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六十八(7/7)

须守信,守信政令就能见效了。特别守信用,那些狡诈邪恶的人尤其会反对,这样一来,便使朝廷没有了公直,天下失去了忠信,百姓也愈加怨恨。想去治理它总得有个指望吧?我们这些人不在其位而瞎乱议论,又有什么用呢?”

第三篇写道:有人议论说:“陛下一心想安抚百姓,消灭奸逆,谋求太平,兢兢业业劳心费神,到现在已经有四年了,可议论者却持异议,为什么呢?”回答说:“天子所想的事,议论者持异议,不是不知道天子的用意。而是凡有诏令诰文,许多事都不实行;一再地说空话,就像演滑稽戏。如今颁布行仁政周济百姓的命令,为国忧愁劳苦的诰文,人们却都纷纷说三道四。

所以天子不知道这种情况,还以为我说的话虽然没被施行,仍足以起劝勉作用。

但阻止劝勉,在于诏令诰文要洞明审慎公平合理并令出必行。天子要能推行已颁的命令,使后法必遵行,一切苛捐杂税,拘束百姓的禁忌烦令,统统予以废除。重用普天下的贤士,排除小人,然后推行仁信威令,谨慎行事,不受迷惑。这是帝王正道,有什么办不到呢?”

皇帝阅毕大喜:“卿能解除我的忧虑。”便提升他为金吾兵曹参军,兼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他到任之后,在唐、邓、汝、蔡等地招募了许多义士,降伏了强贼五千人,并将丢弃在战场上的尸体埋葬在汝南,称作“哀丘”

史思明叛乱,皇帝将去亲征,元结进言“:贼兵精锐不可直接同他争战,应该用计谋打败他。”皇帝认为他说得对。便调发宛城、叶县的军队挫败贼兵的南锋,元结屯兵泌阳坚守险要,保全了十五个城池。因讨贼有功迁升为监察御史里行。荆南节度使吕。。奏请朝廷增兵拒贼,皇帝晋升元结为水部员外郎去辅佐吕。。后又到山南东道来調府参理军务。当时有父母随子住在军营,元结便对来調说:“孝顺而仁德的人,才可以同他们谈忠;讲信用而又勇敢的人,可以保全节义。怎能要求他们忠信义勇而不勉励他们孝敬父母呢?将士们的随军父母,应该供给衣食,那么节义就能保全了。”来調采纳了这个建议。后来調被杀,元结便代理山南东道府事。代宗即位后,元结坚决辞官,乞求恩准回樊上侍奉双亲。授任著作郎,著书更多,他在《自释》中写道:“河南,是元氏家乡。结是元子的大名,次山是元结的表字。元家世代业绩载于国史,元氏的世系见于家谱。我少年时住在商余山,著《元子》十篇,所以号称元子。天下战乱,逃难进了猗王于洞,才叫猗王于子。后来家住氵襄水之滨,于是就自称狼士。后来做了官,人们以为狼子也是随随便便当了官吧,便叫我漫郎。

后来客居樊上,漫郎就叫开了。樊地左右都是打鱼的,老老少少互相开玩笑,改叫我聱叟。他们笑我聱,是因为我对别人从来不随声附和,不屈从压力,带着渔具听任渔船漂流,独自乖忤地驱车飞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