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蔡确,追究邢恕,并命司马康与之划清界线,司马康此时深感后悔。不久,司马康去世,留下年幼的儿子司马植,为宣仁皇后所怜悯。吕大防对宣仁皇后说,司马康生前与邵伯温友好,原将其子托付给邵伯温,可以邵伯温为西京教授,便于教育司马植。邵伯温做西京教授后对司马植说:“你是司马光之孙,司马康之子,是贤是愚皆为天下人所关注,你当以此为勉,负起自己的责任。”司马植听后,发奋学习,毫不懈怠,终于取得了成绩。
绍圣初年(1094),章。。任宰相。章。。曾经事从邵雍,故任相后,打算起用邵伯温,然邵伯温不愿趋炎附势。按惯例,邵伯温当赴吏部听候铨选,程颐对邵伯温说“:我担心你此次的吏部之行。”邵伯温说“:有什么担心呢?难道不打算见先公于地下吗?”于是,邵伯温先到了吏部听候差遣,然后才去见章。。章。。与邵伯温谈起邵雍的象数学时感叹道:“唉,我没有深究先天之学,实在有愧于先生。”邵伯温说:“我父亲的先天之学,论天地万物事理,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尽,如能信奉他的学说,就不会计较人世间的仇怨反复。”邵伯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章。。大兴党狱,力排元。。党人,报复仇怨。邵伯温想以此来劝诫章。。章。。听后,有惶惶然之感。但章。。还是将邵伯温举荐给朝廷,而邵伯温不愿在朝廷做官,而愿在郡县做事。章。。为此极不高兴。邵伯温遂得监永兴军铸铁监。此时,元。。党人大多南迁,且许多人都不敢去拜访他们。但邵伯温不怕,他在咸平拜见了范祖禹,在颍昌拜访了范纯仁。后来,西夏挑起战端,欲收复西夏故地,宋廷许诺凡参加对西夏作战的将领可连升数级,邵伯温本当参加,但他将机会让给了同事。邵伯温任监永兴军铸铁监期满后,章。。依然在朝廷任宰相,为了避免与章。。共事,邵伯温执意不去京师做官,而选外任为环庆路帅府幕僚。
徽宗即位后,就日食现象寻求解释。邵伯温上书达数千言,大意是要皇帝恢复祖宗制度,澄清对宣仁太后的诬谤,解除元。。党锢,分辨君子与小人,力戒劳民伤财,兴兵动武等,言语十分恳切。关于对宣仁太后的诽谤,邵伯温在上书中进行了辩解,又专门为此著有《辩诬》一书,此书写了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除为宣仁太后辩诬外,还为邵伯温自己正了名。
不久,邵伯温出监华州的西岳庙,之后,又先后任知陕州灵宝县和黄城县。服母丧期满后,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此时,童贯任该区域宣抚使,许多士大夫争相登门巴结讨好,可邵伯温听说童贯要来,赶紧出走他州以避童贯。邵伯温在知果州期间,上书请罢岁输泸南诸州绫绢、丝绵数十万以宽民力。后被命知兴元府、遂宁府、。。州,皆托辞不赴任,最后被擢升为提点成都路刑狱。时农民起义首领史斌率部攻破武休,进入汉中、利路,并打算夺取剑门关,邵伯温与成都帅臣卢清原合谋守剑门,致使斌不能过关,蜀人因此对邵伯温十分感激。邵伯温后任利路转运副使,提举太平观。
绍兴四年(1134),邵伯温去世,时年七十八岁。邵雍曾经说:“世道很乱,而川蜀安定,可避居。”在宣和末年(1125),邵伯温举家迁往四川,因此避免了北宋末年的战乱之灾。
邵伯温曾论元。。、绍圣年间(1086~1098)的政治说:“公卿大夫,应当识国体,按理对蔡确等奸邪之徒,纵然置之于死地,也不足为惜。然而,既然蔡确曾为宰相,就应以宰相之礼待之。范忠宣有文正之余风,可谓知国体者,所以他想尽量淡化蔡确之罪。当他的意见被拒绝后,只得退而行蔡确词命,然后请求辞官,这就体现了君子长者仁人之用心。蔡确死于南方荒蛮之地,难道仅仅只是有伤国体吗?刘挚、梁焘、王严叟、刘安世等人忠直有余,然又疾恶之心太甚,不识礼统,这就为后日的士大夫之祸开了先河,因而不能不说他们没有过错。”
赵鼎年青时跟从邵伯温学习,后来赵鼎做了宰相,上表请求追封邵伯温,朝廷遂追赠邵伯温为秘书阁修撰。赵鼎为邵伯温做墓志铭说“:邵伯温以学识行起于元。。年间,以名节居处于绍圣年间,以言论受贬于崇宁年间。”世人皆认为赵鼎这三句话概括了邵伯温一生的历程。
邵伯温所著之书有《河南集》、《闻见录》、《皇极系述》、《辩诬》、《辨惑》、《皇极经世序》、《观物内外篇解》等近百卷。他有三个儿子,分别名为邵薄、邵博、邵傅。
洪兴祖字庆善,镇江丹阳人。他年少时读《礼》到《中庸》篇,顿时领悟到性命学的原理,学习成绩和文思日益进步。宋徽宗政和年间,他考取太学上舍进士,委任为湖州士曹官,改任宣教郎。高宗这时在扬州,一切草创,选人改秩由军头司引见,自洪兴祖开始。洪兴祖被召面试,授秘书省正字官,后升太常博士。
洪兴祖上书高宗,建议朝廷收揽人心,采纳臣下的策略计谋,安定民情,宏扬国威。又议论说,国家重建,一切应该效法宋太祖。高宗绍兴四年(1134),苏州和湖州发生了地震。洪兴祖当时为驾部郎官,应皇帝的诏令上书,明确地指陈朝廷的纪纲失误,为宰相所忌恨,被贬斥主管太平观。
后起用为广德军知军,他考察水源修建陂塘六百多处,使老百姓无旱灾之忧。又把学舍修建一新,并编定配祀孔子的先贤牌位,自十哲曾子以下列七十一人,又列先儒左丘明以下二十六人。由于政绩可观,洪兴祖被提拔为提点江东刑狱。后又为真州知州。真州当军事要冲,遭到金军的严重破坏犹未恢复。洪兴祖上任一开始,便请求朝廷免除一年的租税,得到批准。明年请求免租,又得到批准。从此,流民得到安置,生产恢复发展,开辟荒田达七万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