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十八(3/7)

右丞。

帝自陕还,真卿请先谒陵庙而即宫,宰相元载以为迂,真卿怒曰:“用舍在公, 言者何罪?然朝廷事岂堪公再破坏邪!”载衔之。俄以检校刑部尚书为朔方行营宣 慰使,未行,留知省事,更封鲁郡公。时载多引私党,畏群臣论奏,乃绐帝曰: “群臣奏事,多挟谗毁。请每论事,皆先白长官,长官以白宰相,宰相详可否以闻。” 真卿上疏曰:

诸司长官者,达官也,皆得专达于天子。郎官、御史,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 故出使天下,事无细大得失,皆俾访察,还以闻。此古明四目、达四聪也。今陛下 欲自屏耳目,使不聪明,则天下何望焉?《诗》曰:“营营青蝇,止于棘;谗言罔 极,交乱四国。”以其能变白为黑,变黑为白也。诗人疾之,故曰:“取彼谗人, 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昔夏之伯明、楚之无极、汉之江充,皆谗人也, 陛下恶之,宜矣。胡不回神省察?其言虚诬,则谗人也,宜诛殛之;其言不诬,则 正人也,宜奖励之。舍此不为,使众人谓陛下不能省察而倦听览,以是为辞,臣窃 惜之。

昔太宗勤劳庶政,其《司门式》曰:“无门籍者有急奏,令监司与仗家引对, 不得关碍。”防拥蔽也。置立仗马二,须乘者听。此其平治天下也。天宝后,李林 甫得君,群臣不先咨宰相辄奏事者,托以他故中伤之,犹不敢明约百司,使先关白。 时阉人袁思艺日宣诏至中书,天子动静必告林甫,林甫得以先意奏请,帝惊喜若神, 故权宠日甚,道路以目。上意不下宣,下情不上达,此权臣蔽主,不遵太宗之法也。 陵夷至于今,天下之敝皆萃陛下,其所从来渐矣。自艰难之初,百姓尚未凋竭,太 平之治犹可致,而李辅国当权,宰相用事,递为姑息。开三司,诛反侧,使余贼溃 将北走党项,裒啸不逞,更相惊恐,思明危惧,相挻而反,东都陷没,先帝由是忧 勤损寿。臣每思之,痛贯心骨。

今天下疮痏未平,干戈日滋,陛下岂得不博闻谠言以广视听,而塞绝忠谏乎? 陛下在陕时,奏事者不限贵贱,群臣以为太宗之治可跂而待。且君子难进易退,朝 廷开不讳之路,犹恐不言,况怀厌怠。令宰相宣进止,御史台作条目,不得直进, 从此人不奏事矣。陛下闻见,止于数人耳目。天下之士,方钳口结舌,陛下便谓无 事可论,岂知惧而不敢进,即林甫、国忠复起矣。臣谓今日之事,旷古未有,虽林 甫、国忠犹不敢公为之。陛下不早觉悟,渐成孤立,后悔无及矣。

于是中人等腾布中外。后摄事太庙,言祭器不饬,载以为诽谤,贬峡州别驾。 改吉州司马,迁抚、湖二州刺史。载诛,杨绾荐之,擢刑部尚书,进吏部。帝崩, 以为礼仪使。因奏列圣谥繁,请从初议为定,袁傪固排之,罢不报。时丧乱后,典 法湮放,真卿虽博识今古,屡建议釐正,为权臣沮抑,多中格云。

杨炎当国,以直不容,换太子少师,然犹领使。及卢杞,益不喜,改太子太师, 并使罢之,数遣人问方镇所便,将出之。真卿往见杞,辞曰:“先中丞传首平原, 面流血,吾不敢以衣拭,亲舌舐之,公忍不见容乎!”杞矍然下拜,而衔恨切骨。

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诏 可,公卿皆失色。李勉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密表固留。至河南,河南尹郑叔 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 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以身捍,麾其众退,乃就 馆。逼使上疏雪己,真卿不从。乃诈遣真卿兄子岘与从吏数辈继请,德宗不报。真 卿每与诸子书,但戒严奉家庙,恤诸孤,讫无它语。希烈遣李元平说之,真卿叱曰: “尔受国委任,不能致命,顾吾无兵戮汝,尚说我邪?”希烈大会其党,召真卿, 使倡优斥侮朝廷。真卿怒曰:“公,人臣,奈何如是?”拂衣去。希烈大惭。时硃 滔、王武俊、田悦、李纳使者皆在坐,谓希烈曰:“闻太师名德久矣,公欲建大号 而太师至,求宰相孰先太师者?”真卿叱曰:“若等闻颜常山否?吾兄也。禄山反, 首举义师,后虽被执,诟贼不绝于口。吾年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 岂受若等胁邪!”诸贼失色。

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真卿见希烈曰:“死生 分矣,何多为!”张伯仪败,希烈令赍旌节首级示真卿,真卿恸哭投地。会其党周 曾、康秀林等谋袭希烈,奉真卿为帅。事泄,曾死,乃拘送真卿蔡州。真卿度必死, 乃作遗表、墓志、祭文,指寝室西壁下曰:“此吾殡所也。”希烈僭称帝,使问仪 式,对曰:“老夫耄矣,曾掌国礼,所记诸侯朝觐耳!”

兴元后,王师复振,贼虑变,遣将辛景臻、安华至其所,积薪于廷曰:“不能 屈节,当焚死。”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希烈弟希倩坐硃泚诛,希烈因发怒, 使阉奴等害真卿,曰:“有诏。”真卿再拜。奴曰:“宜赐卿死。”曰:“老臣无 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奴曰:“从大梁来。”骂曰:“乃逆贼耳,何 诏云!”遂缢杀之,年七十六。嗣曹王皋闻之,泣下,三军皆恸,因表其大节。淮、 蔡平,子頵、硕护丧还,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赙布帛米粟加等。

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 鲁公。如李正己、田神功、董秦、侯希逸、王玄志等,皆真卿始招起之,后皆有功。 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贞元六年,赦书授頵五品正员官。开成初,又 以曾孙弘式为同州参军。

赞曰:唐人柳宗元称:“世言段太尉,大抵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 非也。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 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宗元不妄许人,谅其然邪,非孔子所谓仁 者必有勇乎?当禄山反,哮噬无前,鲁公独以乌合婴其锋,功虽不成,其志有足称 者。晚节偃蹇,为奸臣所挤,见殒贼手。毅然之气,折而不沮,可谓忠矣。详观二 子行事,当时亦不能尽信于君,及临大节,蹈之无贰色,何耶?彼忠臣谊士,宁以 未见信望于人,要返诸己得其正,而后慊于中而行之也。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 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