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百一十八(6/6)

谯定把它纳于袖内还给了他,其自立的操行就像这样。皇帝打算任用他,适逢金兵来到,失去谯定所在的地方。谯定再返回蜀地,喜爱青城山大面的景胜,隐居在山中,蜀人指他所在的地方叫谯岩,敬爱谯定而不敢直呼其名,称他为谯夫子,有绘其肖像而祭祀的,久而不衰。谯定《易》学得之于程颐,传授给胡宪、刘勉之,而冯时行、张行成就得到谯定的其他学问。谯定后不知所终,樵夫牧童往往有看见他的,世人传说他成了仙。

刘勉之字致中,建州崇安人。自幼努力学习,一天背诵几千句。过了二十岁,因乡举进入太学。当时蔡京专权,禁止不得挟带元。。书籍,从此伊、洛之学不能传布。刘勉之求得伊、洛之书,每到深夜,同宿舍的学生都睡了,就偷偷抄写而默默背诵。谯定到达京城,刘勉之听说他跟从程颐交游,精于《易》学,于是师事谯定。不久刘勉之厌恶科举业,告别诸生返归,见到刘安世、杨时,都去他们那里请教学业。等回到家里,就在县城近郊构屋为书堂,读书其中,力耕自给,身心淡泊,于世无求。与胡宪、刘子翼互相往来,每天以讲论切磋学问为事。

绍兴年间,中书舍人吕本中疏奏刘勉之的行义志业以闻,朝廷特召他前往宫廷。秦桧正主张和议,担心刘勉之见到皇帝后坚持主战主张,于是不予引见,只令在后省策试发给笔札而已。刘勉之知道与秦桧合不来,就谢病归家。闭门谢客十多年,求学的人连续不断,按照他们的才能品德,为他们讲说圣贤教学的门径以及圣贤以往言行的美德。刘勉之所居住的地方有白水河,人们称他叫白水先生。贤士大夫自赵鼎以下都对他尊敬仰慕愿意与他交往。后来秦桧日益专横,赵鼎被流窜而死,许多贤士大夫被禁锢,刘勉之最终不再出仕。

刘勉之丝毫不妄求取。妻子的娘家富有,没有子嗣,谋划把资产全部归于女儿,刘勉之不接受,把这些资产赠给同族的贤能之人,命他们祭祀。他的朋友朱松去世,把后事嘱托给他,而且训诫儿子朱熹受学于他。刘勉之经营管理朱家,又像儿子侄子一样教导朱熹。朱熹得到道学,从刘勉之开始。绍兴十九年(1149),刘勉之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郭雍字子和,他的先世是洛阳人。父亲郭忠孝,官至太中大夫,以师礼相待程颐,撰写《易说》,别号兼山先生,自己有传。郭雍继承了父学,通晓时务,隐居峡州,在长扬山谷之间放纵不受拘束,别号白云先生。

乾道年中,因峡州太守任清臣、湖北安抚使张孝祥向朝廷推荐,旌表召用不去,赐号冲晦处士。孝宗熟知郭雍贤能,每每对辅佐大臣称赞他,命令所在州郡每年季节时令致礼存问。后来改封颐正先生,命令监司派遣官员前去询问郭雍所想说的话,全部记录交进朝廷。这时,郭雍年纪有八十三岁了。

淳熙初年,求学的人辑集程颢、程颐、张载、游酢、杨时以及郭忠孝、郭雍共七家,为《大易粹言》传布于世。此书记述郭雍的学说说:

《易》贯通天地人,包括万理。伏羲氏画八卦,得于上天而使天显明。文王的功德,得于人而使人显明。伏羲氏为上天画八卦,天,是君王的意志,所以至尊中正的五对人来说是君王。文王的功德为大地,地,是做臣民之道,所以具备中庸德行的二对人来说是臣民。以五、二上下二卦分别而言之就是这样。综合六爻来说,那么九三、九四卦都是人道,所以叫作中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