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六十八(6/7)

虑。陛下却把弹劾他的奏章扣住不发布,时间长了,别人的议论不放在心上,然后努力传达谕旨,委曲自己的意图教导奸邪,使他在服丧的时候,胡乱地提出辞职的请求,于是才降下给他宫观之职的任命,暂时搪塞人们的议论,又有奸邪的人暗中帮助他。所以谣言并起,善良的人解体,认为皇上的意志难推测,大奸定会还朝,王莽、董卓、曹操、司马懿的祸患,将有不堪说的。”那时监察御史江万里和别的台谏多次上疏论奏史嵩之的罪恶,最终都没施行。只因史嵩之辞官,给他宫观的官职才这样,因此高斯得上封事首先议论这件事。

高斯得又说“:大臣可贵之处就是以道事君,如今大臣们诤言进谏的少而逢迎取悦的多,知道羞耻的念头轻而患得患失的心思重。内降应该奏明,却不等离开宫殿就已经实行了;不合规定的恩典应该裁减和抑制,却不经过认真审查就已经下达了命令。嫉妒正直的人,包庇邪恶的人,喜欢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人,讨厌不同意自己观点的人,玩弄权术并违背道理,喜欢享乐但害怕劳苦。陛下虚心把政事托付给他们,他们要负责的是哪些事,而他们只是应付而已。”当时范钟独自掌权,他的过错日益显露出来,所以高斯得议论触及到他。高斯得又说“:靠阿谀奉承得到皇上宠信的近臣,足以连累陛下的清明,宦官的谗言几乎可以造成使臣传达诏书的变化,宫女与外面勾结,最奸邪的人偷着做主,这些人包藏祸心,互相煽动,交替攻击,陛下的心至此保存的差不多只有一点点了。陛下的心,是教化的根本,洗涤磨砺,考虑怎么去改变它,而现在只说空话却没有实际内容,却称为革新,这就是上天不应时,出现大灾异以示警告的原因。”高斯得讲得十分恰当,皇上高兴地采纳了。

高斯得又说:“群臣庞杂,后宫与他们贪污纳贿,内外勾结,陛下怎能坐视不管!于是对此多是兼容并包,很少考虑去分辨直正和邪恶,大臣们担心谗言,躲避诽谤的心思很重,勇往直前的志向很小,这就使群臣争相横行,大权旁落,逐渐形成陛下被看轻的形势,开启了窥伺陛下的局面。如果有不幸的事发生,变故乘机而出,陛下的心一动摇,凶险的事就会马上发生,会使国家有沦亡的忧患,百官遭到被鱼肉的大祸,百姓遭到涂炭。在那时候,即使能洁身而去,又怎能逃脱万世公正的评论呢?”于是那些奸邪的人恐惧,有的哭着在皇上面前论诉高斯得,有的上奏章请求罢免高斯得,他们一起排挤高斯得,高斯得就请求到地方去任职。他的请求过了一百多天,才被差派为严州知州,高斯得三次请求担任闲职,皇上不许。严州在山的周围,即使是丰年也要依赖别的州。夏季大旱,高斯得免去百姓的租税并发放救济粮,招集人买粮,劝人们互助,向朝廷奏请,得到朝廷调拨的一万石米来赈济灾民。

高斯得升为浙东提点刑狱,他就弹劾处州知州赵善瀚、台州知州沈。。等七人仗势欺压百姓,他的奏疏献上后,没得到答复。高斯得改任江西转运判官,高斯得请求辞职,并一五一十地陈述自己的理由,他上奏说:“臣弹劾赵善瀚等七人,没得到批准奏章的答复,我本来就怀疑这一定是有他们的党羽营救他们,蛊惑陛下,现在我蒙受恩惠改任江西转运判官,才知道与我预料的一样。赵善瀚,是侍御史周坦的岳父,赃吏魁首,钅固于圣世,郑清之和赵善瀚有老交情,就又给他知州的官职。沈。。,是同签书枢密院事史宅之妻子的亲戚。自从祖宗以来,没有监司弹劾官吏而不施行的,破坏法制、紊乱纲纪,没有比这更严重的。我身为使臣,弹劾官吏却没被采纳,反而被调走担任别的官职,我如果贪图荣华富贵接受这个任命,那与世间没有骨气、不知羞耻的人有什么区别?请罢去我的官职,用来告诫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高斯得的奏章献上后,周坦自认为自己身为台谏反而被别人攻击,就广泛地恳请同僚弹劾高斯得,同僚们反驳他,周坦黔驴技穷,就亲自上奏弹劾高斯得,希望皇上罢免高斯得的新任官职,不久,周坦也被罢官,赵善瀚等七人最终也被罢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