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金使虽已就馆,谓当别议区之宜。臣闻万人所聚,必有公言。今在廷百执事之臣,与中外一心,皆以金人之诏为不可从,公言如此,陛下独不察乎?若夫谓粘罕之已死,外夷内
,契丹林牙复立,故今金主复与我平等语,是皆行诈款我师之计,非臣所敢知也。或者又谓金使在馆,今稍恭顺。如臣之所闻,又何其悖慢于前,而遽设恭顺于后?敌情变诈百
,岂宜惟听其甘言,遂忘备豫之
计,待其祸
之已至,又无所及?此诚切于事情。今日之举,存亡所系,愚衷
发,不能自己,望鉴其忄卷忄卷之忠,特垂采纳,更与三二大臣熟议其便,无贻异时之悔,社稷天下幸甚。
对,首论:"南北通好,疆场无虞,当选将练兵,常如大敌之在境,而可以一日忽乎?贪残苛酷之吏未去,吾民得无不安其生者乎?贤士匿于下僚,忠言壅于上闻,无乃众正之门未尽开,而兼听之意未尽孚乎?君臣之间,戒惧而不自持,勤劳而不自宁,
君
,退小人,以民隐为忧,以边陲为警,则政治自修,纪纲自张矣。"孝宗曰:"朕早夜戒惧,无顷刻忘,退朝之暇,亦无它好,正恐临朝或稍晏,则万几之旷自此始矣。"次乞申严监司庇贪吏之禁,荐举徇私情之禁,帝嘉奖久之。它日,宰相
拟,帝
片纸于掌中,书二人姓名,曰:"卿何故不及此?"其一则孟明也。乃拜大理寺丞。
应孟明,字仲实,婺州永康人。少太学,登隆兴元年
士第。试中教官,调临安府教授,继为浙东安抚司
官、乐平县丞。侍御史葛邲、监察御史王蔺荐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光宗即位,迁浙西提刑狱,寻召为吏
员外郎,改左司,迁右司,再迁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宁宗即位,拜太府卿兼吏
侍郎。庆元初,权吏
侍郎,卒。
孟明以儒学奋受知人主,官职未尝幸迁。韩侂胄尝遣其密客诱以谏官,俾诬赵汝愚,孟明不答,士论以此重之。
古之外夷,固有不得已而事之以币、事之以珠玉、事之以犬
者,曷尝有受其诏,惟外夷之
是从,如今日事哉!脱或包羞忍耻,受其诏谕,而彼所以许我者不复如约,则徒受莫大之辱,贻万世之讥;纵使如约,则是我今日所有土地,先拱手而奉外夷矣,祖宗在天之灵,以谓如何?徽宗皇帝、显肃皇后不共
天之仇,遂不可复也,岂不能痛哉!陛下其审思之,断非圣心所能安也。自金使
境以来,内外惶惑,傥或陛下终以王
之说为不妄,金人之诏为可从,臣恐不惟堕外夷之
计,而意外之虞,将有不可胜言者矣。此众所共晓,陛下亦尝虑及于此乎?
国家两尝败外夷于淮甸,虽未能克复中原之地,而大江之南亦足支吾。军声震,国势
定,故金人因王
之往复,遣使来尝试朝廷。我若从其所请,正堕计中;不从其
,且厚携我之金币而去,亦何适而非彼之利哉!为今之计,独有陛下幡然改虑,布告中外,以收人心,谓祖宗陵寝废祀,徽宗皇帝、显肃皇后梓
在远,母后、渊圣、宗枝族属未还,故遣使迎请,冀遂南归。今敌之来,邀朝廷以必不可从之礼,实王
卖国之罪,当行诛责,以释天下之疑。然后激厉诸将,谨捍边陲,无堕敌计,
用忠正,黜远
邪,以振纪纲,以修政事,务为实效,不事虚名,夕虑朝谋,以图兴复,庶乎可矣。
疏,不省。后忻托故乞从外补,乃授荆湖南路转运判官。谪居抚州,起知邵
,卒。
帝、显肃皇后鉴舆不返,遂致万国痛心,是谓不共天之仇。彼意我之必复此仇也,未尝顷刻而忘图我,岂一王
能平哉?方王
之为此行也,虽闾巷之人,亦知其取笑外夷,为国生事。今无故诱狂敌悖慢如此,若犹倚信其说而不寝,诚可恸哭,使贾谊复生,谓国有人乎哉,无人乎哉?
故大将李显忠之家僮溺死,有司诬以杀人,逮系几三百家。孟明察其冤,白于长官,释之。
为福建提举常平,陛辞,帝曰:"朕知卿
百姓,恶赃吏,事有不便于民,宜悉意以闻。"因问当世人才,孟明对曰:"有才而不学,则
为刻薄,惟上之教化明,取舍正,使回心向
,则成就必倍于人。"帝曰:"诚为人上者之责。"孟明至
,
以临遣之意咨访之。帝一日御经筵,因论监司
察,顾谓讲读官曰:"朕近日得数人,应孟明,其最也。"寻除浙东提
刑狱,以乡
引嫌,改使江东。
会广西谋帅,帝谓辅臣曰:"朕熟思之,无易应孟明者。"即以手笔赐孟明曰:"朕闻广西盐法利害相半,卿到任,自可详究事实。"直秘阁、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初,广西盐易官般为客钞,客
无多,折阅逃避,遂抑
于民。行之六年,公私
病,追逮禁锢,民不聊生。孟明条
驿奏除其弊,诏从之。禁卒朱兴结集党侣,
兵雷、化间,声势渐长,孟明遣将缚致辕门斩之。
曾三聘,字无逸,临江新淦人。乾二年
士。调赣州司
参军,累迁军
监主簿。有旨造划车弩,三聘谓:"划车弩六人挽之,而箭之所及止二百六十步。今所用克敌弓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