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高智周罢知政事。癸未,以吏部侍郎裴行俭为礼部 尚书,赏擒都支、遮匐之功也。甲辰,裴行俭为定襄道大总管,与营州都督周道务 等兵十八万,并西军程务挺、东军李文暕等,总三十万以讨突厥。甲寅,临轩试应 岳牧举人。
二年春正月乙酉,宴诸王、诸司三品已上、诸州都督刺史于洛城南门楼,奏新 造《六合还淳》之舞。二月丙午,诏曰:“故符玺郎李延寿撰《正典》一部,辞殚 雅正,虽已沦亡,功犹可录,宜赐其家绢五十疋。”壬子,霍王元轨率文武百僚, 请出一月俸料助军,以讨突厥。癸丑,幸汝州温汤。丁巳,至少室山。戊午,亲谒 少姨庙。赐故玉清观道士王远知谥曰升真先生,赠太中大夫。又幸隐士田游岩所居。 己未,幸嵩阳观及启母庙,并命立碑。又幸逍遥谷道士潘师正所居。甲子,自温汤 还东都。
三月,裴行俭大破突厥于黑山,擒其首领奉职。伪可汗泥熟匐为其部下所杀, 传首来降。夏四月乙丑,幸紫桂宫。戊辰,黄门侍郎裴炎崔知温、中书侍郎王德真 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五月癸未,荧惑犯舆鬼。丁酉,太白经天。秋七月,吐蕃寇河 源,屯于良非川。河西镇抚大使李敬玄与吐蕃将赞婆战于湟中,官军败绩。时左武 卫将军黑齿常之力战,大破蕃军,遂擢为河源军经略大使;令李敬玄镇鄯州,为之 援。丙申,江王元祥薨。是月,突厥余众围云州,中郎将程务挺击破之。八月丁未, 自紫桂宫还东都。丁巳,鄯州都督李敬玄左迁衡州刺史。甲子,废皇太子贤为庶人, 幽于别所。乙丑,立英王哲为皇太子。改调露二年为永隆元年,赦天下,大酺三日。 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张大安坐庶人左迁普州刺史。九月,河南、河北诸州 大水,遣使赈恤,溺死者官给棺槥,其家赐物七段。
冬十月壬寅,苏州刺史曹王明封零陵郡王,于黔州安置,坐附庶人贤也。己酉, 自东都还京。十一月朔,日有蚀之。洛州饥,减价官粜,以救饥人。
二年春正月,突厥寇原、庆等州。乙亥,命将军李知十、王杲等分兵御之。癸 巳,遣礼部尚书裴行俭为定襄道大总管,率师讨突厥温傅部落。己亥,诏雍、岐、 华、同民户宜免两年地税,河南、河北遭水处一年。上诏雍州长史李义玄曰:“朕 思还淳返朴,示天下以质素。如闻游手堕业,此类极多,时稍不丰,便致饥馑。其 异色绫锦,并花间裙衣等,糜费既广,俱害女工。天后,我之匹敌,常著七破间裙, 岂不知更有靡丽服饰?务遵节俭也。其紫服赤衣,闾阎公然服用。兼商贾富人,厚 葬越礼。卿可严加捉搦,勿使更然。”二月丙午,皇太子亲行释奠礼。
三月辛卯,左仆射、同三品刘仁轨兼太子少傅。侍中郝处俊为太子少保,罢知 政事。五月丙戌,定襄道总管曹怀舜与突厥史伏念战于横水,官军大败。怀舜减死, 配流岭南。六月壬子,故江王元祥男晫以犯名教,斩于大理寺后园。七月,太平公 主出降薛绍,赦京城系囚。闰七月丁未,黄门侍郎裴炎为侍中,黄门侍郎崔知温、 中书侍郎薛元超并为中书令。庚申,上以服饵,令皇太子监国。丙寅,雍州大风害 稼,米价腾踊。是月,裴行俭大破突厥史伏念之众,伏念为程务挺急追,遂执温傅 来降,行俭于是尽平突厥余党。行俭执伏念、温傅,振旅凯旋。
八月丁卯朔,河南、河北大水,许遭水处往江、淮已南就食。丁亥,户部尚书 崔知悌卒。辛卯,改交州为安南都护府。九月丙申,彗星见于天市,长五尺。冬十 月丙寅朔,日有蚀之。乙丑,改永隆二年为开耀元年。曲赦定襄军及缘征突厥官吏 兵募等。丙寅,斩阿史那伏念及温傅等五十四人于都市。丁亥,新罗王金法敏薨, 仍以其子政袭位。十一月癸卯,徙庶人贤于巴州。十二月,吐火罗献金衣一领,上 不受。辛未,太子少保、甑山县公郝处俊薨。
永淳元年正月乙未朔,以年饥,罢朝会。关内诸府兵,令于邓、绥等州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