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寇陇州,凤翔李抱玉击之。戊午,幽州节度使硃泚镇奉 天。
冬十月辛酉日,日有蚀之。癸亥,以商州刺史马燧检校左散骑常侍、河阳三城 使。甲子,昭义节度使李承昭与卢子期战于磁州清水县,大破之,生擒子期以献。 丙寅,贵妃独孤氏薨,追赠曰贞懿皇后。己丑,尚书右仆射裴遵庆卒。十一月辛卯, 新平公主薨。丁酉,田承嗣所署瀛州刺史吴希光以城降。丁未,路嗣恭攻破广州, 擒哥舒晃,斩首以献。
十一年春正月庚寅朔,田承嗣上表请罪。壬辰,遣谏议大夫杜亚使魏州宣慰, 许其自新。辛亥。剑南节度使崔宁奏大破吐蕃二十万,斩首万级,生擒首领一千一 百五十人,献于阙下。二月癸亥,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卒于京师。戊子,河阳军复乱, 大掠三日,监军使冉廷兰率兵斩其乱首。方定。戊申,昌乐公主薨。辛亥,御史大 夫李栖筠卒。
夏四月戊午朔。丙子,以浙西观察使、苏州刺史、御史大夫李涵知台事,充京 畿观察使。己卯,以前淮南节度使、阳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张延赏为江陵尹、 兼御史大夫充荆南节度使。五月癸巳,以永平军节度使李勉为汴州刺史,充汴宋等 八州节度观察留后,时汴将李灵耀专杀濮州刺史孟鉴,北连田承嗣。故命勉兼领汴 州。授灵耀濮州刺史,灵耀不受诏。
六月戊戌,以李灵耀为汴州刺史,充节度留后。秋七月戊子夜,暴澍雨,平地 水深盈尺,沟渠涨溢,坏坊民千二百家。庚寅,田承嗣兵寇滑州,李勉拒战而败。 八月丙寅,幽州节度使硃泚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灵耀据汴叛。甲申,命淮西李 忠臣、滑州李勉、河阳马燧三镇兵讨之。闰月丁酉,太白经天。九月乙丑,李忠臣 等兵进营郑州,灵耀之众来薄战。淮西兵乱,乃退军于荥泽。戊辰,淄青李正己奏 取郓、濮二州。
冬十月乙酉,忠臣等宫破贼于中牟,进军,又败贼于汴州郭外,乃攻之。乙丑, 承嗣遣侄悦率兵三万援灵耀。丙午,淮西、河阳之师合击田悦营,其众大败,悦脱 身北走。灵耀闻悦之败,弃城遁走。汴州平。丁未,滑将杜如江生擒灵耀而献。十 二月丁亥,加平卢淄青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青州刺史、饶阳王李正己为检校 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德军节度使、太子太傅、检校尚书左仆射、陇西郡王 李宝臣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庚寅,泾原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知省 事、扶风郡王马璘卒。丁酉,以泾原节度副使、试太常卿、张掖郡王段秀实权知河 东节度留后,北都留守薛兼训病故也。昭义节度使李承昭搞表称疾,以泽潞行军司 马李抱真权知磁、邢兵马留后。庚戌,加淮西节度、检校右仆射、安州刺史、西平 郡王李忠臣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兼汴州刺史。
十二年春正月甲寅朔。辛酉,以四镇北庭泾原节度副使、知节度使事、张掖郡 王段秀实为泾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本州团练使。月掩轩辕。渤海使献日本国舞 女十一人。癸酉夜,月掩心前大星,又入南斗魁。京师旱,分命祈祷。二月戊子, 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之子纳为青州刺史,充淄青节度留后。丁未,以朗州刺史李国清 为黔州刺史、经略招讨观察使。
三月乙卯,河西陇右副元帅、凤翔怀泽潞秦陇等州节度观察等使、兵部尚书门 下平章事、潞州大都督府长史、知凤翔府事、上柱国、凉国公李抱玉卒。壬戌,月 入太微。癸亥,以太原少尹、河东节度行军司马、权知河留后鲍防为太原尹、御史 大夫,充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戊辰夜,月逼心前星。庚午,左降官永州刺史田 承嗣复授魏博节度使,余官并如故。承嗣侄悦、子绾绪纶并复旧官。庚辰,宰相元 载、王缙得罪下狱,命吏部尚书刘晏讯鞫之。辛巳,制:中书侍郎、平章事元载赐 自尽,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贬括州刺史。
夏四月壬午,以朝议大夫、守太常卿、兼修国史杨绾为中书侍郎,尚书礼部郎、 集贤院学士常衮为门下侍郎,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癸未,以右庶子潘炎为礼部侍 郎。贬吏部侍郎杨炎为道州司马,元载党也。谏议大夫、知制诰韩洄王定包佶徐璜, 户部侍郎赵纵,大理少卿裴翼,太常少卿王紞,起居舍人韩会等十余人,皆坐元载 贬官也。给事中杜亚使魏州,赐田承嗣铁券。癸巳,以前秘书监李揆为睦州刺史。 揆故宰相,为元载所忌,二十年流落丐食江湖间,载诛,方得为郡。又召颜真卿于 湖州,亦载所忌斥外也。乙未,月掩心前星。丁酉,西川破吐蕃于望汉城,擒蕃将 大笼官论器然以献。壬寅,以前商州刺史乌崇福为安南都护、本营经略使。渤海、 奚、契丹、室韦、靺鞨并遣使朝贡。己酉,加京官料钱,文武班诸司共二千七百九 十六员,文官一千八五十四员,武官九百四十二员,岁加给一十五万六千贯,并旧 给凡二十六万贯。以关内副元帅、兵马使浑瑊兼邠州刺史。
五月辛亥。罢天下州团练守捉使名。甲寅,诸道邸务在上都名曰留后,改为进 奏院。丙辰夜,月入太微。辛酉,贬刑部尚书王昂连州刺史,昂至万州卒。庚午, 敕毁元载祖、父坟,剖棺弃骸,焚毁私庙主于大宁里。甲戌,以前安南都护张伯仪 为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岭南节度使。六月癸巳,时小旱,上斋居祈祷,圣体 不康,是日不视朝。秋七月戊午,罢润州丹阳军、苏州长洲军。己巳,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兼修国史杨绾卒。八月癸巳,赐东川节 度使鲜于叔明姓李氏。癸卯,宰臣让赐食。先是元载、王缙辅政,每日赐食,因为 故事。至是,常衮等上表云:“飧钱已多,更颁御膳,胡颜自安,乞停赐食。”从 之。甲辰,以湖州刺史颜真卿为刑部尚书。乙巳,以久雨宥常参百僚,不许御史点 班。九月乙卯,许以庶人礼葬元载。辛酉,以泾原节度副使段秀实为四镇北庭行营、 泾原郑颍等节度使。庚午,吐蕃寇坊州,掠党项羊马而去。是秋,宋、亳、陈、滑 等州水。
冬十月丁亥,户部待郎、判度支韩滉言解县两池生瑞盐,乃置祠,号宝应灵庆 池。壬寅夜,月掩昴,又入太微。乙巳,以滑州牙将刘洽为宋州刺史。京兆尹黎干 奏水损田三万一千顷。度支使韩滉奏所损不多。兼渭南令刘藻曲附滉,亦云部内田 不损。差御史赵计检渭南田,亦附滉云不损。上曰:“水旱咸均,不宜渭南独免。” 复命御史硃敖检之,渭南损田三千顷。上叹息曰:“县令职在字人,不损亦宜称损, 损而不闻,岂有恤隐之意耶!刘藻、赵计皆贬官。十一月癸丑,太白临哭星。乙卯 夜,月入羽林。癸酉,以右散骑常侍萧昕为工阅尚书。刑部尚书颜真卿献所著《韵 海镜源》三百六十卷。十二月丁亥,西川崔宁奏于西山破吐蕃十万,斩首八千,生 擒九百人。己亥,天下仙洞灵迹禁樵捕。庚子,以幽州节度使硃泚兼陇右节度副大 使,权知河西、泽潞行营兵马事。京兆尹请修六门堰,许之。
十三年春正月戊申朔。辛酉,坏白渠碾硙八十余所,以夺农溉田也。壬戌,刑 部尚书、鲁郡公颜真卿三抗章乞致仁,不允。淄青节度使李正己请附属籍,从之。 戊辰,回纥寇太原,鲍防与之战,我师不利。硃泚徙封遂宁郡王。二月庚辰,代州 都督张光晟击回纥,战于羊武谷,破之,北人乃安。己亥,吐蕃寇灵武。甲辰,太 仆寺佛堂有小脱空金刚右臂忽有黑汁滴下,以纸承之,色类血。
三月甲戌,河阳将士劫回纥辎重,因与相斗,纵兵大掠,久之方定。四月丁亥, 以浙西观察留后李道昌为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浙西都团练观察使。己丑,以 前浙西观察使李涵为御史大夫。甲辰,吐蕃寇灵州,朔方留后常谦光击败之。五月 戊午,宦官刘清潭赐名忠翼。六月戊戌,陇右节度使硃泚于军士赵贵家得猫鼠同乳 不相害,笼而献之。秋七月壬子,中书舍人崔祐甫知吏部选事。癸丑,剑南节度使 崔宁加检校司空,东川李叔明加检校工部尚书。辛未,吐蕃寇盐州、庆州。八月甲 戌朔,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抗章请复本姓张氏,从之。
冬十月丁酉,葬贞懿皇后于庄陵。十一月丁卯,日长至,有司礼昊天上帝于南 郊,上不视朝故也。十二月丙戌,以吏部尚书刘晏为左仆射,判使如故。以给事中 杜亚为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江西观察使。以江西观察使路嗣恭为兵部尚书。 是岁,郴州黄芩山崩,压死者有数百人。
十四年春正月壬寅朔。壬戌,以楚州刺史李泌为澧州刺史。二月癸未,魏博七 州节度使、太尉、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州大都督府长史田承嗣 卒。甲申,以魏博中军兵马使、左司马田悦兼御史中丞,充魏博节度留后。
三月丁未,汴宋节度使李忠臣为麾下将族侄李希烈所逐,忠臣狼狈归朝。上以 忠臣立功于国,乃授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庚戌,以河南尹严郢为京兆尹,河中少 尹、知府事赵惠伯为河南尹。辛酉,以前容管经略使、容州刺史王翃为河中少尹、 知府事。
夏四月癸未,成德军节度使张宝臣复请姓李,从之。五月癸卯,上不康,至辛 亥,不视朝。北都留守鲍防以北庭归朝。辛酉,诏皇太子监国。是夕,上崩于紫宸 之内殿。遗诏皇太子柩前即位。壬戌,迁神柩于太极殿,发丧。八月庚申,群臣上 尊谥曰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十月己酉,葬于元陵。十二月丁酉,祔于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