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淮南、山南东道五道行营节度,镇临淮。北京留守、守司空、太原尹、河东 节度副大使、霍国公王思礼卒。辛丑,以鸿胪卿、赵国公管崇嗣为太原尹、兼御史 大夫,充北京留守、河东节度副大使。壬子,太子少傅、宗正卿李齐物卒。六月癸 丑朔。己卯,以凤翔尹李鼎为鄯州刺史、陇右节度营田等使。秋七月癸未朔,日有 蚀之,既。大星皆见。甲辰,延英殿御座梁上生玉芝,一茎三花,上制《玉灵芝诗》。
八月癸丑朔,以中官李辅国守兵部尚书,于尚书省上,命宰臣百官送之,酣宴 竟日。自七月霖雨,至是方止,墙宇多坏,漉鱼道中。辛巳,以殿中监李若幽为户 部尚书,充朔方镇西北庭陈郑等州节度使,镇绛州,赐名国贞。九月壬午朔。壬辰, 以太子宾客、集贤殿学士、昌黎伯韩择木为礼部尚书。壬寅,制:朕获守丕业,敢 忘谦冲,欲垂范而自我,亦去华而就实。其“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等尊崇之称, 何德以当之?钦若昊天,定时成岁,《春秋》五始,义在体元,惟以纪年,更无润 色。至于汉武,饰以浮华,非前王之茂典,岂永代而作则。自今已后,朕号唯称皇 帝,其年号但称元年,去上元之号。其以今北庭潞仪隰等州行营、本管节度观察等 事,移镇绛州。壬申,嗣宁王棣薨。癸酉,河南副元帅李光弼破贼于许州城下,收 复许州。建辰月庚辰朔。壬午,诏天下见禁系囚,无轻重一切释放。丙戌夜,月有 白冠。癸巳,以襄州刺史来瑱为安州刺史,充淮西申、安、蕲、黄、沔等十六州节 度使。甲午,党项奴剌寇梁州,刺史李勉弃郡走。丙申,党项寇奉天。上不康,百 僚于佛寺斋僧。丁未,诏左降官、流人一切放还。戊申,中书侍郎、平章事、徐国 公萧华为礼部尚书,罢知政事。以尚书户部侍郎元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礼部尚 书韩择木为太子太保。建巳月庚戌朔。壬子,楚州刺史崔侁献定国宝玉十三枚:一 曰玄黄天符,如笏,长八寸,阔三寸,上圆下方,近圆有孔,黄玉也。二曰玉鸡, 毛文悉备,白玉也。三曰谷璧,白玉也,径可五六寸,其文粟粒无雕镌之迹。四曰 西王母白环,二枚,白玉也,径六七寸。五曰碧色宝,圆而有光。六曰如意宝珠, 形圆如鸡卵,光如月。七曰红靺鞨,大如巨栗,赤如樱桃。八曰琅玕珠,二枚,长 一寸二分。九曰玉玦,形如玉环,四分缺一。十曰玉印,大如半手,斜长,理如鹿 形,陷入印中,以印物则鹿形著焉。十一曰皇后采桑钩,长五六寸,细如箸,屈其 末,似真金,又似银。十二曰雷公石斧,长四寸,阔二寸,无孔,细致如青玉。十 三宝置于日中,皆白气连天。亻先表云:“楚州寺尼真如者,恍惚上升,见天帝。 帝授以十三宝,曰:‘中国有灾,宜以第二宝镇之。’”甲寅,太上至道圣皇天帝 崩于西内神龙殿。上自仲春不豫,闻上皇登遐,不胜哀悸,因兹大渐。乙丑,诏皇 太子监国。又曰:“上天降宝,献自楚州,因以体元,叶乎五纪。其元年宜改为宝 应,建巳月为四月,余月并依常数,仍依旧以正月一日为岁首。”丁卯,宣遗诏。 是日,上崩于长生殿,年五十二。群臣上谥曰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 宝应二年三月庚午,葬于建陵。
史臣曰:臣每读《诗》至许穆夫人闻宗国之颠覆,周大夫伤宫室之黍离,其辞 情于邑,赋谕勤恳,未尝不废书兴叹。及观天宝失驭,流离奔播,又甚于诗人之于 邑也。当其戎羯负恩,奄为豨突,豺豕遽兴于毂下,胡越宁虑于舟中,借人之戈, 持之反刺,变生于不意也。所幸太王去国,豳人不忘于周君;新莽据图,黔首仍思 于汉德。是以宣皇帝蒙六圣之遗业,因百姓之乐推。号令朔方,旬日而车徒云合; 旋师右辅,期月而关、陇砥平。故两都再复于銮舆,九庙复歆于黍稷。观其迎上皇 于蜀道,陈拜庆于望贤,父子于是感伤,行路为之陨涕。昔太公迎子,或从家令之 言;而西伯事亲,靡怠寝门之问。曾参、孝己,足以拟伦。然而道屈知几,志微远 略。残妖未殄,宜先恢复之谋;余烬才收,何暇升平之礼。方听王玙伏奏,辅国赞 成,绀辕躬籍于春郊,翠AW先蚕于茧馆、或御殿晓宣时令,或登坛宿礼贵神。礼 即宜然,时何暇给。钟悬未移于簨虡,思明已陷于洛阳,是知祝史畴人,安能及远。 犹赖大臣宣力,诸将效忠,旄头终陨于三川,杲日重明于六合。比平王之迁洛,我 则英雄;论元帝之渡江,彼诚么么。宁亲复国,肃乃休哉!
赞曰:犬羊犯顺,辇辂播迁。凶徒竟毙,景祚重延。星驰蜀道,雨泣望贤。孝 宣之谥,谁曰不然?
部分译文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名亨,玄宗的第三个儿子,母亲名杨氏,乃元献皇后。景云二年(711)九月三日生。初名嗣升,两岁封为陕王,五岁被任命为安西大都护、河西四镇各蕃邦部落大使。皇上仁爱英俊聪颖,得之于自然;等到年长,聪明而记忆力强,写文作诗,典雅华丽,耳目所见所闻,不会再遗忘。
开元十五年(727)正月,封为忠王,改名为浚。五月,兼任朔方大使、单于大都护。十八年,奚、契丹侵犯边界,以皇上为河北道元帅,信安王。。为副,率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亻由先等八总管讨伐他们。又命百官依次排列在光顺门,与皇上相见。左丞相张说在谒见以后对学士孙逖、韦述曰:“我曾见到太宗写真的画像。忠王雄姿英俊,仪表非同一般,很像圣祖李世民,这是国家福分啊!”开元二十年(732),诸将大破奚、契丹,因为这是忠王遥遥统领的功劳,加忠王司徒之职。开元二十三年(735),改名为王与。开元二十五年(737),皇太子瑛得罪。开元二十六年(738)六月三日,立皇上为皇太子,改名为绍。后来有进言的人说绍与宋太子名相同,不吉,才改为现在的名,即李亨。当初,太子瑛得罪,玄宗皇上召李林甫议论立太子,当时寿王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正承受玄宗的恩宠,林甫观望皇上旨意,以李瑁可立为太子对答。等到玄宗立李亨为太子,李林甫害怕对自己不利,于是发动了迫害韦坚、柳责力的冤案,太子李亨多次发生危险,几乎不能当太子。后来又有杨国忠依赖贵妃之家,胡作非为,但害怕太子英武,暗中图谋对太子不利,杨国忠作为祸患,对太子李亨为害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