有翼为吏部侍郎。

二月,以前邕管经略招讨处置使、朝议郎、邕州刺史、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 段文楚为昭武校尉、右金吾卫将军;以朝议郎、守中书舍人、权知礼部贡举、上柱 国、赐绯鱼袋李籓为尚书户部侍郎。以朝散大夫、守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充集贤 殿大学士、上柱国、彭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萧鄴为监修国史。以 朝议大夫、守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判度支、主柱国、赐紫金鱼袋刘彖可充集贤 院学士。以渤海国王弟权知国务大虔晃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 册为渤海国王。以兵部侍郎柳仲郢为刑部尚书。以朝议大夫、守尚书户部侍郎、判 户部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夏侯孜为兵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以朝请大夫、 权知刑部侍郎、赐紫金鱼袋杜胜为户部侍郎、判户部事。光禄大夫、守左领军卫大 将军分司东都、上柱国、会稽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康季荣可检校尚书右仆射, 兼右卫上将军分司。贬前利州刺史杜仓为贺州司户,蔡州刺史李丛邵州司马。以工 部郎中、知制诰于德孙,库部郎中、知制诰苗恪,并可中书舍人,依前翰林学士。 以前右金吾卫将军郑汉璋,前鸿胪少卿郑汉卿,并起复授本官,国舅光之子也。以 银青光禄大夫、行给事中、驸马都尉卫洙为工部侍郎,前濮王傅分司皇甫权为康王 傅分司。以库部员外郎、史馆修撰李涣为长安令。闰二月,以司农少卿卢籍为代州 刺史,前江陵少尹杜恽为司农少卿。以河东马步都虞候段威为朔州刺史,充天宁军 使,兼兴唐军沙陀三部落防遏都知兵马使。五月,以兵部侍郎、盐铁转运使夏侯孜 本官同平章事。

六月,南蛮攻安南府。

八月,洪州贼毛合、宣州贼康全大攻掠郡县,诏两浙兵讨平之。十二月,太子 少保魏掞卒,赠司徒。

十三年春正月,以虢陕观察使杜审权为户部侍郎、判户部事。

三月,宰相萧鄴罢知政事,守吏部尚书。四月,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 知制诰蒋伸本官同平章事。

五月,上不豫,月余不能视朝。

八月七日,宣遗诏立郓王为皇太子,勾当军国事。是日,崩于大明宫,圣寿五 十。诏门下侍郎、平章事令狐綯摄冢宰。群臣上谥曰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 十四年二月,葬于贞陵。

史臣曰:臣尝闻黎老言大中故事,献文皇帝器识深远,久历艰难,备知人间疾 苦。自宝历巳来,中人擅权,事多假借,京师豪右,大扰穷民。洎大中临驭,一之 日权豪敛迹,二之日奸臣畏法,三之日阍寺詟气。由是刑政不滥,贤能效用,百揆 四岳,穆若清风,十余年间,颂声载路。上宫中衣浣濯之衣,常膳不过数器,非母 后侑膳,辄不举乐,岁或小饥,忧形于色。虽左右近习,未尝见怠惰之容。与群臣 言,俨然煦接,如待宾僚,或有所陈闻,虚襟听纳。旧时人主所行,黄门先以龙脑、 郁金藉地,上悉命去之。宫人有疾,医视之,既瘳,即袖金赐之,诫曰:“勿令敕 使知,谓予私于侍者。”其恭俭好善如此。季年风毒,召罗浮山人轩辕集,访以治 国治身之要,其伎术诡异之道,未尝措言。集亦有道之士也。十三年春,坚求还山。 上曰:“先生少留一年,候于罗浮山别创一道馆。”集无留意,上曰:“先生舍我 亟去,国有灾乎?朕有天下,竟得几年?”集取笔写“四十”字,而十字挑上,乃 十四年也。兴替有数,其若是乎!而帝道皇猷,始终无缺,虽汉文、景不足过也。 惜乎简藉遗落,旧事十无三四,吮墨挥翰,有所慊然。

赞曰:李之英主,实惟献文。粃粺尽去,淑慝斯分。河、陇归地,朔漠消氛。 到今遗老,歌咏明君。

部分译文

武宗,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名李炎,为穆宗第五个儿子,母亲是宣懿皇后韦氏。武宗于元和九年(814)六月十二日生于东宫。长庆元年(821)三月被封为颍王,本名李瀍。开成年间加封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依照百官的成例,按月发给职俸津贴钱。

当初,文宗追悔庄恪太子不走正路而死,便立敬宗的儿子陈王李成美为皇太子,开成四年(839)冬十月宣布了这一决定,没有来得及举行册封之礼。开成五年(840)正月初二,文宗患暴病,宰相李珏、知枢密院事刘弘逸奉文宗密旨,令皇太子监国主政。两军中卫仇士良、鱼弘志假传圣旨从十六宅迎取颍王,说“朕自从患病以来,病势加重,不得痊愈,恐怕不能够亲自管理诸事,每天处理日常事务。查考于谋略的古训,并和大臣们商议,以便册立亲近贤明的人作为皇帝的辅佐。朕的亲弟颍王李氵廛,从前封为藩王的时候,就同朕常常共同蒙受师长的教诲,举止合乎礼仪规矩,性情禀赋宽厚仁慈。令他承奉昌盛的国家,必定能合乎人们的愿望。可立他为皇太弟,所有的军国重务,即令他暂时处理管辖。百官卿士,中外臣民,应当竭尽你们的心志,辅佐他成就我的愿望。陈王李成美原先立为皇太子,因他年龄尚幼小,没有长期地经由师长疏导,近日灾难重重,来不及册封制命,可返回王府,以天下至公为榜样,重新封为陈王。”当夜,仇士良率领士兵从十六宅迎取皇太弟前往少阳院,百官在东宫思贤殿谒见皇太弟。正月初三,仇士良搜捕仙韶院副使尉迟璋将其杀害,并屠杀他的全家。五月初四,文宗驾崩,仇士良宣读文宗遗诏:皇太弟应当在灵柩前即皇帝位,由原宰相杨嗣复暂署冢宰之职。五月十四日,皇太弟在正殿接受皇帝的册命文书,时年二十七岁。陈王李成美、安王李溶都死于府邸中。当初,杨贤妃为文宗所宠爱,而庄恪太子的母亲王妃因失宠而心怀怨望,被杨妃以谗言毁谤,王妃死去,太子被废掉。到开成末年,文宗皇帝多病,没有子嗣,杨贤妃请求立安王李溶为嗣子,皇帝与宰臣李珏商量此事,李珏不赞成,便立陈王李成美为嗣子。到这时,仇士良立武宗,想要归功于自己,便举发安王求嗣的旧事,故而陈王、安王和杨贤妃都死去。

二月,决定将穆宗之妃韦氏追谥为宣懿皇太后,她是皇帝的母亲。皇上驾临正殿,颁降圣旨,将开府、右军中尉仇士良封为楚国公,左军中尉鱼弘志封为韩国公,太常卿崔郸、户部尚书执掌度支崔珙均以本职任中书门下同平章事。敕令将二月十五日玄元皇帝降生这日作为降圣节,休假一日。

三月,诏令将宫人刘氏、王氏均封为妃。敕令,因每月朔日和望日皇帝临幸便殿均面对刑法官,这天于事情有所不便,应当停止。

五月,中书省上奏说:六月十二日是皇上的寿诞之日,请把这一天作为庆阳节。将宣懿太后附祭于太庙。当初,武宗想要打开穆宗的陵墓,以宣懿太后附葬其中,中书门下省上奏说:“墓园陵寝已经安定,神灵以宁静为贵。穆宗所葬的光陵已经二十多年,太后的福陵则近日又修葺加高。我们想,只要心中孝顺,就足以显扬父母了。如今如果再因为要合葬附祭,而必须打开两座陵墓,或恐令圣灵忧虑不安,不合乎先圣心中的愿望。又因为男女阴阳应当避忌,也会有所疑虑。不迁葬福陵,确实符合典则礼仪。”便停止了迁葬,依据旧坟增建,名称叫做“福陵”又奏说“:按照今年二月八日的赦文,所有京师各司署被勒令停职的官员,令其本署克日留其小吏杂项的职俸津贴给予代理他们任职的官员。臣等经过详细核查,各道的正官职俸津贴极少,给予小吏的杂项钱则较多,如今正官虽被勒令停职,仍在处理公务,津贴钱却少于吏员的杂项钱,目前事情尚未处置得当。臣请商量,各署正官的津贴及吏员的杂项,望每贯分留二百文与代理官员,其余依旧。”皇上允从。

秋,七月,决定检校礼部尚书、华州刺史陈夷行重行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八月十七日,安葬文宗皇帝于章陵。知枢密院事刘弘逸、薛季眣率领禁军护送灵柩到陵墓所在地,二人一向被文宗所奖掖优遇,仇士良很厌恶他们,他们心中不安,因这件事而掌握兵权,想要倒戈诛杀仇士良、鱼弘志。卤簿使兵部尚书王起、山陵使崔眣察觉了他们的谋划,先行晓谕卤簿(仪仗)军。当天刘弘逸、薛季眣即被处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杨嗣复任检校吏部尚书、潭州刺史,充任湖南都团练观察使;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珏任检校兵部尚书、桂州刺史,充任桂管防御使、观察使等;御史中丞裴夷直任杭州刺史:他们都因为是刘弘逸、薛季眣一党而获罪。易定的军人作乱,驱逐节度使陈君赏。陈君赏纠合了数百名豪杰重新进城,将谋划叛乱的士兵全部杀死,军城又重新安定下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