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剑南大扰,杨琳起泸州,与邛州柏贞节连和讨宁。明年,代宗诏宰相杜 鸿渐为山西剑南邛南等
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往平其
。鸿渐
骆谷,或
计曰;“公不如驻阆中,数腾书陈英乂罪,嘉宁方略,因以宁所署刺史即授之,使 不疑。而后与东川张献诚及诸帅合兵扰宁,不一年,宁势且穷,必束
归命。”鸿 渐疑未决。会宁遣使至,献缯锦数万,辞卑约甚,鸿渐贪其利,遂
成都,政事一 委宁,日与僚属杜亚、杨炎纵酒
会。乃表贞节为邛州刺史,
琳为泸州刺史,以 和解之。又数荐宁于朝。先是,宁与张献诚战,夺其旌节,不肯与,故朝廷因授宁 成都尹、西山防御使、西川节度行军司
。鸿渐既还朝,遂为节度使。
大历三年来朝。宁本名旰,至是赐名。杨琳袭取成都,帝乃还宁于蜀。未几,
琳败。宁见蜀地险,饶于财,而朝廷不甚有纪,乃痛诛敛;使弟宽居京师,以赂 厚谢权贵,
结元载父
,故宽骤擢御史中丞,宽兄审至给事中。宁在蜀久,兵浸
,而肆侈穷
,将吏妻妾多为污
,朝廷隐忍,不能诘。累加尚书左仆
。十四 年,
朝,
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山陵使。俄以平章事为御史大夫, 即建白择御史当
大夫,不宜谋及宰相。因奏李衡、于结等任御史,宰相杨炎怒, 寝不行。炎方诋刘晏,宁申救于帝,又素事元载,而炎亦
载门,故衔之,未忍发。
永泰元年,武卒。行军司杜济,别将郭英
、郭嘉琳皆请英
之兄英乂为节 度使,宁与其军亦丐大将王崇俊。奏俱至,而朝廷既用英乂矣。英乂恨之,始署事 即诬杀崇俊,又遣使召宁。宁恐,托拒吐蕃,不敢还。英乂怒,因
兵,声言助宁, 实
袭取之,即徙宁家于成都,而
其妾媵。宁惧,益负阻。英乂乃自将讨之,会 天大雪,
多冻死,士心离,遂败归。宁闻英乂损裁将卒禀赐,下皆恨怒,又毁玄 宗冶金像,乃令军中曰:“英乂反,辄居先帝旧
。”乃
薄成都。英乂阵城西, 使柏茂琳为前军,英
为左军,嘉琳为后军,与宁战,茂琳等败,军多降宁。宁即 署降将,使率兵还攻,英乂不胜,走灵池,为韩澄所杀。
八年,自力朝,卒,代宗为彻乐,赠司徒,诏其弟曹州刺史神玉知汴州留事, 赙绢千匹、布五百端,百官吊丧,赐屏风茵褥,饭千桑门追福。至德后,节度使不 兼宰相者,惟神功恩礼最笃。神玉终汴宋节度留后。
是岁十月,南蛮与吐蕃合兵文川、方维、邛郲,覆没州县,
侯希逸,营州人。长七尺,丰下锐上。天宝末为州裨将,守保定城。安禄山反, 使中人韩朝易攵传命,希逸斩以徇。禄山又以亲将徐归为节度使,希逸率兵与安 东都护王玄志斩之,遣使上闻,诏拜玄志平卢节度使。玄志卒,副将李正己杀其
, 共推希逸,有诏就拜节度使,兼御史大夫。与贼确,数有功。然孤军无援,又为奚 侵掠,乃
其军二万,浮海
青州据之,平卢遂陷。肃宗因以希逸为平卢、淄青节 度使。自是淄青常以平卢冠使。宝应初,与诸军讨平史朝义,加检校工
尚书,赐 实
,图形凌烟阁。
希逸始得青,治军务农有状。后稍怠肆,好畋猎,佞佛,兴广祠庐,人苦之。 夜与巫家野次,李正己因众怨闭阖不内,遂奔州。召还,检校尚书右仆
,知省 事。大历末,封淮
郡王。建中二年,迁司空。未及拜,卒,年六十二,遗敕其
上还前后实封,赠太保。
功事母孝。始,尝倨骄自如,见光弼待官属钧礼,乃折节谦 损。既寝疾,宋之将吏为禳祈报恩。
崔宁,本贝州安平人,后徙卫州。世儒家,而独喜纵横事,因落魄,客剑南, 以步卒事鲜于仲通。又从李宓讨云南,无功,还成都,行军司崔论悦之,荐为牙 将。历事崔圆、裴冕。冕被谤,朝廷疑之,遣使者问状,宁
兵耳白其冤,使者 以闻。宁亦还京师,留为折冲郎将。宝应初,蜀
,山贼乘险,
不通。严武白宁 为利州刺史,既至,贼遁去,由是知名。及武为剑南节度使,过州,心
与俱西, 而利非所属,使宁自为计。宁曰:“节度使张献诚见疑,难辄去。然献诚嗜利,若 厚赂之,宁可以从大夫矣。”武然之,以奇锦珍贝遗献诚,且求宁,献诚果喜,令 自移疾去。武遂奏为汉州刺史。吐蕃引杂羌寇西山,破柘、静等州,有诏收复。于 是武遣宁将而西,既薄贼城,城皆累石,不得攻,惟东南不合者丈许,谍知之,乃 为地
,再宿而
,拓地数百里。虏众惊相谓曰:“宁,神兵也!”及还,武大悦, 装七宝舆迎
成都,以夸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