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则族夷,相缘共坐者庸可胜 道?彼皆报雠复嫌,苟图功求官赏耳。臣愿陛下廓天地之施、雷雨之仁,取垂拱以 来罪无重轻所不赦者,普皆原洗。死者还官,生者沾恩,则天下了然,知向所陷罪, 非陛下意也。”
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州县非其人,后以为忧。李峤、 唐休璟曰:“今朝廷重内官,轻外职,每除牧守,皆诉不行,非过累不得遣。请选 台阁贤者分典大州,自近臣始。”后曰:“谁为朕行?”嗣立曰:“内典机要,非 臣所堪,请先行以示群臣。”后悦,以本官检校汴州刺史,由是左肃政大夫杨再思 等十八人悉补外。未几,承庆知政事,嗣立以成均祭酒徙魏、洛二州,政无它异。 坐善二张,贬饶州长史。繇相州刺史入为黄门侍郎。转太府卿、修文馆大学士。
中宗景龙中,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时崇饰观寺,用度百出。又恩幸 食邑者众,封户凡五十四州,皆据天下上腴。一封分食数州,随土所宜,牟取利入。 至安乐、太平公主,率取高赀多丁家,无复如平民有所损免,为封户者亟于军兴。 监察御史宋务光建言:“愿停徵封,一切附租庸输送。”不纳。嗣立建言:
今廪帑耗竭,无一岁之储。假遇水旱,人须赈给,不时军兴,士待资装,陛下 何以具之?伏见营立寺观,累年不绝,鸿侈繁丽,务相矜胜,大抵费常千万以上。 转徙木石,废功害农;地藏开发,蛰虫伤露。上圣至慈,理必不然。准之道法则乖, 质之生人则损。陛下岂不是思?
又食封之家,日月猥众,凡用户部丁六十万,人课二绢,则固一百二十万。臣 见太府岁调绢才百万匹,少则十之二,有所贷免,曾不半在。比诸封家,所入已寡。 国初功臣,共定天下,食封不三十家,今横恩特赐,家至百四十以上。天下租赋, 在公不足,而私有馀。又封家徵求,各遣奴皁,凌突侵渔,百姓怨叹。或贸易断盗, 诛责纷纭,曾无少息。下民窭乏,何以堪命?臣愿以丁课一送太府,封家诣左藏仰 给,禁止自徵,以息重困。
臣闻设官建吏,本于治人而务安之也。明官得其人,则天下治。古者取士,先 乡曲之誉,然后辟于州;州已试,然后辟五府;五府著闻,乃升诸朝。得不谓所择 悉而所历深乎?今之取人,未试而遽迁,务进徼幸,比肩系踵。故文者治官,则回 邪赃污;武者治军,则庸懦怯弱。补授亡限,员外置官,吏困供承,官竭资奉。国 家大事,岂甚于此?
古者,设爵待士,才者有之。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贤人据正,远侥幸之 门。侥幸开,则贤者隐矣。贤者隐,则人不安;人不安,国将危矣。刺史、县令, 治人之首,比年不加简择,京官坐负及声称下者乃典州,吏部年高不善刀笔者乃拟 县。朝轻用人,何以治国?愿下有司,精加汰择。凡诸曹侍郎、两省、二台及五品 以上清望官,当先选用刺史、县令,所冀守宰称职,以兴太平。
帝不听。
嗣立与韦后属疏,帝特诏附属籍,顾待甚渥。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 从官赋诗,制序冠篇,赐况优备,因封嗣立逍遥公,名所居曰清虚原幽栖谷。嗣立 献木桮、藤盘数十物。唐隆初,拜中书令。韦后败,几死于乱,宁王为救免。出为 许州刺史,以定策立睿宗,赐封百户,徙汝州。入为国子祭酒、太子宾客。坐宗楚 客等削遗制事,不执正,贬岳州别驾。再徙为陈州刺史。开元中,河南道巡察使表 其廉,欲复用,会卒,年六十六,赠兵部尚书,谥曰孝。
初,嗣立代承庆为凤阁舍人、黄门侍郎;承庆亦代为天官侍郎及知政事。父子 并为宰相,世罕其比。有二子恒、济,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