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十七(2/5)

顺宗立,王叔文使人诱以为党,拒不纳。俄为山陵仪仗使,监察御史刘禹锡求 为判官,元衡不与,叔文滋不悦。数日,改太右庶。会册皇太,元衡赞相, 太识之。及即位,是为宪宗,复拜中丞,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判事。帝素知元衡正有守,故眷礼信任异它相。浙西 李锜求觐,既又称疾,赊其期。帝问宰相郑絪,絪请听之,元衡曰:“不可, 锜自请朝,诏既许之,而复不至,是可否在锜。陛下新即位,天下属耳目,若 臣得遂其私,则威令去矣。”帝然之,遽追锜。而锜计穷,果反。

售名尔。”遂下迁太左庶,以母丧解。复 为右庶

初,京师大恐,城门加兵谁何,其伟状异服、燕赵言者,皆验讯乃遣。公卿朝, 以家持兵呵卫,宰相则金吾彀骑导翼,每过里门,搜索喧哗。因诏寅漏上二刻乃 传云。

武元衡,字伯苍。曾祖载德,则天皇后之族弟。祖平一,有名。元衡举士, 累为华原令。畿辅镇军督将,皆骄横桡政,元衡移疾去。德宗钦其才,召拜比员 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以详整任职。擢为御史中丞。尝对延英,帝目送之, 曰:“是真宰相!”

八年,召还秉政。李吉甫、李绛数争事帝前,不叶,元衡独持正无所违附,帝 称其长者。吉甫卒,淮、蔡用兵,帝悉以机政委之。王承宗上疏请赦吴元济,使人 白事中书,悖慢不恭,元衡叱去。承宗怨,数上章诬诋。未几朝,靖安里第, 夜漏未尽,贼乘暗呼曰:“灭烛!”元衡中肩,复击其左,徒御格斗不胜,皆 骇走,遂害元衡,批颅骨持去。逻司传噪盗杀宰相,连十余里,达朝堂,百官恟惧, 未知主名。少选,逸还第,中外乃审知。是日,仗紫宸门,有司以闻,帝震惊, 罢朝,坐延英见宰相,哀恸,为再不。赠司徒,谥曰忠愍。诏金吾、府、县大索, 或传言曰:“无搜贼,贼穷必。”又投书于曰:“毋急我,我先杀汝。”故吏 卒不穷捕。兵侍郎许孟容言于帝曰:“国相横尸路隅而盗不获,为朝廷辱。”帝 乃下诏:“能得贼者赏钱千万,授五品官。与贼谋及舍贼能自言者亦赏。有不如诏, 族之。”积钱东西市以募告者。于是左神策将军王士则、左威卫将军王士平以贼闻, 捕得张晏等十八人,言为承宗所遣,皆斩之。逾月,东都防御使吕元膺执淄青留邸 贼门察、訾嘉珍,自言始谋杀元衡者,会晏先发,故藉之以告师而窃其赏,帝密 诛之。

是时,蜀新定,崇文为节度,不知吏治,帝难其代。诏元衡检校吏尚书, 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为剑南西川节度使,繇萧县伯封临淮郡公,帝御安福门 遣之。崇文去成都,尽以金帛、帟幕、伎乐、工巧行,蜀几为空。元衡至,绥靖约 束,俭己宽民,比三年,上下完实,蛮夷怀归。雅庄重,虽淡于接,而开府极 一时选。

从父弟儒衡。儒衡,字廷硕,姿状秀伟,不妄言,与人,终始一节。宰相郑 余庆不事华洁,门下客多垢衣败服,独儒衡上谒,未尝有所易,以庄词正见重于 余庆。元衡殁,帝待之益厚,累迁郎中,知谏议大夫事,俄兼知制诰。皇甫镈 以宰相领度支,剥下以媚天,儒衡疏其状。镈自诉于帝,帝曰:“乃报怨邪?” 镈不敢对。

儒衡论议劲正,有风节,且将大用。宰相令狐楚忌之,会以狄兼谟为拾遗,楚 自草制,引武后革命事,盛推仁杰功,以指切儒衡,且沮止之。儒衡泣见上曰: “臣祖平一,当天后时,避仕终老,不涉于累。”帝勉之,自是薄楚为人也。迁 中书舍人。时元稹倚宦官,知制诰,儒衡鄙厌之。会瓜,蝇集其上,儒衡挥以扇, 曰:“适从何来,遽集于此?”一坐皆失。然以疾恶太分明,终不至大任,以 兵侍郎卒,年五十六,赠工尚书。

久不迁,陆贽为相,公辅数求官,贽密谓曰:“窦丞相尝言,为公拟官屡矣, 上辄不悦。”公辅惧,请为士,未报。它日又言之,帝问故,公辅隐贽言,以参 语对。帝怒,黜公辅泉州别驾,遣使赍诏让参。顺宗立,拜吉州刺史,未就官卒。 宪宗时,赠礼尚书。

帝尝称太宗、玄宗之盛:“朕不佞,庶几二祖之德风烈,无愧谥号,不为 宗庙羞,何行而至此乎?”绛曰:“陛下诚能正励己,尊德,远邪佞,忠直。 与大臣言,敬而信,无使小人参焉;与贤者游,亲而礼,无使不肖与

李绛,字之,系本赞皇。擢士、宏辞,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 授翰林学士,俄知制诰。会李锜诛,宪宗将辇取其赀,绛与裴垍谏曰:“锜僭侈诛 求,六州之人怨骨髓。今元恶传首,若因取其财,恐非遏略、惠绥困穷者。愿 赐本,代贫民租赋。”制可。枢密使刘光琦议遣中人持赦令赐诸,以裒馈饷, 绛请付度支盐铁急递以遣,息取求之弊。光琦引故事以对,帝曰:“故事是耶,当 守之;不然,当改。可循旧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