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十四(7/7)

谏认为他是管仲、萧何以后第一人,写文章详细论述,大意是:“开元、天宝年间全国住户一千万,至德年后因大战乱,饥荒瘟疫,十去其九,到刘晏任使职,住户不到二百万。刘晏全盘考虑全国开支,细心考察州县灾情,免赋赈灾,不让人民逃荒死亡。起初,州县派富户督办漕运,称作‘船头’;掌管传递,称作‘捉驿’;在赋税之外乱收刮,称作‘白著’。人民忍受不了欺压,都跑去当强盗。像上元、宝应年间,袁晁、陈庄、方倩、许钦等人在江淮造反,十几年才平定。从刘晏开始用官船漕运,命官吏主持驿站事务,免除杂税,制定了食盐专卖制度,来补充收入。从广德二年(764)到建中元年(780),黜陟使调查天下户数,增加了三百多万。帝王爱护人民,不在于赏赐,应让他们能耕种纺织,丰年平价收购,灾年免赋赈灾,大约每年增加户数十分之一。刘晏尤其能掌握紧急与否来安排先后。每当州县饥荒减产的苗头出现,就根据官府的盈余,先行命令说‘:免某种赋,免某类户的赋。’人民没有到困境,而报告已送上了。有议论批评刘晏不直接赈灾,而多半贱卖来救济人民,这是不对的。善于治病的,不让病人到危险状态;善于救灾的,也不让人民到需要赈救的地步。因赈救少不能养活灾民,救治的人多,国家用度又缺乏了,国家用度缺乏又需要收重赋税;再说赈救近似白拿,下级官吏做手脚,强者所得多,弱者所得少,即使摆着刑具也不能阻止。

可认为有两大弊病。受灾的地方,缺乏的只是粮食,其他出产还有,贱卖粮食,买当地各种产品,利用人力,运到丰收地区,或者当地官府自己使用,国家开支不致缺乏;可以多支出粮食,让商人贩卖,分散进入村镇,贫穷的农户,不能上集市,辗转也能得到好处,自然免除了阻隔和饥饿,不需命令。可认为有两大优点。

刘晏又采用了常平法,丰年就高价收购,灾年就低价卖出,一般各州都曾储存粮食三百万斛。这难道不是人们所说的对国家有功劳的人吗!”

第五琦字禹珪,京兆长安人。年轻时就以任职干练而被提拔,颇能谈论强国富民的大道理。天宝年间,在韦坚手下任职。后韦坚被陷害,第五琦也不得升调。过了很久才当上了须江县丞,太守贺兰进明颇器重他的才能。安禄山反叛,贺兰进明调驻北海,向玄宗奏请,提升第五琦为录事参军。此时安禄山已攻陷河间、信都等地,贺兰进明未派兵抗御,玄宗大怒,派遣使臣持刀赶来宣旨说“:你若不火速发兵,立即斩首。”贺兰进明十分恐惧,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五琦便建议用厚金招募勇士,出其不意奇袭贼军,贺兰进明采用其计,果然收复了失陷的郡县。

肃宗驻彭原时,贺兰进明派第五琦上朝奏事,肃宗接见了他,他陈奏道“:现在是朝廷急需用兵之时,然而军队的强弱在于赋税,赋税多出于江淮一带。倘若能授我一职,我可以收尽东南的财富,立即支援函、洛前线,只待陛下下令。”肃宗听后大喜,拜授第五琦为监察御史、兼江淮租庸使。又提升他为虞员外郎、河南等五道支度使。后再升迁司金郎中,兼御史、诸道盐铁铸钱使。盐铁收税官,从第五琦开始。之后他又升任度支郎中,兼御使中丞。当时正处于战争年代,他遇事速办,使人民不增加负担而国家费用宽裕,于是迁升为户部侍郎、判度支,河南等道支度、转运、租庸、盐铁、铸铁、司农、太府出纳,山南东西二道、江西、淮南馆驿等使。乾元二年(759),又升迁为中书门下平章事。

当初,第五琦请奏铸造乾元重宝钱,以一个钱代替十个钱用。当他做了国家大臣之后,又铸造了更大的钱币,以一个钱代替五十个钱。适逢当时物价猛涨,百姓饥馑,怨声载道,非议者认为是他的过错。皇帝于是下诏将他贬为忠州长史。接着又有人控告第五琦接受贿赂,皇帝便派御史火速赶来查究。第五琦申辩说“:我身为宰相,难道自己还贪污受贿吗?如果你能拿出行贿受贿的证据,请有关官员定我的罪。”御史不明真相,以为他全部招认,就将他定了罪,送到夷州长期流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