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不及民而用度足。唐中偾而振,晏有 劳焉,可谓知取予矣。其经晏辟署者,皆用材显,循其法,亦能富国云。
部分译文
刘晏的字叫士安,曹州南华县人。
唐玄宗在泰山封禅,刘晏才八岁,献颂文到皇帝驻处,皇帝对他年幼能文感到惊奇,令宰相张说考查他,张说称:“是国宝。”当即封为太子正字官。大官们纷纷邀请,号称神童,名声轰动一时。天宝中期,多次升官后任夏县县令,没有督缴过赋税,但缴纳没有违期的。被推举为贤良方正,授任温县县令,任职处都有善政可供记载,人民都刻碑传诵。又升任侍御史。
安禄山叛乱,他避乱到襄阳。永王李瞞任命刘晏为高官,他坚决推辞了。
他写信给房。。,谈论分封和古代不同:“现众王从宫廷到外面去任职,一下子希望建齐桓、晋文公的功劳,不可能!”有诏任命他为度支郎中,兼任侍御史,管理江淮租庸事务。刘晏到吴郡遇李瞞反叛,就和采访使李希言谋划抵御他。李希言请刘晏守余杭,他战败后,逃来依靠刘晏。刘晏告诉他可以守御的办法,因此召募义军坚守营垒。后来李瞞战败,想回头攻占各州县,听说刘晏有防备,就从晋陵西逃。刘晏从不谈自己的功劳。皇帝召回他任命为彭原太守,后调任陇、华两州刺史,升任河南府尹。当时史朝义占据着洛阳,就治理长水县。又升任户部侍郎,兼任御史中丞,度支、铸钱、盐铁等使。京兆尹郑叔清、李齐物因残暴贪婪被罢免,有诏命刘晏兼任京兆尹。总体看认真,号称称职。遇到司农卿严庄被关进监狱,不久释放了,诬奏刘晏泄漏宫中的话,宰相萧华也妒忌他,贬任通州刺史。
唐代宗登基,重任京兆尹,户部侍郎,任度支、盐铁、转运、铸钱、租庸使。
刘晏将户部侍郎让给颜真卿,被改封国子祭酒。他又将京兆尹让给严武,马上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职仍旧。因与程元振关系好,被免职任太子宾客。不久升任御史大夫,任东都、河南、江淮转运、租庸、盐铁、常平使。
当时大战之后,京城米价每斗一千钱,皇宫厨房没有一个季度的积蓄,靠郊县农民搓谷穗来供应。刘晏就亲自巡视,从淮河、泗河乘船,抵达汴河,进入黄河。
向西经过砥柱、硖石,观察三门渠道渡口的遗址;到达河阴、巩县、洛阳,看到宇文恺修建的梁公堰,分黄河水入通济渠,观察李杰修建的新堤,知道了它们所有的弊病和好处。但担心受人干涉,就发函给宰相元载,认为:“大体漕运的有利和困难各有四点:京城关中,为赋税繁重苦恼,淮河、洞庭的粮食运到,可减一半赋役,是有利的第一点;洛阳残破,幸存户不到百分之一,如漕运开通,那么村镇会逐渐恢复,这是有利的第二点;藩镇中有叛意的,异族中有想入侵的,也听说我国贡品、货物纷纷进京,军粮充足,这能镇服中外,这是有利的第三点;如运输畅通,各种物资汇集,海边山上都有交通往来,可接近贞观、永徽盛世,这是有利的第四点。从宜阳、熊耳,到虎牢、成皋五百里中,现有住户才一千多,居住没有房屋,做饭没有炊烟,野兽出没冤鬼哭泣,而要派人驾车拉纤,事情将难办,这是困难的第一点;黄河、汴河从叛乱以后,没再疏浚,冲塌堤岸,卷走树木,到处淤塞,泗河航道千里,犹如在没水的河中行船,这是困难的第二点;东垣、底柱、渑池、北河之间六百里地,久无军队驻防巡逻,抢劫违法,黄河两岸强盗出没,这是困难的第三点;淮阴到蒲坂,连绵三千里,驻军密集,统帅都是三公王侯,常说缺衣穿、粮食不够,运船经过,就扣留货物供军用,不是一位使臣凭公文能制止的,这是困难的第四点。”因元载正在朝中专权,接函后,就将漕运事务全部交给刘晏,因此刘晏能完全发挥才干。货物一到,皇帝很高兴,派卫士奏乐在东渭桥迎接,又派使者慰劳说“:你是我的萧何。”总计每年运粮四十万斛,从此关中虽遭旱涝灾,物价也不上涨了。
又升任吏部尚书,增任湖南、荆南、山南东道转运、常平、铸钱使,和第五琦分掌全国钱粮。又掌管吏部官吏选拔、授职、考查,审查处理优劣分明,下属都敬重他。元载被治罪,有诏命刘晏审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