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势。辛卯,礼部奏请千秋节休假三日,及村闾社会,并就千秋节先赛白 帝,报田祖,然后坐饮散之。
秋七月庚辰,幸宁王宪第,即日还宫。八月丁亥,上御花萼楼,以千秋节百官 献贺,赐四品已上金镜、珠囊、缣彩,赐五品已下束帛有差。上赋八韵诗,又制 《秋景诗》。辛亥,幸永穆公主宅,即日还宫。九月,先是高户捉官本钱;乙卯, 御史大夫李朝隐奏请薄税百姓一年租钱充,依旧高户及典正等捉,随月收利,供官 人税钱。冬十月,吐蕃遣其大臣名悉猎献方物,请降,许之。庚寅,幸岐州之凤泉 汤。癸卯,至自凤泉汤。十一月丁卯,幸新丰温泉宫。十二月戊子,丰州刺史袁振 坐妖言下狱死。戊申,尚书左丞相、燕国公张说薨。是岁,百僚及华州父老累表请 上尊号内请加“圣文”两字,并封西岳,不允。
十九年春正月壬戌,开府仪同三司、霍国公王毛仲贬为襄州别驾,中路赐死, 党与贬黜者十数人。辛卯,遣鸿胪卿崔琳入吐蕃报聘。丙子,亲耕于兴庆宫龙池。 己卯,禁采捕鲤鱼。天下州府春秋二时社及释奠,停牲牢,唯用酒酺,永为常式。
二月甲午,以崔琳为御史大夫。三月乙酉朔,崔琳使于吐蕃。夏四月壬午,于 京城置礼院。丙申,令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太公尚父庙,以张良配飨,春秋二时仲 月上戊日祭之。五月壬戌,五岳各置老君庙。六月乙酉,大风拔木。秋八月辛巳, 降天下死罪从流,徒已下悉原之。九月辛未,吐蕃遣其国相论尚他硉来朝。冬十月 丙申,幸东都。
十一月丙辰,至自东都。甲子,太子少傅源乾曜薨。十二月,巂州都督张审素 以劫制使监察御史杨汪伏诛。是冬,浚苑内洛水,六十余日而罢。戊戌,裴光庭上 《瑶山往则》、《维城前轨》各一卷,上令赐太子、诸王各一本。
二十年春正月乙卯,以礼部尚书、信安王祎率兵讨契丹。丁巳,幸长芬公主宅; 乙丑,幸薛王业宅:并即日还宫。二月己未,敕文武选人,承前例三月三十日为例, 然开选门,比团甲进官至夏来。自今已后,选门并正月内开,团甲二月内讫。分命 宰相录京城诸狱系囚。三月,信安王祎与幽州长史赵含章大破奚、契丹于幽州之北 山。
夏四月乙亥,宴百僚于上阳东州,醉者赐以床褥,肩舆而归,相属于路。癸巳, 改造天津桥,毁皇津桥,合为一桥。五月癸卯,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恆式。 辛亥,金仙长公主薨。戊辰,信安王献奚、契丹之俘,上御应天门受之。
六月丁丑,单于大都护、河北东道行军元帅、忠王浚加司徒,都护如故;副大 使信安王祎加开府仪同三司。庚寅,幽州长史赵含章坐盗用库物,左监门员外将军 杨元方受含章馈饷,并于朝堂决杖,流瀼州,皆赐死于路。其月,遣范安及于长安 广花萼楼,筑夹城至芙蓉园。
秋七月戊辰,幸宁王宪宅,即日还宫。八月辛未朔,日有蚀之。己卯,户部尚 书王晙卒。九月乙巳,中书令萧嵩等奏上《开元新礼》一百五十卷,制所司行用之。 渤海靺鞨寇登州,杀刺史韦俊,命左领军将军盖福顺发兵讨之。
冬十月丙戌,命巡幸所至,有贤才未闻达者举之。仍令中书门下疏决囚徒。辛 卯,至潞州之飞龙宫,给复三年,兵募丁防先差未发者,令改出余州。辛丑,至北 都。癸丑,曲赦太原,给复三年。十一月庚午,祀后土于脽上,大赦天下,左降官 量移近处。内外文武官加一阶,开元勋臣尽假紫及绯。大酺三日。十二月壬申,至 京师。
其年户部计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 十五。
二十一年春正月庚子朔,制令士庶家藏《老子》一本,每年贡举人量减《尚书》、 《论语》两条策,加《老子》策,乙巳,迁祔肃明皇后神主于庙,毁仪坤庙。丁巳, 幸温泉宫。己未,命工部尚书李嵩使于吐蕃。癸亥,至自温泉宫。三月乙巳,侍中 裴光庭薨。甲寅,尚书右丞韩休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闰月,幽州道副 总管郭英杰等讨契丹,为所败于都山之下,英杰死之。夏四月丁巳,以久旱,命太 子少保陆象先、户部尚书杜暹等七人往诸道宣慰赈给,及令黜陟官吏,疏决囚徒。 丁酉,宁王宪为太尉,薛王业为司徒,庆王潭为太子太师,忠王浚为开府仪同三司, 棣王洽为太子少傅,鄂王涓为太子太保。五月甲申,皇太子纳妃薛氏。制天下死罪 降从流,流已下释放。京文武官赐勋一转。秋七月乙丑朔,日有蚀之。九月壬午, 封皇子溢为济王,沔为信王,泚为义王,漼为陈王,澄为丰王,潓为恆王,漩为凉 王,滔为深王。
冬十月庚戌,幸温泉宫。十一月戊子,尚书右丞相宋璟以年老请致仕,许之。 十二月丁未,兵部尚书、徐国公萧嵩为尚书右丞相,黄门侍郎韩休为兵部尚书,并 罢知政事。京兆尹裴耀卿为黄门侍郎,前中书侍郎张九龄起复旧官,并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是岁,关中久雨害稼,京师饥,诏出太仓米二百万石给之。
二十二年春正月癸亥朔,制古圣帝明皇、岳、渎、海镇用牲牢,余并以酒酺充 奠。己巳,幸东都。辛未,太府卿严挺之、户部侍郎裴宽于河南存问赈给。乙酉, 怀、卫、邢、相等五州乏粮,遣中书舍人裴敦复巡问,量给种子。己丑,至东都。 二月壬寅,秦州地震,廨宇及居人庐舍崩坏殆尽,压死官吏以下四十余人,殷殷有 声,仍连震不止。命尚书右丞相萧嵩往祭山川,并遣使存问赈恤之,压死之家给复 一年,一家三人已上死者给复二年。辛亥,初置十道采访处置使。征恆州张果先生, 授银青光禄大夫,号曰通玄先生三月,没京兆商人任令方资财六十余万贯。壬午, 欲令不禁私铸钱,遣公卿百僚详议可否。众以为不可,遂止。四月乙未,伊西、北 庭且依旧为节度。废太庙署,以太常寺奉宗庙。庚子,唐州界准胜州例立表,测候 日晷影长短。乙巳,诏京都见禁囚徒,令中书门下及留守检覆降罪,天下诸州委刺 史。丁未,眉州鼎皇山下江水中得宝鼎。甲寅,北庭都护刘涣谋反,伏诛。
五月戊子,黄门侍郎裴耀卿为侍中,中书侍郎张九龄为中书令,黄门侍郎李林 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关中大风拔木,同州尤甚。是夏,上自于苑中 种麦,率皇太子已下躬自收获,谓太子等曰:“此将荐宗庙,是以躬亲,亦欲令汝 等知稼穑之难也。”因分赐侍臣,谓曰:“比岁令人巡检苗稼,所对多不实,故自 种植以观其成;且《春秋》书麦禾,岂非古人所重也!”六月乙未,遣左金吾将军 李佺于赤岭与吐蕃分界立碑。
七月己巳,司徒、薛王业薨,追谥为惠宣太子。甲申,遣中书令张九龄充河南 开稻田使。八月,先是驾至东都,遣侍中裴耀卿充江淮、河南转运使,河口置输场。 壬寅,于输场东置河阴县。又遣张九龄于许、豫、陈、亳等州置水屯。九月壬申, 改饶乐都督府为奉诚都督府。辛巳,移登州平海军于海口安置。冬十月甲辰,试司 农卿陈思问以赃私配流瀼州。十二月戊子朔,日有蚀之。乙巳,幽州长史张守珪发 兵讨契丹,斩其王屈烈及其大臣可突干于阵,传首东都,余叛奚皆散走山谷。立其 酋长李过折为契丹王。是岁,突厥毗伽可汗死。断京城乞兒。
二十三年春正月己亥,亲耕籍田,上加至九推而止,卿已下终其亩。大赦天下。 京文武官及朝集采访使三品已下加一爵,四品已下加一阶,外官赐勋一转。其才有 霸王之略、学究天人之际、及堪将帅牧宰者,令五品已上清官及刺史各举一人。致 仕官量与改职,依前致仕。赐酺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