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行传第二十二(3/3)

高尚,遭逢乱世而不被荣利玷污,以至于弃妻子、儿女于不顾而隐去,难道不是自绝于世而十分珍爱自身的人吗?但郑遨喜好饮酒下棋,常常写诗在人世间流传,人们常把他的诗抄写在白色绸绢上,作为宝贝互相赠送,甚至于有人画下他的像,挂在屋壁上审视玩味,他的行踪虽远离世人但名声却更加彰着,与石门守门人、荷葆丈人之类不同。

和郑遨同时的张荐明,是燕地人。

年轻时以儒学游历河朔,后来去做道士,精通老子、庄周的学说。

汉高祖召见他,问他道家可以治国不。

回答说:“道是体察万物微妙处而形成的学说,学到它的极深处,坐在铺席之间不动,就能治理天下。”汉高祖觉得他的话博大宏深,请到内殿讲授《道德经》,拜他为师。

张荐明听到宫中演奏时鼓,说:“陛下听到鼓声了吗?鼓声只是一种声音罢了。

五音十二律吕,鼓声没有一样,但伴和它们的却是鼓声。

一,是万事万物的根本,能坚守根本的人就能够治理天下。”汉高祖认为他说得对,赐号为通玄先生,后来不知道他的去向。

石昂是青州临淄人。

家中有藏书几千卷,喜欢招延四方贤士,士人无论远近,不少人到石昂处做学问。

在他门下谋生就食的人有时几年不离去,石昂不曾露出怠慢的神色。

但石昂不求做官。

节度使符习赞赏他的品行,召他任临淄令。

符习去京师朝拜,监军杨彦朗主持节度使留后的事宜,石昂因公事到府上谒见,引见的人因杨彦朗避讳“石”字,就改称他的姓叫“右”.石昂快步走到庭中,抬头斥责杨彦朗说:“你怎么能因私害公!我石昂姓‘石,,不是‘右’。”杨彦朗大怒,拂衣起身离去,石昂就快步出去了。

辞去官职回到家中,对他的儿子说:“我本来就不愿在乱世做官,现在果然受到宦官的侮辱,子孙们要以我为戒啊!”石昂的父亲也好学,一生不喜欢佛学,父亲死后,石昂在灵柩前诵读《尚书》,说:“这是我的父亲想听的。”告诫他的家人不能让佛事玷污他的父亲。

登壹祖时,下韶求天下忠信孝悌的士人,户部尚书王权、宗正卿石光赞、国子祭酒田敏、兵部侍郎王延等人一起到束上合门,上奏石昂的品行道义可以应诏。

诏令石昂到京师,在便殿召见他,任命他为宗正寺丞。

升迁少卿。

晋出帝登位,晋的朝政日益衰败,石昂多次上疏极力劝谏,不被采纳,于是称病束归,在家寿终正寝。

程福赞,不知道他的家世。

为人沉稳忠厚少言语而有勇力。

年轻时当兵,因战功累官升迁沼州团练使。

晋出帝时,任奉国右厢都指挥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