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是国家的大典,近来皇帝曾命令汪藻纂修,但事情被迫中止,臣恐资料遂因此散失,应该让他现在就闲职的时间再完成以前的事业。”皇帝于是就下诏颁赐给汪藻史馆修撰的伙食费,听任他自己招聘僚属进行编纂。绍兴八年(1138),汪藻向朝廷呈上他所修成的书,该书收集了自哲宗元符庚辰年(1100)至徽宗宣和乙巳年(1125)所有的皇帝诏旨,共计有六十五卷,汪藻因此再得升官,他的僚属鲍延祖、孟处义也都分别得到加级。汪藻升任了显谟阁学士,皇帝派使者赏给他茶叶和药。不久,汪藻知徽州,过了一年又徙知宣州。谏官弹劾他曾做过蔡京和王黼的客,因此被夺职谪居永州,屡次遇到大赦,都没有得到宽宥。绍兴二十四年(1154)汪藻终于逝世。
秦桧死了以后,汪藻得以恢复官职,并授予他两个儿子的官。绍兴二十八年(1158),《徽宗实录》修成,右仆射汤思退上疏,说汪藻曾纂集过诏旨,近来纂修的实录,所采用的材料十之七八是取自汪藻编的诏旨,汪藻实大有力于这部实录。皇帝于是下诏追赠汪藻端明殿大学士。
汪藻做官三十年,却没有房子可住。他博览群书,到老了仍手不释卷,他特别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和《两汉书》。汪藻擅长对偶的文辞,一生著述很多,他所写的词,人们都争着传颂。他有六个儿子,分别取名汪恬、汪恪、汪怛、汪忄丙、汪懔、汪忄喜。
熊克字子复,建宁建阳人,是御史大夫熊博的后代。熊克出生时,曾有翠鸟飞临室内。熊克年幼时,显出天资俊秀,长大后,喜爱学习且善做文章,郡博士胡宪很器重他,说:“只要你坚持学习,将来必能以文章扬名。”熊克于绍兴年间(1131~1161)考中进士,初知绍兴府诸暨县,在任职期间,上司征赋颇急,许多县邑官府响应照办。而熊克则说“:我宁愿得罪上司也不忍心让百姓受苦。”上司派幕僚来巡查征赋情况,时逢久旱不雨,熊克哭泣着对幕僚说“:这难道是催租的日子吗?”朝廷使者芮辉行至诸暨,见到熊克后说:“我原来只知道你文章写得好,现在才知道你为官也很出色。”芮辉特上表举荐熊克,熊克因此得以入朝提辖文思院。
熊克曾将文章献给曾觌,曾觌又将其文介绍给孝宗,孝宗看后非常喜欢,并亲命熊克直学士院。宰相赵雄对此很惊异,并上奏说:“熊克作为一个小臣,未经荐举而轻得翰院之职,恐难服众论,请求朝廷对之加以考试,然后起用。”孝宗说:“可以。”于是以熊克为校书郎,累迁学士院权直。孝宗亲临选德殿对熊克说“:你起草诰文,工整有体,这样朕就可安闲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